任艷軍 王丹丹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一直是工作在一線的英語教師追尋和探究的目標,本人在教學中采用做好課前準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策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打造了高效英語課堂。
1. 立足學生主體,做好充分準備
備課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才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此,教師要注重備課環節,從學生角度出發,不但備好教材,更要備好學生,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充分掌握教學資源,利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要充分運用各種教具、多媒體、小黑板等資源,通過“五步教學法”實施教學,為學生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在熱身階段可以通過游戲、歌曲、朗誦、表演等多樣化方式復習上節課程的知識,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在新授課程時,要加強引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努力掌握單詞、語法和句型。在鞏固練習階段,可以引入情境教學法,組織學生合作交流,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活動。在拓展練習時,可以采用小黑板實施教學,出示相應的知識點,設計多樣化練習題,如:聽力訓練、語法和句型訓練等,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最后,在加強實踐練習,鼓勵學生多聽多說,先是采用齊聲朗讀法,然后讓學生單獨朗讀或分角色朗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
2. 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習欲望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并在學習過程中取得良好效果。通過實踐教學我們發現,有一部分學生逐漸產生厭學傾向,尤其對英語學科,這是因為課堂上教師總是采用師講生聽、我讀你跟的教學方法,總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久而久之,容易激發學生的厭煩心理,所以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排斥情緒。一旦學生對英語失去興趣,那么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簡直比登天還難,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更新傳統教學理念,制作簡單的卡片、圖片,或引入相應的實物實施教學,不但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教學“How much is it? One Yuan / Two pounds / Three dollars”這一內容時,為了增強內容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引入英語國家貨幣文化,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夠豐富教學內容,讓課堂教學不再枯燥乏味,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 發揮學生主體,開展自主探究
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圍繞學生主體實施教學。例如,在教學新語法知識時,教師應盡量減少講解,而是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時間盡量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觀察、發現和討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興趣。例如,在教學一般過去時時,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都給學生講解什么是一般過去時,以及一般過去時的構成和標志等,包括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及其構成方法,規則動詞后綴-ed的發音,從不規則動詞中找出一定的規則,如:單詞中的元音字母“i”改為“a”: begin—began,swim—swam,sing—sang、ring—rang 等,這樣的教學模式,過程單一乏味,教師一味給予,而學生只能囫圇吞棗,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即使學得再努力,也無法提高學生熟練運用單詞的能力。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些規律,則可以更加深刻地鞏固語法知識。
4. 完善評價體系,提高綜合能力
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能再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是要通過綜合評價學生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表達能力、應用能力,從而對學生進行公平合理的綜合素質評價,讓學生感受成功體驗,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此外,評價主體不僅僅是教師,還應拓展到家長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范圍,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原則,構建科學公平的評價模式,綜合全面的評價學生主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能力。
總之,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要在今后教學中,立足學生實際,遵循英語教學規律,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最終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第二中學;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