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瑩 張穎煒
摘 要: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是網絡綜藝節目中進行傳播和交際的語言。網絡綜藝節目,作為“快餐”式娛樂文化的產物,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幽默性和隨意性。網絡綜藝節目語言在語音方面,具有重音夸張化、語速多變化、語調豐富化及諧音隨意化的特征。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語音失范,表現為聲韻調變異、多音字發音錯誤及字詞音讀錯。
關鍵詞: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 語音特征 語音失范 規范化建議
一、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概述
綜藝節目是娛樂消費的產物。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娛樂成為人們工作之余的剛性需求。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帶來了新的媒體格局,網絡綜藝節目應運而生。
網絡綜藝節目與電視綜藝節目不同。“電視綜藝節目就是在電視上播出的一種娛樂性節目形式。網絡自制綜藝節目主要指網絡視頻服務商、影視制作機構或個人制作并以網絡平臺為主要播出渠道的娛樂性綜藝節目形式”[1]。筆者研究的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以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為平臺。
王丹在《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研究》中指出:“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既有有聲語言的使用,也有無聲語言的配合。”[2]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不僅包含有聲語言,而且包含無聲語言。其中,有聲語言為主持人和嘉賓進行互相交際使用的語言,無聲語言包括字幕、觀眾彈幕及評論。綜上,網絡綜藝節目語言是網絡綜藝節目中進行傳播和交際的語言,包括主持人的交際性語言、字幕、彈幕和評論。
調查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愛奇藝、芒果TV、優酷土豆、騰訊視頻上播放量最高的網絡綜藝節目。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騰訊視頻最熱排行榜榜首為《拜托了,冰箱》系列(播放量:11.72億次),芒果TV最熱排行榜榜首為《明星大偵探》系列(播放量:67.5億次),優酷視頻最熱排行榜榜首為《火星情報局》系列(播放量:29.9億次),愛奇藝最熱排行榜榜首為《偶滴歌神啊》系列(播放量:16.71億次)。高播放量代表語言傳播范圍廣、語言影響力大。選取《拜托了,冰箱》《火星情報局》《明星大偵探》《偶滴歌神啊》這四檔網絡綜藝節目的語料,進行分析研究。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承載著網絡綜藝節目的文化。青年一代是網絡受眾的主體,因此網絡綜藝節目語言對青年一代的語言習慣影響重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18年1月31日在京發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手機網民占比達97.5%,網絡娛樂應用中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年增長率最高,達到22.6%,其中游戲直播用戶規模增速達53.1%,真人秀直播用戶規模增速達51.9%。與此同時,網絡文化娛樂內容進一步規范,以網絡游戲和網絡視頻為代表的網絡娛樂行業營收進一步提升[3]。網絡娛樂已經走進人們的視野,網絡綜藝節目的受眾越來越多。研究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特征有助于分析網絡綜藝節目失范現象,并對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規范化提出具體性的意見,從而幫助網民樹立正確的語言觀。
二、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語音特征
網絡綜藝節目不同于電視綜藝節目,網絡綜藝節目主持人不以“字正腔圓”為語音標準。主持人追求個性化的表達,以吸引觀眾的眼球,提高節目點擊率。因此,網絡綜藝節目主持人經常出現方音或模仿地方方言樹立個人形象。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語音特征有重音夸張化、語速多變化、語調豐富化及諧音隨意化的特征。
(一)重音夸張化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重音夸張化,是指網絡綜藝節目為加強語氣,突出內容和情感而進行的重音夸張化表達,重音不僅體現在主持人的有聲語言上,而且體現在字幕上。后期根據主持人重音所在位置,放大個別字詞,起到重音的作用。
1.有聲語言重音夸張
網絡綜藝節目的有聲語言是指網絡綜藝節目中主持人和嘉賓使用的交際語言。主持人根據節目的實際情況,對臺本內容進行強調或省略。在節目中,主持人經常提高音量形成重音強調。例如:
(1)何炅:“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這個證據出現在我的房間里。”(《明星大偵探》2017-12-29)
(2)謝娜:“我萬萬沒想到他不會唱歌,他長著一張看上去很會唱歌的臉啊!”(《偶滴歌神啊》2016-10-13)
2.字幕體現重音夸張
網絡綜藝節目的字幕是通過后期技術制作單向傳播的文字符號。字幕是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一部分。字幕的呈現是書面式的,為了使其在呈現時具有“有聲”特點,后期制作人員以節目內容和主持人的有聲語言為根據,在添加字幕時運用不同的字體顏色、字體大小以起到重音強調的作用。
(二)語速多變化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是口語的一種,主持人語速不會過快也不會過慢,主持人通過臺本臺詞的相關提示結合節目實際對語速進行即時調整。主持人的語速與節目類型有直接聯系,新聞類節目主持人語速最快,談話類節目主持人語速最慢[4]。網絡綜藝節目多以談話互動形式呈現,因此主持人的語速與新聞類節目相比較為緩慢。主持人為達到節目效果,根據不同的語言內容采取不同的語速。例如:
(1)撒貝寧:“你想好了嗎?你真的想好了嗎?”(《明星大偵探》2016-06-05)
(2)謝娜:“感謝‘小餓小困就喝香飄飄香飄飄奶茶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偶滴歌神啊》2016-02-17)
第一例,主持人后一句的語速慢于第一句,起到強調作用,旨在希望聽話人認真考慮;第二例,主持人在讀“大力支持”及贊助商的廣告語“餓了困了就喝香飄飄”時語速較慢。
(三)語調豐富化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語調與語速一樣,主持人會根據不同的節目內容和個人思想情感選擇不同的語調,豐富語言的表達效果。同一語句,語調不同,表達的情感與態度都不同。語調的升降變化多樣,在網絡綜藝節目語言方面都有所體現,例如:
(1)謝娜:“啊?怎么會這么像我杰哥,我的天啊!(↗)(《偶滴歌神啊》2016-10-19)
(2)王嘉爾:“感謝美的變頻空調、‘順滑又美味,吃了都得醉的甄稀冰激凌以及果粒奶優(→)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謝謝!(↗)”(《拜托了,冰箱》結束語)
(3)錢楓:“我發現!(↗)地球人不管開心和不開心都要大吃一頓。(→)”(《火星情報局》2017-09-02)
(4)撒貝寧:“這不是(↘)鬼鬼做的,一定是↘其他人的不在場證明有問題。”(《明星大偵探》2017-11-24)
第一句,主持人的整體語調為高升調,以表達驚訝;第二句,主持人年廣告詞時語調為平直調,表示感謝時語調為高升調;第三句,“我發現”主持人語調為高升調,起到引起觀眾注意的作用,對于發現內容采用平直調;第四句,主持人用降調表示強調。
(四)諧音隨意化
諧音是一種語音手段,在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得到廣泛的運用。統計《偶滴歌神啊》《拜托了,冰箱》《明星大偵探》《火星情報局》四檔節目中出現的諧音詞語(如表1):
表1 四檔節目出現諧音詞語次數統計表
在網絡綜藝節目中,為了達到節目的綜藝效果,常常使用同音詞改變詞匯原有的字形,但不改變原本詞匯的意義,如:
(5)字幕:“老濕”、“癲瘋”、“炒雞”。(《拜托了,冰箱》2017-06-07)
(6)字幕:“蟹蟹”。(《火星情報局》2016-12-05)
(7)張大大:“我們不玩了辣。”(《偶滴歌神啊》2016-06-21)
(8)字幕:“矮油”。(《明星大偵探》2016-05-13)
第一例,“老濕”同音“老師”,“癲瘋”在此處不是病癥的名字,而是“巔峰”的同音詞;“炒雞”是由“超級”諧音而來,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同音詞;第二例,“蟹蟹”同音“謝謝”;第三例,“辣”與“啦”語音相近,字幕將“啦”改寫為“辣”;第四例,“矮油”與“哎喲”語音相近,字幕將“哎喲”改寫為“矮油”。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諧音不僅運用在漢語詞之間的諧音,而且運用在外語詞和方言詞,統計四檔網絡綜藝節目中出現的諧音外語詞、諧音方言詞、諧音漢語詞的數據(如表2):
表2 四檔網絡綜藝節目語言諧音詞匯數據統計表
三、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語音失范
語音是人類說話的聲音,是語義的表現形式,或者說是語言的物質外殼[5]。語音是人類通過發音器官來傳遞信息的聲音[6]。在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主持人以娛樂為主要目的,改變字詞聲母、韻母或聲調的讀音。這樣的語音變異方式,更有助于屏幕兩端的人進行跨時空交流。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語音失范表現為聲韻調變異、多音字發音錯誤及字詞音讀錯。
(一)聲韻調變異
經統計,在四檔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聲母變異、韻母變異、聲調變異的出現的次數與占比如下(表3):
表3 四檔綜藝節目語音變異數量統計表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發生語音變異多是由于主持人和嘉賓的方音及語流音變得不順暢。從上表看出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聲母產生變異的占比最大,其次是韻母變異和聲調變異。
1.聲母變異
聲母,位于音節前段,主要由輔音構成[7]。網絡綜藝節目的播出環境寬松,對主持人的語音要求不高。在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發生聲母變異的情況,多是由方言發音與普通發音存在差異而主持人不能及時糾正所致。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聲母變異表現為零聲母變異、舌尖后音與舌尖前音混淆、唇齒音與舌面后音混淆。
(1)零聲母變異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的零聲母變異多由語流產生。零聲母詞在遇到音節中帶有韻尾的詞時會產生失范,例如:
(9)王嘉爾:“我也談過戀愛(nài)。”(《拜托了,冰箱》2016-02-03)
例句中,“戀”的韻尾是“n”,主持人由于缺乏深厚的語言功底,在語流中沒有將字詞音發到位,導致失范。
(2)舌尖后音與舌尖前音混淆
在方言的影響下,主持人經常產生混淆舌尖后音zh ch sh與舌尖前音有z c s,導致語音失范。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舌尖后音與舌尖前音的混淆是一一對應的,zh與z混淆,ch與c混淆,sh與s混淆,例如:
(10)郭雪芙:“那有這(zè)樣子!”(《火星情報局》2017-09-16)
王嘉爾:“所(shuǒ)以說,只有何爾萌,沒有荷花組合!”(《拜托了,冰箱》2017-04-12)
(11)謝娜:“呵呵,我不吃(cī)這(zè)一套!”(《偶滴歌神啊》2016-08-25)
(3)聲母r發成聲母l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主持人由于方言的影響和語音發音功底的薄弱,會將聲母r發成l,例如:
吳映潔:“看!這里居然有乳(lǔ)牛耶!”(《明星大偵探》2017-04-13)
2.韻母變異
韻母,位于音節的后端,由元音或元音加輔音構成[8]。普通話的韻母共有39個,主要由元音構成,或有元音加鼻輔音構成[9]。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的韻母變異,通常表現為以下方式:
(1)韻腹變異
在寬松的網絡綜藝節目的語域下,改變聲母和韻母的搭配方式以實現語言的幽默化和播音主體的個性化的目的。與此同時,受方音的影響,主持人在個別字詞發音出現了替換韻腹的情況。由于南北方語音差異,南方主持人“eng”與“ong”會產生混淆,有時也為娛樂效果而故意出現語音錯誤。如:
(12)郭雪芙:“這個在當時很流行,帶動了風(fōng)潮。”(《火星情報局》2016-06-24)
(13)撒貝寧:“來者都是客,來到這里的,都是我們的朋(póng)友啦。”(《明星大偵探》2017-04-07)
(2)韻尾變異
網絡綜藝節目對嘉賓或主持人的選拔多以人氣為主要考量標準,普通話水平成為次要標準。韻尾變異的現象在普通話的前后鼻音中最明顯。如:
何炅:“我是一個美食家,我就是來這里吃飯(fàng)啊。”(《明星大偵探》2016-05-29)
錢楓:“感謝林(líng)(內采暖爐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火星情報局》2017-12-20)
這兩個例子中,“飯”“林”因添加韻尾“g”而導致語音失范,這與主持人的語音素質密切相關。
(3)韻頭變異
韻頭發生變異,是指音節中原本的韻頭消失或者替換成其他韻頭。這樣的變異,多是由于受到方言的影響。與此同時,主持人以表達自我主持風格為目的,自創聲韻母搭配方式,這樣的搭配方式不符合聲韻拼合規律,雖然達到語言幽默化的要求,但成為語音失范類型的一種,如:
(14)撒貝寧:“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多言語了。”(《明星大偵探》2017-12-01)
(15)陳赫:“我們是天霸動霸tuɑ!”(《拜托了,冰箱》2017-5-24)
(16)屏幕字:“毒舌小婊貝”(《偶滴歌神啊》2016-09-12)
第一例,主持人將“言(yán)”發為“yuán”,添加了韻頭“u”;第二例,合口呼uɑ不能與t相拼和,主持人為展示個人特點隨意拼合;第三例,正確的表達應該為“小寶(bǎo)貝”,通過添加韻頭“i”,成為“婊貝”,詞語不僅不符合語音規范,反而含有詈罵元素。
3.聲調變異
聲調,指的是依附在聲韻結構中具有區別意義作用的音高形式[10]。在網絡綜藝節目中,字幕提供一定的語境,即使主持人產生錯讀、誤讀,觀眾也能理解主持人的語義。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語音變異中的聲調變異表現為上聲變異、輕聲變異和原調值變異。
(1)上聲的變異
上聲的原調值為214,在語流中會產生音變,調值多變為35或21。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上聲變異,是指上聲在語流中的音變發生了變化,并非單指上聲的變異,如:
郭雪芙:“我今天準備的是錦鯉啊。”(《火星情報局》2017-09-16)
何炅:“可是我覺得嘉爾做得很好啊。”(《拜托了,冰箱》2017-06-18).
第一例,主持人將“錦鯉”中的“錦”仍讀作第三聲,“鯉”讀為第二聲,正確的調值應為“錦鯉(35+214)”;第二例,“很好”的調值為35+214,主持人將“很”仍讀為第三聲,沒有產生音變。
(2)輕聲的變異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輕聲的變異,是指詞語應讀為輕聲卻沒有讀為輕聲。網絡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受到港臺語言語音的影響,在詞匯的輕聲上產生變異,如:
(17)王嘉爾:“這個罐子里面裝的是什么?”(《拜托了,冰箱》2016-07-27)
(18)何炅:“我覺得他像哥哥的性格。”(《拜托了,冰箱》2016-07-06)
第一例,主持人將“什么”中的輕音“么”讀為第二聲;第二例,主持人將“哥哥(?ē?e)”均發為第一聲。
(3)原調值變異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原調值變異是指與詞語原調值發音不同或發音不到位。網絡綜藝節目語言的語言形式多為口語,主持人發音錯誤和發音不到位都會導致原調值變異,有時甚至帶來語音失范問題,如:
(19)撒貝寧:“回答我的問題,不要有任何的遲疑和支支吾吾。”(《明星大偵探》2018-01-26)
例句中,主持人將“支支吾吾”本為第二聲的“吾”讀為第一聲,這是與詞語原調值不同的變異。
(二)多音字發音錯誤
漢語的多音字數量多達600個,主持人對多音字發音的選擇失誤會產生語音失誤。在每一期節目中,主持人或多或少會碰到一些多音字,產生錯誤的常常是自認為讀音正確的字詞,對語言規范工作產生負面影響。如:
(20)吳映潔:“每個人在節目中都擔任著不同的角色。”“角(jué)色”讀為“角(jiǎo)色”。(《明星大偵探》2017-04-07)
(21)何炅:“天氣也漸漸地暖和起來啦,脫去厚厚的冬裝,是時候換上靚麗的春裝了。”(《拜托了,冰箱》2017-06-14)
第一例,主持人將“角色(jué)”讀為“角(jiǎo)色”;第二例,主持人將“暖和(huo)”讀為“暖和(he)”。
漢語多音字詞的發音錯誤屬于主持人語言基礎薄弱的問題。在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主持人由于不熟悉漢語字詞的準確讀音,產生錯讀、誤讀問題,給語言規范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字詞音錯讀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中出現的字詞音錯讀多發生在主持人的有聲語言中,字詞音的錯讀與主持人的語言素養相關,讀錯字詞音是主持人不專業的表現,不僅會損壞個人在公眾中的形象,而且會對語言文字規范作用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
(22)錢楓:“祝各位考生蟾宮折桂。”(《火星情報局》2017-12-09)
(23)何炅:“簡直是復制粘貼過來的啊!”(《拜托了,冰箱》2016-09-22)
(24)謝娜:“倔強的靈魂,不輕易改變。”(《偶滴歌神啊》2016-10-16)
第一例,主持人將“蟾宮折桂”讀為“蟾宮折掛”;第二例,主持人將“粘貼(zhān tiē)”讀為“粘貼(niān tiē)”;第三例,主持人將“倔強(jué jiàng)”讀為“倔強(juè jiàng)”。
網絡綜藝節目對主持人或嘉賓語言文化素質的要求低,以人氣、流量為主要選人標準,必然會出現語音失范現象,由此得出網絡綜藝節目主持人的專業素質亟待提升。
四、結語
網絡綜藝節目語言是新興語言,快速的生活節奏帶動“快餐”娛樂的發展,網絡綜藝節目就是產物之一。為滿足大眾的娛樂需求,電視綜藝、網絡綜藝層出不窮。網絡綜藝節目對娛樂性的要求更高。網絡綜藝節目語言包括主持人語言、字幕、彈幕及評論,需要得到語言文字的專業建議,從而走向茁壯發展的軌跡。
參考文獻:
[1]鄭錚,蔣軼,黃麗娟.國內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5):108.
[2]王丹.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11.
[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R].2018.
[4]王丹.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27.
[5][6][7][8][9][10]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上冊(增訂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5,15,21,2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