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金霞
摘 要: 英語學習離不開語法,要想使英語學習的根基扎實牢固,需要在語法學習上多下功夫,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格外注意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重要性,讓學生牢固掌握語法。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情境教學 教學策略
學生不喜歡聽語法,教師不喜歡講語法的根本原因是語法是沉悶和枯燥無味的,不像聽說讀寫那樣充滿主觀性,是一種客觀的英語規律,是靜止一樣的存在。其實語法教學不應當與聽說讀寫割裂開來,英語的結構層次本來就是一體的,這種割裂式學習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煩躁的心理,并且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產生厭學心理,這都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錯誤的教學方式。
英語語法教學離不開聽說讀寫,更加離不開英語教學環境的構建,讓英語學習在一種情境中發生,讓學生進入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氛圍的影響,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英語語法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說比較煩瑣復雜,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初中生的自學能力較弱,并且學習欲望不是非常強烈,因此教師在語法學習中要構建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有地方進行英語實踐,提高語法學習效率,但不是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要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讓他們在對比和歸納中學習知識,在大量學習中尋找學習規律,掌握語言的核心思想,構建一種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生剛從小學畢業,對于學校的一切事物都新奇,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強烈的求知欲望,鍛煉他們的想象能力,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有助于學習語法時聯想記憶。教師要讓學生打破以往的學習模式,建立一種學以致用、用以再學的學習方法,將英語語法學習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學生體驗英語語法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人或者事物,也可以是最近發生的熱點事情或者校園中的有趣故事融入語法教學例句中,對英語語法學習產生濃烈的興趣,在英語語境中理解語法知識,產生對語法的自我感悟。經過長期英語教學,以及不斷的實踐,對于英語語法教學有一些心得分享如下。
一、構建良好的英語學習的語境
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就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僅取決于自身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學習。初中生由于剛剛從小學畢業,自我管理能力較薄弱,容易受到身邊環境中不好因素的影響,因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英語語法學習的語境是十分重要的,要讓英語學習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不要為了學習語法而刻意構造復雜結構及內容和形式上的多變,一定要貼近實際,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在內容上要做到創新及趣味性,結構上要簡潔明了,句子要有時效感。英語語法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教師在語法教學中要讓學生將學習的語法運用到寫作或者平時的對話練習中,沒有實際應用談不上學習,在聽力中設置語法結構,讓學生不但會寫而且聽懂,從多個維度學習語法知識有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拓展思維。教師還可以多增加一些英語趣味活動,或者小成員之間的交流探討,讓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在同學之間的活動中掌握語法學習的規律及核心思想。教師要鍛煉學生靈活運用語法的能力,可以在課堂中設置一些趣味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語法,讓學生更多地領悟語法學習的方式,將書本和教師教授的語法知識變為自己能夠掌握和理解的思維,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將語法靜止的特點與動態的課堂相互結合,形成一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平衡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填鴨式教學方式,不再讓語法教學顯得枯燥和單薄,讓語法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化,結構更加有立體感,從多個維度讓學生學習語法,掌握語法學習的規律,而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讓學生自覺養成語法學習方法,以一種更加高效的方式學習語法知識,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讓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態勢,將學習課堂延伸到課后,在生活中不斷應用,強化知識。
二、優化英語教學方式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無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哪一種教學方法,關鍵都在于讓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簡單,學習效果更佳。班級內每個學生由于學習能力不同及家庭教育不同,還有基礎知識水平不同,都決定每個學生接受知識,以及學識知識的能力不同,并且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也不一樣,如何在這樣一種差異下保持相容的特點,就需要教師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對教學過程及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安排,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和編排,或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其他學習資料,目的都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法,對于語法知識有自己獨特的記憶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課堂中增加趣味游戲,讓學生不但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法知識,而且能夠熟練地掌握并且靈活地運用,讓語法知識得到鞏固,并且讓學生學習的知識貼合實際,走進生活,在實際中合理運用,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如設計一個“找同學的游戲”,讓學生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可以是講臺上,可以是桌子下,還可以是門口,讓學生使用“Where is he/she”進行詢問,然后使用“he/she is...”進行回答,又如以“what does he/she do”句子,讓學生猜測其他同學的動作,由于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英語和漢語學習之間形成對比,在說話和翻譯上說明不同,句子的語法結構上有什么相同,在對比中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印象,而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枯燥無味的英語課堂瞬間變得有聲有色。
三、語法教學離不開閱讀活動
在以往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將語法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給的例句模板中模仿學習,機械地在一個個斷開的句子中練習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降低英語學習興趣。因此,語法學習應當融入閱讀中,在閱讀中學習語法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讓學生在閱讀中自己總結語法知識,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每一個學過的語法知識在文章中融會貫通,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分析語法現象,為什么語法可以這樣使用,使用的前提條件是什么,讓學生的知識技能在閱讀過程中得到鍛煉,檢測這一段時間語法學習效果。還可以在小組討論中完成一篇文章的學習,將一篇文章的學習任務分配下去,小組內進行任務的再分配,在各個成員學習完畢以后,可以進行展示和講解,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而且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得到合理的運用,更能在寫作中加入語法的鍛煉。教師可以給出幾個引導詞或者關鍵詞,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邏輯能力,構造一篇符合邏輯的文章,要求在文章中使用學過的語法知識,或者開展同學之間相互寫信的活動,讓學生在寫信過程中加入語法知識,不但要貼合實際,寫出自己的實際生活,而且要運用系統的語法知識,注意句子之間安排合理,句意是否通順,文章結構沒有大的問題,不但加強學生對于語法知識的掌握,而且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構思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營造一種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檢驗語法學習的效果,讓學生的知識得到有效的鞏固,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衍琴.利用有效教學 實現初中英語教學的精彩[J].考試周刊,2018(7):108.
[2]王迪.淺談初中英語教育教學中的語法教育[J].現代交際,2018(3):202-203.
[3]強朵,李小芳.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策略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