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nifer Petriglieri
傳統觀念推崇妥協與自我犧牲,導致大量雙職工夫婦誤人歧途。我們要客觀地質疑“妥協是健康夫妻關系的關鍵”這一論調
對于雙職工家庭的幸福感與存續能力,當前社會中普遍流行一種悲觀情緒,這可能會使很多追求浪漫的人備受打擊。這種情緒在現實中的確有一定基礎。即使對單身人士和sole breadwinners(獨立養家糊口的人)而言,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有時也會難以周全,更何況是兩個人的協調。
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雙方探求平衡的過程往往充滿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不過從理論上來看,夫妻雙方可以互幫互助,為彼此找到一個相比自己單打獨斗時更為穩固的生活工作狀態。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即使在面臨這么多困難的情形下,雙職工家庭模式仍受到人們的歡迎,并逐漸成為夫妻關系的主導形式。
那么,對于一個家庭,這種平等共享的夢想到底是會成功還是失敗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組織行為學助理教授詹妮弗·皮特里格利里(Jennifer Petriglieri)認為人們對此不必悲觀,雙職工家庭面臨的很多棘手問題都是強加而非固有的,個人和公司都可以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公司應當重新審視過時的職場要求,這些要求通常會迫使員工做出不必要的、沒有贏家的選擇。例如,一位經理被要求在接到通知后立刻舉家搬遷,接手剛剛開始的海外業務。公司往往不會考慮這種破壞性舉動可能對員工配偶的職業生涯造成損害。
其次,雙職工家庭的夫妻雙方應該質疑“妥協是健康夫妻關系的關鍵”這一傳統觀念。零和博弈邏輯的最終結果可能是弓I起單方面甚至雙方的不滿。成功的雙職工家庭不應該是某一方為了和諧關系而退讓,而應該是相互支持、互相促進。成功的雙職工家庭傾向于將自己和伴侶的職業成就視為一種歸屬于“我們”的整體利益,而不是以“你和我”的方式進行思考。
依戀理論
皮特里格利里及其合作者對50對雙職工夫婦(共100人)進行了深刻而廣泛的訪談,內容涉及職業和家庭等。訪談對象頻繁談及他們的夫妻關系與職業發展之間的聯系,這激發了學者們選擇依戀理論來分析雙職工家庭情況。
發展心理學家運用依戀理論來探索基礎關系——尤其是親子關系——如何影響我們作為個體的行為。該理論認為,對親人的依戀使我們敢于冒險進入這個世界——當我們跌跌撞撞、不知所措時,溫暖、信任的紐帶會在情感上緩沖緊張情緒。而不穩定的依戀關系會使我們感到不知所措、缺乏安全感,對于承擔風險的前景感到恐懼,害怕冒險。
依戀理論也適用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成熟的夫妻關系。在健康的家庭中,夫妻雙方能為彼此提供安全的避風港。換句話說,夫妻在他們的關系中能找到身體和情感上的舒適感和慰藉,成為應對生活工作中挑戰的力量、雄心和勇氣。
單向vs雙向
在某一關系中,往往可能會出現不止一種依戀類型。夫妻相處中,完全可以存在某一方為另一方提供安全基礎,而感受不到對方回應的單向相處模式。當然,也存在雙方互相支持的雙向關系,這時候夫妻雙方都能從對方那里得到安全感。
根據依戀理論的原則,那些認為自己缺乏安全基礎的單向關系夫妻,其職業發展情況往往顯得不那么有活力。通常,他們的婚姻價值顯得更低,言論中經常暴露出一種揮之不去的疑慮,對伴侶流露出一絲抱怨,以及自覺或不自覺地抑制住自己的職業發展。
例如,一位名叫奧爾加(Olga)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經歷了一次職業上的失利之后,自己的伴侶奧拉夫(Olaf)“最初很同情自己,但他表示沒有時間談論這件事。我感到非常孤獨。”相比之下,奧拉夫將自己職業生涯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奧爾加的堅定支持。按照他的說法,當他雄心勃勃、勇于冒險的職業面臨上升的壓力時,她是他可以求助的“避難所”。
單向夫妻已經開始相信犧牲和妥協的零和邏輯。當被問及為什么奧爾加一方面鼓勵伴侶的職業抱負,另一方面卻忽視了自己的抱負時,她回答說:“總有人必須做出妥協,不是么?”
優勢互補
雙向關系中的夫妻對事業與愛情的融合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們相信,他們的關系足夠牢固,能夠同時處理雙方各自正在發展的工作。此外,這些夫婦還指出,他們各自的職業軌跡相互交織、相互強化。他們樂于看到伴侶在職場上不斷進步,并會互相激勵鼓舞彼此達到新的高度。
正如一位專業人士所說:“我們以彼此的發展為動力,看到他和他的人生道路對我來說很重要,這能給我重新思考人生方向的靈感。這在我專注于成為一家公司公關關系主管的時候尤為明顯。”
隨著雙向關系夫妻各自職業的發展成長,他們會慢慢互相學習,實現不同專長上的差異互補。一位廣告行業從業人士談及他如何從妻子,一名高級政治顧問身上吸收一些關鍵的人格特質時表示,“在某些方面,我并不是典型的廣告人,我的客戶有評論說我更謹慎,我的建議通常比較委婉而不是把自己的臉湊到客戶面前強迫他們‘買買買。當我聽到這些評論時,我能從自己身上看到妻子的影子。”
因此,形成了雙向關系的雙職工家庭中,夫妻能夠互促成長和個性化發展,并不會被家庭關系限制職業生涯。
深層次淘通
那么,雙職工家庭的總體情況是樂觀還是悲觀?在皮特里格利里的研究中,50對夫婦中有29對是雙向依戀的關系。這表明雙職工的家庭模式并不像一些傳統主義者所說的那樣不切實際。當然,那些單向夫妻關系的家庭還是應該盡量重新構建他們的關系。
此外,我們必須承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大部分實際障礙在于一些具體的“家庭瑣事”以及實踐,例如家務共享和兒童保育等。
皮特里格利里的研究只是揭示了夫妻之間潛在的心理關系,指出了雙職夫妻也可以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而并不一定需要所謂的妥協和犧牲。不過,這一理論不能完全解決雙職工家庭面臨的具體問題;為了真正緩解雙職工家庭中的摩擦,夫妻雙方應該進行更深層次的對話,加強定期的溝通交流,在良好的雙向關系基礎上,處理好具體的矛盾與問題。
來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