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娜 張榮云
摘 要:四年前,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家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加+”以其獨特的創新性特點吸引人們的目光。高中語文教學新課改不斷,在此背景下,我們淺要分析了“互聯網加+”在國內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語文教學;教師;學生
一、 前言
1. 國家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目的是要推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這將會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科技蓬勃發展。
2. 《甘肅省“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提出的全面深入推進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與應用的要求,為每個教育管理者、教師、學生,開通一個實名的網絡學習空間,把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3. 近年來,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國教育領域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推進改革,為了使高中語文教學與大數據時代接軌,我國教育領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積極引入“互聯網+”技術,讓“互聯網+”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綻放光彩。
二、 從傳統教學方式中看高中語文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授課時以教師為主導,常常滿堂灌,學生學習被動,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師身心疲憊。
2. 教師依據手中資料做好課前備課,就能完全掌控課堂,久而久之,教師失去了提升自我學習的積極性和教育的創新性,長此以往會落伍于時代和知識。
3. 學生學習比較被動,課上明顯缺少了思考的主動性,學習興趣不高,注意力也容易轉移。課下也缺少積極動手查閱資料的能力,不能把自己課堂上所學內容與課外豐富的學習資料融會貫通,很難提高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
三、 “互聯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 利用“互聯網+”教師可以優化自我完善備課
教師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尤其在課堂上。無論是過去的滿堂灌教學模式,還是現在以教師為主導的探究性學習課堂模式,一個教師的業務水平的高與低常常會決定一節課的成功與否,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教師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非常重要。使用“互聯網+”,教師可以借用互聯網平臺了解或學習當今國內外時事和文學動態。讓自己的思想與時俱進。教師還可以建構學習交流群體進行經驗交流、分享與借鑒,完善自我,優化備課。
(二) 利用“互聯網+”師生共同營造研究性學習氛圍
高中語文的學習氛圍會決定一節課的質量。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加師生之間互動,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已有的“互聯網+”技術和設備,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音頻、圖片等。在信息允許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出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這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語文課堂知識的魅力,讓他們直觀地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如進行《雨巷》授課時,教師可以播放音樂,設置動態背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讀,通過讀體會重章復沓回環往復的特點,音韻和諧魅力和作者苦悶惆悵的內心情感。
(三) 利用“互聯網+”訓練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的學生思維能力已經大體形成,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提升與創新。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互聯網+”技術對學生的思維層面的加以引導,不斷地去激發學生的思維上的能力,不斷地去拓展學生的思維的方式。“互聯網+”的引入可以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更加快捷,更加高效。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關鍵詞搜索“寫荷花的詩文”。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探討,在對比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整篇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現手法和煉字、煉句的語言特點。
(四) 利用“互聯網+”安排處理作業與學生溝通交流
一節課的課內訓練和遷移訓練必不可少,它們既是對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檢查,又是對學生做題能力的提高。有時教師在課堂上沒有時間布置作業,此時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彌補。在所建班級群平臺布置作業。如果有的學生有自己的思考發現或作文需要與教師溝通,教師也可以借助這個平臺對學生的思考、發現進行了解,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閱,也可以借此平臺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此外,教師借助平臺可以了解學生心理,與學生溝通交流,對學生進行開導教育。比如,我的語文課上,一個學生情緒不好,回答不積極,而且言語有些過激。我在課堂上沒有批評她,也沒有將她單獨叫到辦公室。課下,我借用班級微信群,找出這名學生,與其溝通交流,了解她情緒低落的原因,又進行了勸導。學生很開心,第二天上課態度也很積極。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淺要的分析,也希望觀點希望可以為高中語文教師所接納。除此之外,“互聯網+”技術的有效引入是未來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各位語文教師應積極地接受它,充分地應用它,發揮它的教育高效性特點。
參考文獻:
[1]鄒小玲.高中語文學習中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2]梁斌.“互聯網+教育”促進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D].太原理工大學,2018.
[3]楊小娜,張榮云.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互聯網+”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思考[G].華夏教師,2019.
作者簡介:
楊小娜,張榮云,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