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勇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2-117-01
摘 要 新時代下,國有企業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對企業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本文在深入學習習總書記對國企干部20字標準的基礎上,充分結合管理實際,從新時代下國企領導干部自身建設、考核評價、激勵引導及培養體系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 國企 領導干部 建設 管理
習總書記指出:“為政之要,首在得人”,并指出了“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政廉潔”黨員干部20字要求,為新時代加強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國企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是帶領國有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少數”。想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必須抓準這些“關鍵”,持續推動國企領導人員建設,打造國企領導人員不忘初心,干的舒心,拼得安心的企業氛圍。
一、國企領導人員自身建設的首要標準必須落實到“對黨忠誠”的政治要求上來
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也是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改革必須要堅持的第一要務,“對黨忠誠”更是黨對企業領導人員的第一位要求。選拔任用企業領導人員工作必須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對政治上不合格的要堅決做到“一票否決”。在具體工作中,既要看干部是否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四個自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的同時,也要看干部是否堅決維護國有企業利益,是否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是否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高度負責。
二、國企領導人員的考核評價體系必須落實到“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工作狀態和效果評價上來
新時代下國企經營管理對人才的要求,除了要有專業能力及專業精神外,一定要有過硬的治企興企能力,即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自信,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及決策魄力。要以“實踐、實干、實效”為標尺,不簡單看學過什么、干過什么,分管過什么,更要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樣,管得好不好,看實實在在的業績和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的具體成效。因此,在干部考核評價上,一要盡快完善以結果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考核評價體系的“指揮棒”作用。二要強化對干部的動態考核,暢通考察渠道,把看績效結果與日常干部的表現有機結合起來。
三、選拔任用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工作必須體現到正向激勵的正確導向上來,營造廉政文化
習總書記強調,對黨員干部既要從嚴管理,又要關心愛護,樹立正向激勵的鮮明導向,讓他們放開手腳干事,甩開膀子創業。在國企干部管理上一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選人用人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風向標,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對政治生活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導向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在國企干部管理實際中,正確的用人導向是對干部最大的激勵,用好一個人能激勵一大片,用錯一個人,就會傷一大片人的心,對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業績突出的領導人員,要及時提拔重用,對不作為的堅決果斷調整下去,以正確用人導向激勵企業領導人員講擔當、敢擔當,以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來堅決抵制“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象;二要及時梳理企業廉潔風險點,針對重點崗位和重要人群,形成系統的風險防控及預警機制,建立多方參、適時監管、公開公正的線上、線下平臺,及時掌握并化解廉潔風險;三要深入結合企業業務實際,著力對企業領導人員工作失誤形成原因的分析研判,努力創造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環境,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四、干部選任工作的基礎必須放在優秀干部的培養成長上來
在企業干部選任工作,選人過程是保障,培養過程是基礎,如果沒有人才基礎,再科學的選人方法都難以選到優秀的企業領導人。人才培養一要強化領導人員的示范作用。一個優秀的團隊,信譽和高尚行為的原動力均來自于最高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進一步推動現有班子成員精神狀態和行為作風的提升,鮮明示范導向,讓其余干部看標桿、找差距、補短板;二要有意識地選拔干部到條件艱苦的一線鍛煉,讓干部接地氣、通下情,知民意。向基層學習,向一線員工學習,真正把基層面臨的問題發現出來,把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創造的經驗總結出來。三要有意識地組織干部參加復雜問題的破解,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讓干部敢擔當、善破難、抓落實。特別是在企業建設經營發展過程中,技術復雜難題、外部復雜矛盾、內部挑戰性工作問題的解決,更有助于干部綜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若,安曉芳.國有企業干部領導力提升路徑探索[J].管理工程師,2016,21(4):32-36.
[2]杜京平.國有企業領導干部選任和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6(9):37-38.
[3]楊藝.國有企業中層領導干部KPI績效管理體系探索[J].人才資源開發,2016(16):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