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樂 劉海霞
【摘 要】目的:文章主要針對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方法和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2016年9月~2018年8月,隨機選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絞痛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參考患者入院序號奇偶數,按照1∶1比例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1例,對照組給予心血管內科疾病常規藥物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預后各項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0.24%明顯高于對照組70.73%(P<0.05);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1周內心絞痛發生次數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上述指標觀察組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急性心絞痛治療中,相較于心血管內科常規藥物治療,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效果更為理想,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改善其預后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急性心絞痛;心血管內科;常規治療;氯吡格雷;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01
引言
心絞痛是心血管內科中一種心臟性疾病,此病在引起時患者會感覺到心中一陣突然的劇痛,無法忍受,一般此種疼痛持續的時間都在2~5min,急性心絞痛的疼痛時間一般為5min左右。一般情況下,疾情比較輕的患者在服用藥物后,休息一段時間就會好轉,但是疾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就要采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我院60例急性心絞痛為本次研究對象,觀察不同藥物治療之間的差異性,現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6年9月~2018年8月,隨機選取此期間本院收治的急性心絞痛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參考患者入院序號奇偶數,按照1∶1比例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1例。對照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54~68歲,平均年齡(61.13±2.41)歲,其中穩定型心絞痛25例,不穩定型心絞痛16例;觀察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55~69歲,平均年齡(62.34±2.77)歲,其中穩定型心絞痛26例,不穩定型心絞痛15例。本次研究經由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及家屬知情并自愿參與,上述資料兩組患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衡性良好,表明可進行對比研究。納入標準:突發性左側胸部(檀中)憋悶疼痛;心電圖檢測顯示心肌缺血;無T波倒置的導聯上出現T波倒置超過2mm情況;排除標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有出血疾病患者;肝腎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患者;意識障礙、神志不清或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規藥物治療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藥物治療,每次采用10mg的依那普利(生產廠家:樂赤峰維康生化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070),每天1次;每次采用100mg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廠家:沈陽奧吉娜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5051)口服,每天1次。治療4周。
1.2.2 氯吡格雷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前提下加用氯吡格雷(生產廠家: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3115)治療,每次25mg,每天3次。治療4周。
1.3 療效判定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判斷主要通過對患者心電圖進行觀察,并根據心電圖檢測結果將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三個判定指標具體如下。(1)顯效:患者心電圖靜息時,患者出現缺血性,且其改變呈正常狀態;(2)有效:患者心電圖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1.0mm,但是其導聯倒置T波變淺>50%,未達到正常水平或T波從平坦狀態轉為直立;(3)無效:患者心電圖顯示各項指標均未達上述指標。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0.24%明顯高于對照組70.73%(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對比
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1周內心絞痛發生次數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上述指標觀察組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心絞痛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臨床上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此病是因為患者心臟器官病變引發的,發病時間一般在5min,但發病過程中患者會存在顯著的心臟絞痛,病情輕微者可自行痊愈,還可以借助藥物控制或緩解病情,病情嚴重者會產生死亡的情況,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直接影響,因此,臨床需要深入探究急性心絞痛患者的發病原因與治療情況,以此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有利參考,使患者的病情顯著改善,進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包括阿司匹林與依那普利等,依那普利屬于競爭性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血管緊張素Ⅰ轉成血管緊張素Ⅱ有防止作用,促使血漿腎素活性顯著提高,使醛固酮分泌明顯減少,使血管阻力有效減小。并且依那普利還可以對緩激酞的降解產生干擾作用,降低血管阻力,擴張血管,使血液中氧含量明顯增加,減小心臟負荷,進而使心肌功能充分改善,心絞痛癥狀緩解。阿司匹林借助有效成分,對血小板聚集產生抑制作用,實現抗血栓效果,避免不穩定心絞痛出現時引發心腦缺血,此藥的治療效果較穩定,藥效持續時間較長。氯吡格雷屬于ADP受體阻滯劑,能夠和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體有效結合,對血小板聚集產生抑制作用。其不僅能夠促使血小板活化,和阿司匹林、依那普利聯用時,可產生協同效果。
在急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給予其氯吡格雷治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促進患者健康恢復。
參考文獻
李電優.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5):116-117.
姚萍.低分子肝素藥物治療急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分析[J].四川醫學,2015,36(5):699-700.
張志華.丹紅注射液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42例臨床分析[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7,57(a1):151.
蔡曉盛,潘景業.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9):181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