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維
核心素養是學生與生俱來的,在學習階段通過老師創設不同的情境可以后天提升的。教育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更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體。初中階段,學生對學習的自覺性已經有明顯的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已經逐漸形成,已經有意識經過自我總結提高學習方法和效率,能夠通過自主思考來參與課堂活動,對于他人的看法和觀點也非常在意,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而引起他人積極的關注,這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生理條件。當然初中學生具有了主體作用的動機和意愿,并不意味著學生的主體性就能自然而然地充分發揮,重點在于數學課堂的落實。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其主體性的發揮還受到教學方法和學生性格特點的影響,因此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升課堂效率,還要有一些策略的設計,即為在特定教學情境中完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內容,以及通過學生的活動突破課堂教學難點,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訂的教學計劃和實施措施。
一、積極的教學評價是提升課堂落實效率的重要手段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課堂的獲得也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積極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以促進學生主體性格的全面發展為首要任務。數學學習對于部分學生而言有些難度,學生往往會在遇到一些較難問題后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通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把表揚和獎勵帶進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體驗成功感,從而能夠增進教師學生之間的感情,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教師的積極評價對于學生對待數學的學習態度尤為重要,要讓課堂的落實效率提升,必須要讓學生能對數學產生積極的態度,所以教師的積極性教學評價是提升課堂實效的有效手段。
二、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是一節課教學設計的重點。數學活動設計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思維發散空間,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數學課堂設計能夠有效地得到數學能力的提升。數學教學活動設計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要讓其積極參與,所以設計的參與度應滿足班中所有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特征。比如我們在進行等邊三角形的判定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畫等邊三角形這一活動引入課堂,學生在畫等邊三角形的過程中不限制工具的使用。班中學生的水平不同,學生所畫的方式亦有不同,但是學生能夠從中體會如何說明這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依據,這樣全班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老師也可以在學生活動中找到學生的問題以及學生學習的亮點,活動中學生存在的問題也能夠得以解決。學生既可以學習知識,也能夠提高學習的自信心,使教學活動順利完成。學生能夠體會由發現問題到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后獲得知識這一數學學習規律,課堂效率就會有大幅度的提升。最終實現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求知、學會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是提升課堂效率的有效工具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教學技術要求的提升,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以往單一的PPT教學在教學當中只能起到一個輔助顯示的作用,現如今的ipad教學通過不同APP的使用,能夠讓課堂效率有大幅度的提升,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明白地學習數學知識,同時依據學生的學習心理,教師對現代科技的熟練使用能夠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的心理,從而更加關注課堂,提升課堂效率。例如,我們在講二次函數和一次函數的綜合運用問題時,借助“幾何”這一APP,題目中所涉及的平移、軸對稱、旋轉等幾何變換可以有效地快速實施,當學生不能夠用筆描述幾何變換時,通過科技手段讓其去感受圖形的幾何運動,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復雜問題的講解效率,同時也能讓學生親身體會數學的奧秘。因此,恰當、有效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動機,能夠讓不同水平和程度的學生在課堂中得到最大的幫助,使得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四、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是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保障
開放的教學環境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作用,能把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到最高境界。所謂“開放”不是放羊式教學,在數學課堂中是要問題開放、題型開放、解法開放等。現今的數學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有很高要求,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有很高的標準,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應該給學生發展的空間。例如,數學課堂中我們在講解習題課時不妨嘗試讓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課下去選擇題目,再由老師篩選后可以呈現給其他同學,同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將題目進行改編,比如條件可以如何改結論不變,哪些條件可以繼續挖掘以得到不同的結論等,也可以讓學生繼續將題目進行變式,從而引發學生對知識鏈的整體把握,這樣的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主動性,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這樣一節習題課下來課堂落實一定會非常有效。
參考文獻:
[1]鄧友良.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137-138.
[2]劉啟斌.關于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8(8):44-4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