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剛
【摘 要】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心內科患呈現出逐漸增多的情況,在心內科疾病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炎、冠心病等是最為常見的疾病種類,通過對心內科進行合理的臨床用藥,可以有效抵制心內科病情的發展,使患者機體損傷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本文選擇了某醫院1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選擇日期為2017年5月份至2018年6月份,通過對這1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情況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并基于基臨床用藥情況,對患者的藥物種類、劑量等信息進行了有效統計,對于不合理的用藥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對結果分析,得出135例合理用藥,占比84.38%,不合理用藥25例,占比15.63%,嚴格規范心內科臨床合理用藥管理,避免臨床用問題產生,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心內科;臨床合理用藥;分析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01
在醫院眾多科室之中,心內科是負責進行心血管疾病治療的重要科室。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群眾的工作壓力持續增加,飲食混亂,使得許多年輕人產生了不同咁速度的心血管疾病問題,現此同時,社會老齡化現象的加快等,都使得心內科疾病問題呈現出遞增模式。當前,我國心內科的醫療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對于各種心血管疾病也提出了更多的治療途徑,藥物類型顯著增多,取得了一定的治療成效。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在心內科治療過程中,合理用藥的問題也普遍存在,因此,針對心內科臨床合理用藥問題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了某醫院1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日期為2017年5月份至2018年6月份之間,年齡區間為43至75歲,平均年齡為(63.26±1.59),其中,男病患78例,女病患82例。其疾病分為主要包括心肌梗死15例,心律不齊34例,高血壓53例,心力衰23例,心肌炎35例。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包括了簽訂自愿同意書,都為心血管疾病問題,每個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胸悶、胸痛等不適感。排除標準包括中途退出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以及存在認知以及語言障礙的患者,有精神性系統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對160例心內科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回顧與分析,分別從160例患者的用藥種類、劑量以及藥物配伍,聯合應用情況等內容出發進行清晰統計,并對160例心內科患者的不合理情況進行分析,統計出不合理例數后進行原因分析。
2 結果
通過對心內科160例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分析統計后得出,160例患者中有135例合理用藥,占比84.38%,有25例患者為不合理用藥,占比15.63。通過對25例心內科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分析后認為,出現不合理用藥的情況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抗菌藥物應用,以及不合理的藥物用法用量等其它因素,具體如下表所示: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的心內科疾病發癥情況不斷增加,尤其是對于中老年人群來說,心血管疾病成為了危害其身體健康的最大殺手,也是造成中老年人出現死亡的最主要因素。通過臨床分析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當前,不止是中老年人,我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內科問題,如心律不齊,高血壓等疾病,都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當前,在心內科臨床過程中,通過有效的藥物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但是在實際臨床用藥過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藥情況,不僅對心內科的臨床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同時也是一種對資源的浪費現象。因此,針對心內科臨床用藥問題的探討,分析不合理不合理用藥現象存在的現狀以及產生的根源,并進行相應的改進策略,提高心內科臨床用藥合理性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3.1 在本次的160例心內科臨床用藥研究過程中得出,在心內科不合理臨床用藥的主要原因是抗菌藥物使用的不合理,由于心內科臨床醫療過程中涉及到的臨床藥物種類較多,部分醫師沒有對抗菌藥的藥理以及適用范圍等進行充分了解,沒有對用藥的禁忌進行留意,片面根據過往的治療經驗進行開藥,從而導致了抗菌藥物不合理情況的發生。
3.2 配伍不合理也是影響心內科臨床用藥合理性的主要因素,許多心內科患者本身存在一些基礎的疾病,需要通過多種藥物的聯合應用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在心內科的臨床用藥過程中,醫師應當對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有充分的了解,避免由于配伍不合理對患者產生不良的影響。
3.3 部分心內科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沒有遵循醫務人員的用藥指導,沒有按時按量的服用藥用,以及存在的私自停止用藥問題,也是影響心內科臨床用藥合理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少數患者對自身身體狀態的錯誤評估,停止使用藥物造成了治療效果不理解。而多服、誤服、漏服等情況的普遍存在,也是造成患者記憶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3.4 用藥與診斷實際不相符這一問題的存在,也直接導致心內科臨床用藥不合理的出現,在進行心血管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如果存在不合理的用藥情況,將使患者產生惡心、嘔吐等藥物反應,如果不能及時進行糾正,還可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在心內科臨床用藥中,要保證用藥的安全性,根據患者疾病情況合理進行藥物劑量的安排,如針對心內科的心力衰竭患者,要盡可能減少強心甙類型的藥物劑量,例如培哚普利,需要提醒患者在飯前 30-60 min 內服效果最佳。在此基礎上,對藥物進行定期檢查,做好藥物的恒溫、避光工作,都能有效降低心內科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復雜的心內科疾病臨床治療中,需要不斷優化臨床用藥管理工作,合理用藥,及時總結用藥情況,降低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肖美華,何騰輝,郭燕芬.某院心內科臨床用藥的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03):5-6.
李立民,李蕙桐.心內科臨床不合理用藥的主要問題及其改善措施探討[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59、68.
殷江明.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5,03(3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