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霞
摘 要:在新課改形勢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一直是老師苦苦思索并為之努力的目標。結合教學實際,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音樂;教學模式;創新
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這樣一段話:“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泉水;音樂,是陶冶心情的熔爐。”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以及獲得高效理想的課堂教學效率呢?我在音樂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嘗試了以下幾種方法,效果不錯,現總結如下:
一、積極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教學應積極創設音樂情境,時刻注意興趣培養,并讓其成為一種自覺的意識。學生有了對音樂的興趣,才能產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例如:在教學歌曲《念故鄉》時,我首先讓學生課前去搜集有關故鄉的詩詞或者歌曲。在上課時我先讓學生將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享,再進行小組比賽,搜集資料最多的小組獎勵一面小紅旗,接著我讓學生把自己最熟悉的詩詞進行有感情的朗誦,然后我請班里的“麥霸”來演唱《故鄉的云》,最后我才引入今天的新課內容《念故鄉》。采用了以上的這些教學方法后,學生對學習新內容就更加感興趣了,對歌曲《念故鄉》的理解就更加深入和透徹了,學習興趣愈加濃厚了。
二、營造創新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學生的精神世界尤為重要”。這種需要正是一種創新意識的萌芽。為了讓這種創新意識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和諧的氛圍,充分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渴求,鼓勵學生積極和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學習歌曲《彩云追月》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欣賞兩小段歌曲,接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首樂曲的畫面。學生有的說是天空中云朵在相互追趕的熱鬧場面;有的說是云朵追著月亮的情景;有的說皎潔的月光在陪伴飄動的云朵……這些說法非常有創造性和藝術性,同時具有鮮活的畫面感。我及時進行熱情的鼓勵和表揚。接著讓學生完整地感知《彩云追月》的音樂情緒,引導學生聯想音樂畫面,再次領悟《彩云追月》的音樂內涵,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愈加深刻。良好的創新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樹立了學生創新的自信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精心設計活動,迸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創設新穎獨特的情節,迸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在學習《彩云追月》“魚咬尾”的樂理知識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先把《彩云追月》樂曲分成幾句讓幾名學生分別演唱,引導學生進行樂句分析。學生通過思考,得到“每一句的開頭與上一句的結束音是相同的”的結論。通過啟發和反復演唱,學生對“魚咬尾”這種形式的音樂表現力及渲染力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也對該知識點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為了讓學生對“魚咬尾”的表現形式理解得更加透徹,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我還讓學生回憶學過的歌曲中還有哪些也是用這種形式的。這些精心設計的活動,既讓學生掌握了音樂的基礎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氛圍,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也被點燃了,學生創新的愿望更加強烈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再次得以提高。
四、提供時間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創新帶來的樂趣
現代創造教育觀認為,結果固然重要,但創新的過程更為珍貴。在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要讓學生充分體驗創新所帶來的成功樂趣。在教學《彩云追月》時,我拿來了三角鐵、鈴鼓、搖鈴、沙錘等音樂器材,讓學生根據這些器材創編《彩云追月》的伴奏。我先讓學生小組合作,然后小組之間進行了比賽,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喚起了學生上臺表演的欲望。這些方式既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中培養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又發展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并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創新帶來的無窮樂趣。
五、探索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創新的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無疑是課堂。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將會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讓他們自行設計,忘我表演,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在音樂教學中,我既對音樂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又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既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并且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今后我將在實踐中繼續探索求新,切實地貫徹《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不遺余力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為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音樂人才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輝.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7):95-96.
[2]林宇.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探討[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9):177.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