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道華
【摘 要】 目的:分析精細化護理在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60例在我院行腦血管介入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手術日期的單雙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28例,在圍術期對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中32例,在圍術期對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統計兩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與對護理滿意度,并加以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與手術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對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提升腦血管介入的成功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醫療體驗,縮短其住院時間,值得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 精細化護理;腦血管介入術;圍術期;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25-02
隨著當前基礎性疾病發生率不斷提高,各種心腦血管的疾病的發生率也在逐漸增加。對于這類疾病,臨床多主張手術治療。腦血管介入術是相對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治療方案,是指經皮股動脈穿刺,在全身肝素化的狀況下,以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進行血管介入治療方法[1]。在臨床研究中已經證明,腦血管介入術是一種能夠準確把握適應癥,手術成功率較高,且對患者創傷小,操作方便、簡單,安全性較高的術式。尤其是在當前冠心病、腦卒中等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相對較高的背景下,腦血管介入術的實施頻率增加[2]。但是該總數是在使用后,很容易出現動脈痙攣、缺血再灌注損傷以及再狹窄等嚴重的并發癥,從而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與生理指標。對此,不少臨床工作者認為,必須要加強對腦血管介入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我院在臨床工作中,對心腦血管介入術的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60例在我院行腦血管介入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手術日期的單雙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中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55.20±2.39)歲,觀察組中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55.93±2.98)歲。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符合臨床腦血管介入術的實施指征[3];(2)患者無其他器質性疾病與全身性癥狀;(3)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書;(4)本次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在圍術期采用常規護理干預;
1.2.2 觀察組患者在圍術期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其主要內容為:(1)術前護理。在手術實施之前,必須要對患者進行彩超檢查,以明確其機體的狀況。同時,在左側手臂留置靜脈留置針,以保證輸液或者營養給予的暢通。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與手術實施狀況,對其心理狀態加以評估,如果患者的心理狀況較差,需要對其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策略,保證其生理與心理的健康,提高患者對手術與護理的配合度。將本院既往治療成功的典型案例簡單告訴患者,以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治療配合度。耐心解答患者的提問,消除患者心中的困惑,讓患者能夠安心接受治療。指導患者采取聽音樂、談話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減輕心理壓力。(2)術中護理。在手術實施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基本狀況進行密切的監視,一旦存在異常,需要及時與手術醫師相聯系,從而采取處理措施,保證患者生命安全;(3)術后護理。在手術實施后,患者會出現一定的不適感,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積極的溝通,讓其了解到該種不適的正常性,提高其耐受性。針對患者出現的不同的不適狀況,采取針對性的解決策略,確保其康復進度。同時,需要對患者的血壓等相關指數進行詳細的記錄。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是否需要使用ICU病房,及時就并發癥進行處理。告誡患者注意飲食的合理性,不可暴飲暴食。在情緒上,也需要保持穩定,不能過于激動。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力度,做好手術并發癥的預防工作,并向患者詳細介紹術后常見并發癥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促使患者樹立起良好的自我防范意識,從而有助于減少其發生并發癥的風險,促進病情早日康復。每日按時清潔病房衛生,利用紫外線燈消毒,并利用專門的消毒液對地板和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以降低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風險。合理調整病房內的溫濕度,可根據患者的要求在病房中擺放鮮花以及綠色盆栽等。將治療以及護理操作都集中在白天進行,以免夜間操作影響患者休息。
1.3 評價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手術成功率、術后并發癥率、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與手術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血管介入術是當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見術式之一[4-5],其中原理為通過導管進入血管內腔,直接達到病變部位,借助相關器械,對病變部位進行診斷和治療[5-6]。該種方案的操作難度較大,對細節的要求較高,如果在手術實施的過程中,護理方案不當,很容易引起并發癥,從而限制手術進程與手術效果[7-8]。精細化護理措施是在以患者為核心理念的滲透下所形成的一種護理方案。該種護理措施能夠落實圍術期患者的具體需求,使得各個細節都得到服務,患者的心理與身體狀況均得到良好的改善,自然手術的成功率與效果都會得到一定的保障。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運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干預,從結果上比較,觀察組占據明顯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對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提升腦血管介入的成功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醫療體驗,縮短其住院時間,值得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李曉梅,李燕.精細化護理對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4):150-151.
[2] 鐘志靜.精細化護理對腦血管介入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及滿意度的影響[J].智慧健康,2017,3(07):110-111.
[3] 劉玉榮.精細化護理在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5(22):58+74.
[4] 張巖.精細化護理改善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患者手術成功率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9):222-223.
[5] 郝書敏.精細化護理在腦血管介入圍手術期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7):57-58.
[6] Advances in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J].慢性疾病與轉化醫學(英文),2016,(3):135-139.
[7] Economopoulos, Konstantinos P.,Tzani, Aspasia,Reifsnyder, Thomas.Adjunct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s in carotid body tumors[J].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15,(4):1081.
[8] Rafael.A.Meneguz-Moreno,J..Ribamar.Costa.Jr,Nisia..Abstract 16110: Very Long-term (Up to 23 Years) Follow-up After Successful Mitral Balloon Valvuloplasty in a Large Seri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J].Circulation,2016,(Suppl_1 Suppl 1):A16110-A1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