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雪妮
【摘 要】 婦產科作為醫院的重要科室,患者較多且環境復雜,為了提高該科室護理質量水平,應將人性化護理模式運用其中,以此來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確保護理干預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婦產科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82-02
在臨床護理干預工作中人性化護理可發揮出行之有效的干預效果,以患者為主體開展心理疏導,樹立現代化護理理念。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將對我院婦產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進行研究,根據護理干預手段將100例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觀察組,對兩組干預效果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者則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手段,詳情如下:
(1)對護理環境進行干預:為提高臨床護理干預效果,護理人員應對環境加強干預,定期對患者病房進行消毒與通風,構建一個適宜的居住環境。
(2)對心理干預加以強化:婦產科疾病病程較長,發病急,患者難免會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為了提高護理效果,應對心理干預合理疏導,采取講故事、聽音樂等方法對患者注意力進行轉移,確保干預效果的提升。
加強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對婦產科疾病的發病原因向患者分析,加強患者對相關疾病的理解,確保護理人員認知水平的全面提升。。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應以身作則,學習更多護理管理知識,確保自身素質水平的提升,為臨床護理管理工作的實施提供人力支持。
(3)加強術后護理干預: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對術后干預加以強化,對患者定期隨訪,對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加以了解,如若患者恢復情況不佳則應將患者送醫治療,避免不良風險的發生,加快患者的恢復速度。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2.3 比照兩組護理前后BI總分與FMA總分
對照組護理以前BI總分與FMA總分比照觀察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BI總分與FMA總分好于對照組,P<0.05;詳情如表1。
2.4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感評分
2.5 對兩組Kolcaba量表評分比較
3 討論
婦產科疾病病情復雜,具有特殊性,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多發于女性患者,當患者患上婦科疾病身心方面均會受到嚴重影響,據此加強臨床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人性化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干預模式,本著一切以患者為主的理念,從心理、生理及精神方面進行干預,促進婦產科護理質量的提升,幫助患者渡過恢復期。為了充分發揮人性化護理干預作用,醫院還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與管理,使護理人員在護理干預中擯棄被動護理方式,對患者實際需求加以了解,對個性化護理方案進行制定。在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應注意動作輕柔,使患者的不適感降到最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為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的提升,護理人員應將激勵機制應用到護理干預中,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主動性及創造性,充分發揮出護理人員自身價值。如若護理人員表現優異應對其進行獎勵,例如:精神獎勵、物質獎勵,通過激勵機制樹立護理人員自信心。如若護理人員能力較弱,應對其實施專業教育輔導,促進護理人員的進步與發展。最后,可以定期組織科室護理人員進行旅游和聚餐,以此減緩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身心都得到放松,從而更加積極投入于護理工作中。
本次研究分別對常規護理及人性化護理的干預效果進行了比較,對照組中顯效患者10例,占20.00%、有效患者20例,占40.00%、無效患者為20例,占40.00%,對照組患者護理有效率為60.00%。觀察組中顯效患者為17例,占34.00%、有效患者為30例,占60.00%、無效患者僅為3例,占6.00%,觀察組護理有效率為94.00%,數據比較差異顯著。
綜上,在婦產科護理中運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護理干預效果及滿意度水平,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熊萍.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4):321+326.
[2] 胡士霞.探究人性化護理模式在婦產科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4):276-277.
[3] 吳茂芳,崔亞林,周美珍.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1):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