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姝
摘 要:相對于初中化學課程而言,高中化學課程在知識面的拓展、知識深度的增加,以及知識縱橫之間的聯系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延伸。所以,這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基于此背景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所有高中化學教師都要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師生關系
一、做探究型教師
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將會對課堂教學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思路清晰明了,深入淺出,那么學生在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的過程中就可以化繁為簡,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化學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喜歡上這門課程,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就會得到提升。做探究型的教師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為了使課堂授課中對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全面的講解,那么教師就應該做到充分備課,對教材內容進行努力鉆研,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安排,對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進行充分的滲透與分化。其次,教師也應該注重個人修養的提升,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的實踐,同時又深受學生喜愛的課堂教學風格。最后,教師應該不斷地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針對所面對學生群體的實際情況,選擇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
二、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孔子曰:“親其師,方能信其道。”由此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師生情感溝通的媒介,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第一,教師應該平易近人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據可靠調查顯示,對學生和藹可親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效率上明顯高于盛氣凌人的教師。第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講解題目時應該充滿耐心。第三,教師應該與學生及時進行溝通,努力做到對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都可以全面掌握,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為其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目標。第四,教師要學會運用語言的力量,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和批評。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同時,必要的批評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師要根據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既要顧及學生的尊嚴,又可以使其積極地接受。
三、注重實驗教學
化學課程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生動鮮明的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對化學現象的產生、發展以及結果的生成親眼目睹,同時學生直接參與到化學實驗過程之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過程的理解,因此,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為了使化學實驗可以順利地進行,在實驗開始前,教師應該對實驗過程中所需的設備進行充分準備;其次,為了保證學習效果最大化,教師在實驗演示的過程中應該將演示的速度放緩,以便于學生學習和觀察,同時教師應該時刻注意操作的規范性。然后,為了避免實驗過程中學生只是出于好奇的心理對實驗進行觀察,而忽視實驗的本質,教師應該在實驗開始前將明確的觀察提綱發放給學生,使學生對實驗過程中的真實現象進行詳細的記錄,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整理記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最后,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分組實驗的教學方法,積極地鼓勵學生動手操作。例如,在“鈉與鈉的化合物”課程學習中,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充分利用實驗前準備好的儀器以及實驗藥品,讓學生自行設計探究Na2CO3和NaHCO3性質異同的實驗方案,其次,由組內成員共同推選出一名代表,對組內的設計方案進行闡述,由師生共同對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討論分析,對于可行的方案給予肯定,而對于不可行的方案則提出改進措施。然后,指導學生以可行性方案為依據,進行實驗操作。最后,將學生對實驗過程的觀察和分析作為依據,以表格的形式對Na2CO3和NaHCO3性質的異同進行總結和梳理。采用此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親手操作的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較好的鍛煉和提升。
四、采用多媒體對教學進行輔助
相比較傳統的、單一化的授課方式而言,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可以將化學反應現象不明顯、時間長、現象短以及毒性大的實驗及其工業流程通過播放視頻、音頻的方式形象直觀地呈現給學生,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鐵的吸氧腐蝕實驗和氫腐蝕實驗的教學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無法觀察到完整的實驗過程,這時,教師則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對教學進行輔助。“將兩根鐵釘分別置入盛有水和酸性溶液的燒杯中,并將試管罩在鐵釘上”,通過動態視頻對上述的實驗操作過程進行播放,然后,在電腦屏幕上打出間隔多長時間后,對兩個燒杯可能會出現的不同的化學反應現象進行模擬,以此來啟發學生對實驗進行思考。通過此類的模擬實驗,可以使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化無形為有形,同時,對于學生理解深度、速度的提升也具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在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和加強自身專業素養以及個人素質的不斷提升。用自身所具有的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授課水平來吸引學生,感染學生,使之愛上化學課程的學習,進而提高化學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文麗.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科研,2015(5):106.
[2]杜露梅.關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3(4):13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