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基
【摘 要】
目的:對于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而言,探討其應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序貫高流量吸氧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把2016年07月至2018年07月的65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抽樣方式分成實驗組(33例)與比對組(32例);給予實驗組患者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序貫高流量吸氧治療,給予比對組患者則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序貫鼻導管或文丘里吸氧,治療24小時后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和臨床指標。結果:實驗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比比對組好,在實驗組中顯效例數14例,有效例數14例,無效例數5例,顯效率:42.42%,總有效率84.85%,比對組中顯效例數6例,有效例數20例,無效例數6例,顯效率:18.75%,總有效率81.25%。實驗組的臨床治療效果較比對組高,顯效率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x2=4.2745、P=0.0386),總有效率組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x2=0.1496、P=0.6988)。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臨床指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3小時后)患者PaO2、心率(HR)、呼吸頻率(R)都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呼吸頻率(R)比對組低于實驗組無統計學意義(P>0.05),心率(HR)、PaO2比對組高于實驗組但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無創呼吸機序貫高流量吸氧對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展開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安全有效,可進行臨床推廣。
【關鍵詞】 高流量吸氧;無創輔助通氣;ICU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226-02
心力衰竭其發病原因為器質性心臟病不斷發展,進而使得心肌收縮和(或)舒張功能減退,造成心臟無法給動脈系統進行足夠的泵血,從而使得患者出現肺淤血、體循環淤血、身體各器官低灌注等[1]。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心力衰竭是左心衰,突出的表現為肺淤血,所以嚴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呼吸衰竭,一旦出現此情況,則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2] 。為此,在當今醫療設備不斷更新的背景下,高流量吸氧及無創輔助通氣在心力衰竭的治療中已開始廣泛應用,本文則是把2016年07月至2018年07月的65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序貫高流量吸氧治療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效果,詳細的研究內容作如下分析: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把2015年07月至2018年07月的65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抽樣方式分成實驗組(33例)與比對組(32例);實驗組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13例,最小年齡57周歲,最大年齡82周歲,平均(71.4±1.5)周歲;比對組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10例,最小年齡55周歲,最大年齡80周歲,平均(68.7±2.3)周歲。本文研究得到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患者也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的年齡和性別等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比對組中實施常規的對癥治療,即吸氧(FIO2:30-60%)、鎮靜鎮痛以及強心、利尿、控制血壓等治療,必要時還應給予抗生素以抗感染治療,病情需要可實施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即應用瑞典 MAQUET Critical Care AB公司生產的SERVO-s呼吸機展開通氣治療;給予患者的通氣模式:CPAP/PS;氧濃度:30%-60%;PS:10-15 cmH2O;PEEP:5-10cmH2O。實驗組則在常規治療的同時實施高流量吸氧,應用新西蘭 Fisher&Paykel公司生產的AIRVO2高流量呼吸濕化治療儀治療,設置溫度31℃-37℃;流量:40-60L/min;濃度
30-60%。病情需要也可實施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如果上述兩組方法的治療效果不顯著,則可以采用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甚至ECMO等治療。
1.3 統計學分析
將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高流量治療的數據應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包實施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數據比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X2檢驗,在P<0.05的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治療效果
實驗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比比對組好,在實驗組中顯效例數14例,有效例數14例,無效例數5例,顯效率:42.42%,總有效率84.85%,比對組中顯效例數6例,有效例數20例,無效例數6例,顯效率:18.75%,總有效率81.25%。實驗組的臨床治療效果較比對組高,顯效率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x2=4.2745、P=0.0386),總有效率組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x2=0.1496、P=0.6988)。(以3小時內能脫離無創呼吸機且動脈血氧分壓≥80mmHg為顯效,以24小時內能脫離無創呼吸機且動脈血氧分壓≥60mmHg為有效,以24小時內無法脫離無創呼吸機或動脈血氧分壓小于60mmHg或氣管插管為無效)
2.2 患者的臨床指標進行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臨床指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3小時后)患者PaO2、心率(HR)、呼吸頻率(R)都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呼吸頻率(R)比對組低于實驗組無統計學意義(P>0.05),心率(HR)、PaO2比對組高于實驗組但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無創呼吸機序貫高流量吸氧治療較傳統無創呼吸機序貫鼻導管或面罩吸氧能縮短的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間,更早的過渡到非機械通氣狀態,減少機械通氣的并發癥。而且高流量吸氧較無創呼吸機有更高的舒適性,而相對普通氧療有持續氣道正壓作用,故對患者緩解呼吸困難、降低呼吸肌及心肌氧耗有一定幫助,趨利避害能更好的治療心力衰竭。但參考其他文獻,高流量吸氧可能與延遲插管導致患者預后惡化,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雪燕,張旭昌,黃健等.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聯合嗎啡治療急性左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3,22(10):1157-1160.
[2] 呂姍,安友仲.主動溫濕化的經鼻高流量氧療在成人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6,28(1):84-88.
[3]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急救與復蘇分會.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急診臨床實踐指南(2017)[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7,26(12):1347-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