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菲
摘要:怎樣可以讓長笛演奏奏出動人的音律,怎樣對長笛音色進行調控,讓長笛吹奏出來的音色更加悅耳,是每位長笛演奏家一生都在追求的藝術。長笛演奏者應該在實際演奏過程中總結各種演奏技巧,對演奏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這樣便可以在演奏過程中掌握長笛音色的內涵,這樣不僅會讓自身對于音樂的領悟上升一個層次,還會陶冶自己的情操,文章主要就長笛的演奏音色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并針對影響因素提出相應的練習方法。
關鍵詞:長笛;演奏音色;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J6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091-01
一、引言
音色為演奏者以及聽眾之間架起一座互動的橋梁,演奏者可以通過音色將樂曲的主要內容表達出來。只有音色比較標準的基礎下,演奏出來的作品才會富有內涵,才具有感染力。在演奏的時候,我們更加注重的應該是音樂,線條,音色排在其后。
二、正確持笛,口型正確
長笛演奏過程中,持笛方法的正確性在演奏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剛開始學習長笛吹奏的時候,常常會將吹孔對著口型,還會將樂器位置根據自身需要進行移動。在這樣的一個移動之下,樂器的位置往往比下嘴唇要高。移動長笛,往往會影響聲音,穩定不了樂器,音色也沒辦法集中和平穩。吹奏長笛的時候,下嘴唇應該緊貼在吹孔三分之一的位置,注意身體和樂器之間的密合度,然后用雙手的手指平衡將整個笛身進行控制。
另外,長笛演奏中,吹奏口型對整個演奏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口型將會吹奏出不同的音色。吹奏長笛的時候,下唇微微拉開,固定好嘴唇后吐音,吐氣,身體的肌肉都松開,氣就會進來。吹奏的時候,應該讓牙齒緊貼上下嘴唇,并且能夠保持壓力的均勻,口腔打開,上腭應該有麻麻的感覺,共鳴在鼻腔和額頭。氣息往外吹的時候,力量要往回拉,注意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演奏高音或者低音的時候,對氣流的需求是不同的,關鍵的一點是,嘴唇不能動,否則在快速轉換音區的時候肌肉跟不上變動,會容易吹破音或有怪音。吹奏的時候,上下嘴唇應該持平。吹奏的時候,對于出氣的部位,一定要進行放松,讓氣流能夠更加輕松的穿過,跟平時生活中用鼻腔呼吸一樣自然,這種演奏法叫做自然呼吸法。整個吹奏過程中,身體要一致保持放松,嘴唇穩定,呼吸自然,掌握好身體的協調力,這樣就可以隨心所欲吹奏自己演奏的音樂。
三、正確運用氣息
演奏長笛的整個過程中,氣息尤其重要。在演奏之前,我們不妨做一個呼吸小練習。雙腳打開,上身放松,彎腰(包括頭,雙手,脖子),然后把身體內的氣息吐出來,吐干凈之后只用腹部吸氣。檢查自己胸部有沒有跟著把氣也吸進去,說一句簡短的話,如果能輕松說出話,證明吸氣正確,然后自然吐氣;如果感覺說不出話,證明氣有一半已經吸到胸腔里,需要重做一次。熟練這個游戲之后,我們可以靠墻彎腰,這次的練習只需要彎一半(大概45度)做相同的動作:放松,呼氣,吸氣,說話,吐氣。最后一步就是站著,跟演奏一樣的姿勢練習呼吸。熟練之后,在用樂器開始演奏。音色與呼吸之間息息相關。因此,長笛演奏者必須能夠正確運用氣息,合理的進行呼吸。長笛演奏者在進行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將樂句的節奏充分的把握好,吸氣和呼吸環節一定要以樂句的主要特征為依據,不能盲目的進行呼氣,這樣會讓吹奏者的氣息非常雜亂,導致呼吸肌肉太過緊張。就算演奏者氣息非常強,已經完全掌握熟知了各種呼氣技巧,但是要想做到氣息運用的非常正確,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則,否則就會讓演奏水平十分低下。演奏者呼氣的時候,一定要對樂句的特征有深厚的認識,能夠有效的控制曲調之間的各種停頓。呼吸不能影響句子,吸氣的地方要合理。
四、吹奏過程中的技巧
長笛演奏的時候,最主要的要把握吐音,吐音分為單吐和多吐。吐音一項很重要的概念是,舌頭把口腔里的氣分開,而不是切開。不能理解的話,可以用唱或說話的方式(特別用法語)演示一次。舌頭的動作和手指對齊,氣息要連著,身體協調。舌頭要吐在靠近樂器的位置,門牙后面,嘴唇保持不動,不變形,舌頭放松,動作不能太大,位置正確吐音就會準。舌頭動作太大,會導致嘴唇肌肉顫動,直接影響氣流出來的形狀,沒辦法瞄準笛口發音,嚴重影響音色。練習的時候,需要慢練,慢練,再慢練。慢一點,才能更加快。
五、結語
好音色這個問題,不能光憑理論可以解決,我們需要練習,耐心和時間來幫助我們去改善。還有昕辨,對聲音應該有一個不斷更新的審美認知。經過長期的練習和不停的揣摩,才可以獲得。好音色的理想境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世界無對錯,只有是否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