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貞
中星小學依據教育規律,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重視學生的發展需求,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把追求“和諧博雅”作為辦學理念,致力于構建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一、“和雅”的內涵
“和”,指和而不同,和睦相處;“雅”,指言行雅正,舉止文雅。王陽明《傳習錄》曰:“種德者必養其心。”將“和雅”的理念植入學生內心,學生的言行舉止才有了準繩和規范。校園里人人和睦相處,學校的管理才無為而治,不令而行。
二、建設“和諧博雅”的校園文化
學校“和諧博雅”文化建設,提出“笑容美一點,嘴巴甜一點,學習勤一點,行為雅一點,眼睛亮一點,身體壯一點”。
教師是學校文化最重要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教師的情緒會感染學生,教師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學生的身心狀態及外在行為,甚至影響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身為教師,應當“靜下心來讀書,潛下心來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正為范,潤物無聲。作為新時代教師,需要靜以修身,從善如流,超然物外,博采眾長:排除課堂教學以外的各種干擾,全身心享受課堂的互動、體驗、生成、相長;給自己一段靜思的時間,靜下心來聆聽別人,挖掘他人的長處;多角度思考,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創新……正所謂“學問深時氣自平”。
和雅的環境是培育和雅學生的沃土。一部電影、一本小說,情節往往張弛有度、急緩相間,一首樂曲、一段旋律,亦是節奏不同,緩急輕重并存,那么,一節課是否也應當靜雅與熱鬧并重呢?學校不應過于偏重表面熱鬧的課堂,讓學生在靜思中閱讀、寫作、運算、繪畫、唱歌,方可集中精力,心無旁騖,身無牽絆,筆尖流瀉,思緒漫游……
常態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發生教師意料之外的問題和情況,或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研究不足,或是預設問題的答案準備不及……不可能面面俱到,天衣無縫。“和雅”的教師往往能利用儲備的經驗、教訓及閱歷等,快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用恰當的教學形式調控課堂,用巧妙的語言去組織教學。蘇洵《心術》中提到:“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和雅”之人寵辱不驚,情緒穩定,從不大起大落。凡事保持克制,冷靜判斷甄別。遇到危急情況或突發難題,處變不驚,應對自如,自有分寸。
和雅的管理造就和雅的學校。和雅的學校管理必須有預案,先“預”才能未雨綢繆,以不變應萬變。作為學校管理人員,尤其應該有前瞻遠見,才能有效地以靜制動。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云“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鄭燮《竹石》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和雅”使內心強大,置一切困難于股掌之中。目前教育外部環境紛紛擾擾,只有內心強大,才能和心雅行。
三、培育“和雅”人才
學校和雅教育的核心是以師生為本,為師生提供最有利的發展環境,進而發揮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教師樂教、善教,讓學生樂學、會學。學生在教師的發展中成長,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發展。
學校和雅教育以情感為基礎,關注每個人的心理健康,讓關愛融匯在師生的關系中,讓陽光灑進師生的心靈里。
人和社會的關系就是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個體是群體中的一分子,在中星浸潤多年,教師會認同“多元、自主、優質”,認同“用愛做平凡事”。同樣,走出中星的學生也應是“溫和文雅”的,身在中星的教師也應是“溫和文雅”的。
中星小學雖不是百年老校,卻自有它“新”的優勢。學校的和雅教育用激勵促進師生的發展,使學校各項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在星光家園,師生的每一步進取都會得到鼓勵,每一項教育成果都會得到表彰。贊優揚善,有章有法;你追我趕,永不停步。每一次鼓勵,都給師生帶來新的愉悅和幸福。我們在星空下和諧發展,幸福成長,且行且思,且行且悟……
責任編輯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