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東
開展課題研究一年多來,圍繞課題主旨是對小學數學微課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研究,希望通過研究設計一系列可供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網上微課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微課輔助到課堂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中。
一、如何構思設計實用的微課
微課通常時間較短,因此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設計微課時,要注意選材,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做成微課,選取適合進行微課制作的知識點或易錯點。一般來說,陳述性知識、實驗的操作與演示和習題的講解等比較適合做成微課。
1.微課的設計以遵循數學學習規律為出發點
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弄清知識的本質,分清哪些知識是可以直接告知學生的,哪些知識是要讓學生經歷體驗、探究發現的,而不應該用講授的方式告知學生,針對每節課重點內容制作相應的微課。避免由傳統的教師灌輸知識變成用機器灌輸知識。如四年級上冊的《長方體的認識》一課,1 個面有多大,1條棱有多長是可以直接求得的知識,而相對的面的關系和相對的棱的關系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探究得出的,在微課中不能直接告知學生。
2.微課的設計以引發學生思考為聚焦點
微課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短小精悍,一個議題,一個重點,都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學,所以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既可以查漏補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對老師而言,微課制作簡單,形式新穎,通過微課可以進行資源的積累、分享和交流,便于教師進行知識管理,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效果。
3.微課的設計以培養學生思維為著力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比缥迥昙壪聝缘摹堵对谕饷娴拿妗芬徽n,我設計微課時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通過多方位觀察、多角度思考,并且要不重復不遺漏的數露在外面的面數。然后探究出的不同的擺放方式有不同的規律之后,讓學生感受數學的規律美,從而尋找生活中的規律現象??梢娺@樣開放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發展的廣闊空間,學生不但將本節課的知識點內化,同時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
1.在預習中的應用
預習是新知識學習的起點,也是教學過程的重要步驟,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先熟悉課本知識,對于后面的課堂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課的使用則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預習的重點,從而大大提高預習的效率,例如在“長方體的表面積”的預習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先將預習內容制成微課,并通過班級微信群發給學生,而學生根據微課內容進行知識梳理,同時對預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標記、整理,而到了課堂上,教師通過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發現一些學生對于“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公式推導”“長方體的表面積實際應用”等內容存在理解困難,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重點在課堂上進行了講解,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聽課的效率。
2.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和學生進行交流,并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從而實現知識重點的科學講授,例如一年級下冊《買鉛筆》一課,設計思路是從直觀演示到抽象模型,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思維特點。設計流程是出示情境—列出算式—探索算法—總結算法。在第一個環節,讓學生從所處的情境圖中提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第二個環節,讓學生列出算式,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已經有所理解,因此教材的編排重點是在探索算法上;在第三個環節,在微課中采用了學生喜愛的“擺小棒”的方法來探索算法,形象直觀,學生容易理解;在第四個環節,將直觀演示“擺小棒”的方法抽象成思維結構圖,在這里出示了“連減法”和“破十法”的結構圖,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的數學思維,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3.在知識鞏固中的應用
課堂上知識需要在課后進行復習鞏固,而微課由于其自身的優點,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復習,例如學生可以將微課內容“拷貝”回去,并對課堂教學中未及時消化的內容進行反復的觀看、研究,而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通過微信向教師咨詢,直至完全掌握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課后練習,而通過練習反饋,教師可以動態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該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