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霏
摘要:提升高職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具有積極作用,將提升校園文化品質,豐富校園文化內涵,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等。音樂教育效應實現需要確立科學發展觀,提升教育認知水平;優化音樂課程設置,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開辟第二課堂,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凸顯時代元素,提高校園文化品味;提高教師素養,提供優質師資支持。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審美能力;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JbO-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254-01
音樂教育與校園文化具有共同的屬性,這就為高職音樂教育與校園文化的有機融合創造了可能。高校學校要基于融合的視角,在提升高職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中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有效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發展,提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品味,全面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
一、提升高職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1.提升校園文化品質。高職院校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發展將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優化音樂教學形式,從而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音樂技能、審美能力與藝術創造力發展。學生不僅是音樂學習的主體,而且也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發展直接體現在學生藝術品質提升,進而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品質。
2.豐富校園文化內涵。音樂教育不僅是高職院校重要教學內容之一,也是校園主要的文化活動形式。高職院校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將提升學生校園文化建設的綜合能力,包括校園文化策劃、組織等,改變當前校園文化建設同質化現狀,通過富有審美內涵的音樂活動豐富校園文化內涵。
3.營造校園文化氛圍。高職院校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將提升學生音樂實踐能力,進而豐富校園音樂活動形式,通過各種各樣的校園音樂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激發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熱情,并在營造校園文化氛圍中使學生的身心受到有益的熏陶,促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
二、提高職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促進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1.確立科學發展觀,提升教育認知水平。高職院校要轉變教育理念,樹立科學發展觀,基于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與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高度,進一步提升教育認知水平。我們要認識到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是促進學校發展的有效路徑,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發展將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也將助力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發展,不斷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2.優化課程設置,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升高職院校學生音樂審美能力要促進校園文化建設,需要進一步優化音樂課程設置。目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將訓練學生音樂技能作為重要任務,忽視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發展。新時期,高職院校要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并不斷優化音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審美體驗的熱情,從而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過程中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涵。
3.開辟第二課堂,豐富校園文化活動。音樂教育要提升學生審美能力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因此,高職院校要開辟第二課堂,將音樂教育與校園文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并且開辟“微課堂”,發揮微課堂及時、便捷、互動性強等優勢,迎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豐富校園文化活動。
4.凸顯時代元素,提高校園文化品味。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內容陳舊,難以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在信息化時代,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也更加多元化。高職院校只有凸顯時代元素,才能保持音樂教學內容的鮮活性,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進而不斷提升審美能力。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也必然將提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品味,關注社會熱點,凸顯時代主旋律,弘揚社會正能量。
5.提高教師素養,提供優質師資支持。教師是學生音樂學習的主導者,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推動者。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需要進一步提升教師素養。高職院校要基于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音樂學習的需要,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搭建發展平臺,不斷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素養,為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提供有力的師資力量,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音樂教育服務,從而在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過程中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總之,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而且在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中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高職院校教育影響力與滲透力。高職院校要基于學生審美能力發展,進一步優化音樂教學路徑,并將音樂教學有機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提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品質,促進高職院校和諧發展,書寫高職院校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