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詩雅
【摘要】英語寫作可以讓學生的英語知識不斷得到鞏固并內化,有利于英語技能的全面發展。但是,英語寫作又是大多數學生最感頭痛和不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之一,也是令廣大英語教師感到棘手的事情,特別是如何提高學生對于英語作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文章研究了如何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寫作,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寫作的學習熱情和水平。
【關鍵詞】中職英語寫作;導學案;應用
一、研究背景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責任,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中職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決定了每年向社會輸送的幾百萬中職畢業生的質量。
中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兩類。公共基礎課程中就包含了我們今天要講的英語,也就是說,英語教學在中職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就時代背景而言,國家在中職教育中強調英語教育的重要性其實是大勢所趨。中國加入WTO已經快二十年了,在這期間,中國的GDP增長突飛猛進,目前已經穩居世界第二。所以,提高好英語能力是21世紀每個中國青少年的一個重要任務。此外,很多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以后將會成為技能型人才,從事一線技術實操的工作。目前,大多數工業技術水平偏低還不得不向外國人學習,而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郵件與外國人交流技術問題,這就涉及英語寫作教學中所需掌握的英語詞匯及語法知識和寫作技巧。所以,在中職教育中,英語寫作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就要研究如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通過運用導學案來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
二、中職學生寫作現狀結果分析
筆者之前針對中職學生寫作現狀的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在第1題關于“你認為有必要學習英語寫作嗎?”的問題中,有41.06%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認為沒有必要的學生只有7.28%;在第2題關于“你對英語寫作感興趣嗎?”的問題中,只有21.85%的學生選擇了很感興趣,選擇不感興趣的有17.22%;在第3題關于“你覺得學習寫作對你有幫助嗎?”的問題中,46.36%的學生選擇了很有幫助,選擇沒有幫助的有6.62%。
從這三道題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學習英語寫作是有必要的,而且大多數學生也認為這對自己很有幫助,只有少部分認為沒有必要和沒有幫助。大多數學生對英語寫作不感興趣,這是什么原因呢?別著急,繼續往下分析后面的調查結果就會有所發現了。
在第4題關于“你覺得英語寫作難嗎?”的問題中,認為不難的學生只有11.26%,認為非常難的有20.53%;在第5題關于“你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滿意嗎?”的問題中,很滿意的學生只有12.58%,認為不滿意的有27.15%;在第6題關于“你認為寫作中最難的部分是哪些?”(多選)的問題中,有多達82.78%的學生選擇了語法,其次是邏輯和結構,達到了74.17%,接著是單詞和詞匯以及卷面和字跡,分別占比57.62%以及22.52%。
看到后面這三道題的調查結果,我們前面的疑惑就很好解釋了:中職學生認為英語寫作有必要也有作用,但是不感興趣,原因就是學生認為英語寫作還是有難度的,而且大多數學生對于自己的英語寫作不是很滿意,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學生認為英語寫作中的語法、邏輯結構以及單詞量、詞匯量都是很難克服的困難。也就是說,學生對英語寫作不感興趣的原因是由于在英語寫作中遇到了困難,并且不知道怎么去解決這些困難。
針對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遇到的這些困難,可以通過導學案的教學模式來幫助他們。導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下面就讓我們具體分析關于中職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導教案的實踐應用。
三、中職英語寫作教學導學案方法的應用研究
(一)導學案教學與傳統寫作對比
傳統的英語教學都是教師先開始教本單元單詞,然后根據單詞介紹一些詞匯,隨后翻開課本,學幾篇對話式小短文,接著就是根據短文語法記筆記,最后就是根據本單元的主題寫一篇作文。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英語寫作教學的一個最大的弊病就是往往在學生學完本單元單詞和語法幾天甚至一周后才進行寫作教學,這樣就會造成單詞、詞組、句子邏輯結構、語法與寫作主題脫節,從而導致很多學生感覺英語寫作中語法、句式邏輯結構困難的問題出現。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困難呢?答案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和探索的導學案教學。
導學案是教師編制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案。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制定不同的導學案。導學案與傳統教學相比,優勢在于突出了課程學習目標和學習難點,讓學生首先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導學案設計強調了學習的流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而且整個學習流程是連貫性的,學生從基礎詞匯到句式入門,都沒有學習的壓力,減輕了畏懼心理,同時逐步深入,不斷提高學習的能力,增加知識的積累,最后通過導學案的自我評價模塊進行學習總結和效果反饋。下面,我們結合實際例子,研究分析導學案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二)結合實際,研究導學案的運用
這里,我們通過“Self-introduction”這個教學任務來分析導學案的應用。本次導學案分為三大模塊,分別是學習目標、學習流程以及自我評價。教師在課前就將本課的導學案分發給學生,學生拿到導學案就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了。
首先,在設計學習目標的模塊中,主要向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的重難點,讓學生在開展自主學習之前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在“Self-introduction”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向學生強調了學習目標,比如掌握自我介紹中關于姓名、年齡、科目、愛好等要素的詞匯和句子結構,需要達到的能力目標是能夠根據寫作要求的信息進行自我介紹的寫作。此外,讓學生在開始自我學習之前,知道本教學設計的重難點是自我介紹相關詞匯、句子結構以及關于工作經驗等的寫作要求,讓學生有一種總攬全局的觀念,達到學習之前心中有數,這樣可以減輕對英語寫作的畏懼。
其次,在設計學習流程的模塊中,筆者將其分為課前預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鞏固提高以及拓展升華等部分。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任務達到循序漸進、逐層遞進的學習效果,最終加強對本次作文課題的知識積累,提高寫作能力。
在“Self-introduction”的課程設計中,筆者設計了Task1作為課前預習,讓學生課前通過微課學習自我介紹的要素和句型,并完成相應的練習。然后,在Task2也就是自我學習的部分,筆者設計了一些寫作的練習,其實就是利用寫作的基礎詞匯模擬一些寫作的場景。比如根據Age這個自我介紹的要素,練習描述自己的年齡,這是常見的生活場景,是學生熟悉的,而且也是比較實用的。這樣的生活場景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以及實用性。
在學習流程中,還有合作探究、鞏固提高和拓展升華的部分。合作探究的設計目的是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鞏固提高和拓展升華是自主學習中提高的部分,目的是鞏固知識以及自我提高。
在“Self-introduction”課題設計中的鞏固提高部分,我們設計了一個綜合寫作任務,這里運用漫畫的形式展示了求職者求職的一個生活場景。學生根據語言和圖片的提示,先完成單張圖片的描述,其實就是運用了前面學習到的基礎詞匯和句式,最后用適當的連詞將句子連接成一篇完整的作文。這樣做的目的是達到循序漸進的學習效果,從基礎詞匯到句式,連詞成句,連句成篇,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而且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生的信心,不至于一開始就被難倒而退縮。在拓展升華部分,通過圖片展示學生王平的自我介紹和工作經歷,補充寫作的材料。這就是實戰演習,相當于一篇考場作文,而且題目也是常見的。拓展升華的目的就是通過實戰演習檢驗學習成果。筆者還設計了掃二維碼查看參考范文,方便學生參考和自我檢查。
最后,導學案設計了自我評價的部分,目的是方便學生總結歸納。長此以往,不斷進步,前后評價對比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這也是教師對導學案設計質量的一個參考,根據學生的反饋可以對導學案設計進行調整。
四、結語
導學案就像旅游時候的導游圖,它帶領學生從入口進入,隨著教師指導的標志牌,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同學的幫助,可以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課程的學習。本文舉例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的導學案,目的是拋磚引玉,讓教師對導學案設計流程有一個整體的認知。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設計相應的導學案,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英語學習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法,2015(6):73-79.
[2]田娟,牛躍輝.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原則及策略[J].科技信息,2013(18):151.
[3]陳琳,王薔,程曉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