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旭云
在新課標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要想打破以往的傳統教法,就需要創新,探索多種教學模式,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
一、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與互動環境。小學數學內容的邏輯關聯性較強,很多知識又是以抽象的符號或圖形呈現,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圖片、實物、事例等多種形式,來創建適宜學生學習的情境。如在教學“鏡子中的鐘表”時,教師可以在講桌上懸掛鐘表和鏡子,然后調整鐘表的時針、分針,引導學生觀察鏡子中的時鐘變化,思考二者之間的關系。這種有利于學生觀察的情境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他們思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在講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新課改指導下的數學教學,則要改變這種模式,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在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人民幣單位等的換算教學中,教師可先以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引導學生熟悉單位換算的方式,然后留給學生思考與交流的時間,讓他們分組討論,通過交流得出最終的答案。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比較好。
二、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由于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邏輯性、抽象性的特點,因此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相應的教學模型,如圓柱、圓錐、棱錐、棱柱等幾何模型,來展示抽象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掌握點、線、面之間的關系;或者在課堂上繪制圖形、表格等輔助教學。
其次,教師可以制作PPT課件配合教學,對于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還可以下載網絡上的演示視頻,向學生展示某一數學原理的基本流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QQ、微博、微信等保持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進行多樣化教學評估
教學方式的創新還需要完整的教學評估體系保障。針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評價,可以通過教師自評、學生對教師點評等方式,綜合得出結論。針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評價,可以通過教師對學生、學生對學生的點評,來總結其在某一時間段的學習狀況,從而查漏補缺。
科學的、全面的、多樣化的教學評估,能夠幫助師生掌握課業情況,從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