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召艷
摘 要:高職教育的重心是技能培養,開展實訓是技能培養的有效手段,所以實訓是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其比重達到50%,如何利用實訓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及職業素養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開展實訓的場所,結合高等職業的教學特點,探索研究實訓基地新模式,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促進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 生產性 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a)-0-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文件中要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文)中明確提出職業教育不再是傳統觀念中的“斷頭教育和次品教育”,職業教育要瞄準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F代高等職業教育要搭建高技能人才培養平臺,以“職業技能培養、知識創新轉化、工匠精神傳承”為目的,探索高技能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營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成長新環境,以更好地發揮高技能人才在社會建設發展中的作用。
1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特點
1.1 一致性
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開展實訓的場所,開展實訓是技能培養的有效手段,建設多種形式實訓基地是技能培養的保障。生產性實訓基地接近真實生產崗位,更能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高職院校應從以往普通的實訓基地的建設轉向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讓真實的生產環境在平時教學中呈現,“零距離”接觸工作崗位,學生的技能才能得到鍛煉。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依據真實生產環境進行布局和設備選型,在校內改造原有的或新建實驗實訓室,按照企業真實管理模式建立的具有生產功能的實訓場所。生產與教學是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重要功能,受教者通過真實的生產過程,訓練技能、培養職業素養,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生產任務的真實開展、生產環境的真實感受、標準化管理的真實體驗和市場化標準的評價考核讓學生在校內就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企業生產的全過程,從而實現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
生產性實訓基地配置設備的型號規格與企業大同小異,甚至是相同的,環境氛圍的營造、實訓室的設計、設備的布置都是參看企業的真實情景。
無論是生產性實訓基地自行開發的模擬產品還是來自企業的真實生產任務,生產時對產品的設計與創意、選材與工藝、標準與成本、驗收過程等都按照真實生產來要求;技術服務的內容與對象、標準與規范、成果形式等都按照市場流程來要求;管理模式都完全參照企業的制度執行,以實現生產和實訓過程的一致性。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制作的產品和提供技術服務的質量效率等在接受學校標準評價的同時,還要接受客戶標準進行驗收綜合評價。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生產情境的真實化、管理模式的標準化、生產任務的市場化、評價過程的規范化,體現了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生產的高度有機結合。
1.2 區別性
目標不同是學校與企業間實訓與生產的最大區別點:培養人是學校實訓的主要目標,成本利益是企業生產的主要目標,正是目標的不同,決定了校內生產性實訓是“職業人”的培養,不是生產的工具。實訓過程中崗位、人員加工具有輪換性,任務、技能具有典型性、遞進性。
2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作用
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高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建設教學、生產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改革實訓基地的體制機制建設,加強文化內涵建設,完善組織運行管理制度,實現實訓基地的價值。利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實現課程教學改革,加強師資力量培養,推進人才質量提升。
2.1 教育服務
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在滿足專業學生實訓的基礎上,可輻射到其他相關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專業群建設。
人才培養既要培養專業知識能力,也要培養綜合素質能力。即一方面具有計算識圖、懂原理構造、查閱手冊資料、使用工具設備、掌握標準規程和處理故障危險的專業知識能力;另一方面還要具有人際交往、愛崗敬業、嚴謹作風、誠實守信、團隊協作、創新精神和遵章守紀的良好職業道德。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滿足校內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學生生產性實訓的同時,也要擴大服務區域經濟,服務其他職業技術學院的相應專業,完成教學任務以外,還要完成社會生產任務和培訓任務。擴大服務面,與更多的企業合作,建設真實的生產環境,取得真實的生產任務,鍛煉真正的崗位技能,取得社會知名度和認可度,為學校和學校創造良好的聲譽。生產性實訓基地也是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技術培訓、科研技術攻關和專項職業技能訓練的基地。
2.2 生產經營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加之良好的管理與運作,可以產生一定的生產利潤,利潤可以用于實訓基地的再建設,具有更加完善的功能,實現實訓基地良性循環。
2.3 技能大賽
為推進大眾化和規范化的高職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技能型人才,技能大賽近年來處于飛速發展的狀態,尤其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更被各高職院校所看重。技能大賽是展示學生風采的舞臺,是院校間交流合作的平臺,更是高職院校實踐技能檢驗的基地。
利用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多重功能訓練學生的技能水平,鍛煉競賽意識,力爭在各類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目的,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增強就業競爭力,拓寬就業渠道,成為企業“搶占”的人才。
2.4 師資科研
建立一支技術技能水平過硬、職業精神嚴謹的實訓指導教師隊伍,是現實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功能完全實現重要保障;更要建設一套完善的“引進有制度、成長有通道”的師資培養體系,確保實訓基地的師資力量。
科研是高校教師除教學之外的工作之一,也是考核評價指標之一,教師可以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進行理論實踐的見證和科研成果的產出。保證個人發展的同時,為學校的整體科研水平貢獻一份力量。
3 結語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營造企業真實環境氛圍,模擬企業真實生產崗位,利用發揮實訓基地設備價值,增強服務地方經濟和產業能力,提升孵化和造血功能,是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新模式的實現途徑。高技能人才培養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是高職教育的目標,以目標為出發點,真正做到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重點,從而不斷推動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多形式建設和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 〔2014〕19號文)[Z].2014.
[3] 李成忠,彭裕紅.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36,38.
[4] 朱強.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