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農村,語文教育教學普遍存在滿堂灌,重講解輕內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令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不到有效提升。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可以嘗試運用微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利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對提高農村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村語文教學;微課;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13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123
微課就是微型課程,是以多媒體視頻為載體,以電子白板為手段的一種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微課可以是教師對某一個知識點的重點講解,也可以是針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某個環節的呈現,它短小、精煉、實用。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特別對于農村中學的語文教育教學,運用微課教學對于學生理解文章主題、感受文章主旨、體會文章情感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一、農村初中語文教學運用微課的作用和意義
(一)促進農村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農村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好壞,直接關系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尤其重要。因此,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認清語文教育教學的改革趨勢,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能力、素質等,把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貫串于教育教學的始終。但是,目前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普遍實踐性和應用性不足,是基于考試開展的教育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把微課運用于教學,對改變當前現狀,發展學生語文素養具有促進作用。第一,微課是對于教學內容的多媒體教學視頻,是教學重點、難點的集中呈現,語文教師可以整合字詞和句段等設計實用性強的微課,從而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提升其基本技能;第二,農村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對微課加以集中融合,靈活運用于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總的來說,微課是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發展和廣泛運用的大前提下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它對與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
語文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決定語文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在目前的農村教育教學中,很多學生存在“偏科”現象,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對語文缺乏興趣,再加上語文教師教法的陳舊,教學模式的老化,學生學習積極性低落。微課內容短小、視覺沖擊力強,它能夠在短時間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學習《岳陽樓記》一文時,傳統的講解常使學生昏昏欲睡、毫無興趣,但若果采用微課設計教學,通過互聯網資源搜集整理關于岳陽樓的視頻資源,讓學生能夠從視覺和聽覺上對岳陽樓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同時,沖擊力和感染力強的視頻資源在電子白板上的有序呈現,有效激發起了學生學習文本知識的興趣。
二、農村初中語文教學運用微課的實踐探索
(一)運用微課創設新穎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在新課改大背景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學生語文素養形成的關鍵之一。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微課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改變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具有積極的促進和提升作用。第一,農村語文教師要整合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對微課視頻進行科學整理,在學生的自主學習環節加以運用。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的過程可以結合語文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對照微課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在上課前把握基礎知識和重難點。第二,在語文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結合微課在電子白板上呈現重難點,對照講解,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然后可以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學習,這樣就改變了過去上課的滿堂灌和單純的講解,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效率。對于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運用微課突破重難點,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最大目的就是對于重難點的突破。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當科學利用微課設計教學,創設教學情境,實時點撥、啟發學生。對重難點的講解起到加深印象、強化內化的作用,全面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現代教育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恰當運用微課教學,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教無定法,實用的就是最好的教法。初中在語文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重難點,教師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才能培養學生對語文教學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針對農村學生學情和基礎的微課教學,關鍵還是需要語文教師轉變觀念,在教學中勇于探索、積極實踐。農村教師在語文課教學中,應當科學有效地運用微課教學,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中,教師利用微課對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完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已經成為最新的教育手段。但目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仍舊存在問題,新舊教學方式的結合是不可忽略的方面。如何做到統一且高效的教學方式轉變,是每一位教師和相關人員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趙世波.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5).
[2]陳文鑫,李朝輝.農村小學語文微課開發與應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1).[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時旭(1984.6― ),女,漢族,甘肅白銀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微課設計及效果研究》的成果論文,課題編號:BY[2018]G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