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群,陶正虎
(亳州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安徽亳州 236800)
隨著高校的擴招,高校的畢業人數逐漸增加,導致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科研和創新創業項目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有助于其在求職過程中找到理想工作。為了解決學生就業難題,學校和企業應該聯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傳統的創新創業項目管理手段依賴于電子表格等形式實現對數據的簡單處理和管理,這種不系統的方法導致了項目管理的效率低下[1]。創新創業項目的管理需要利用強大的信息技術手段?,F有的應用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系統[2-4]未能與企業緊密結合,使學生教育脫離了實踐,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系統,將合作企業作為項目的監督發布方加入創新創業項目的管理過程中,并結合了基于地理位置的項目發布功能,使學生能夠更準確地獲得項目信息。
在開發、設計和實現基于校企合作模式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系統之前,首先要進行系統分析,即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進行分析。
根據前期調研可知,本系統主要的角色有學生、教師、學校管理員、合作企業管理員以及系統管理員,其對應職責如表1所示。

表1 系統角色及其職責

學校管理員對已經通過教師審核的項目立項、開題報告、結題報告等進行審核合作企業管理員對已經通過教師審核的項目立項、開題報告、結題報告等進行審核系統管理員維護系統的基礎數據
1.2.1 系統總業務分析
用戶登陸系統后,可以填寫創新創業項目申請書,系統支持學生對申請書進行修改和刪除;提交申請后,由相關教師負責審核。教師審核通過后,由學校以及合作企業的管理員進行審核。審核均通過,該項目立項成功;審核不通過,申請書返回并由學生進行修改。項目立項成功后,學生開始填寫開題報告,并進行修改或者刪除等操作。教師、學校管理員和合作企業管理員可以查看、審核開題報告。隨著項目的進行,學生可以在系統中進行中期報告、結題報告的填寫、修改和刪除等操作。
1.2.2 基于位置的項目推薦
系統用戶在Web端或者移動端搜索創新創業項目,搜索結果按照項目發布企業與用戶的距離由近到遠排序,用戶也可以根據關鍵字等項目屬性進行項目搜索。
1.2.3 系統登陸
用戶在進行操作前需要登陸系統,在登陸界面中輸入用戶名、密碼以及驗證碼,點擊“確定”提交。系統對用戶的輸入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后用戶就可以進入系統的主頁面,否則系統會提示相關的錯誤信息。
1.2.4 項目立項
項目申請涉及學生、教師、學校管理員和企業管理員。學生填寫項目申請書,輸入項目相關信息,由負責的教師進行審核。學生可以對申請書進行修改和刪除。教師審核通過后,由學校和合作企業管理員負責審核,審核通過則立項成功;審核不通過則返回由學生進行修改等操作。
1.2.5 項目開題
項目立項之后,學生進行開題報告的填寫,并由指導教師負責審核。審核不通過,教師將審核意見返回給學生,學生對開題報告進行修改;審核通過,則由學校和企業管理員進一步審核。學校和企業管理員填寫審核意見,學生查看審核意見并修改開題報告,若審核通過,則開題成功。
1.2.6 項目結題
項目結題涉及的主體有學生、教師、學校管理員和企業管理員。學生在系統中填寫結題相關信息,系統對信息的合法性進行驗證,驗證不通過則提示錯誤信息;驗證通過則生成結題報告。教師對結題報告進行審核,審核不通過則將審核意見返回給學生,由學生對結題報告進行修改;教師審核通過后,由學校和企業管理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項目結題完成。
1.2.7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用于展示已經結題的創新創業項目。學生提交成果,并維護成果信息。學生可以修改和刪除項目成果。教師負責審核學生提交的成果,教師審核通過后由學校和合作企業管理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項目成果可以成功地展示在系統中。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系統采用“云端+Web端/移動端”的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云平臺能夠為Web和移動應用提供高擴展性和有效性[5]。

圖1 “云端+Web端/移動端”系統架構
系統在云端采用3層的系統架構,如圖2所示。

圖2 云端系統架構
Data access layer是數據持久層,主要負責對數據庫的操作;Logic layer負責本系統的核心業務;Interface layer是系統的界面,負責顯示Logic layer的數據以及接受用戶的輸入。
根據前面的系統需求分析可知,本系統需要實現7個主要的功能,分別是系統管理、系統登陸、項目推薦、項目立項、項目開題、項目結題和成果展示。系統功能模塊如圖3所示。

圖3 系統功能模塊
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主要介紹系統管理、系統登陸、基于位置的項目推薦以及項目立項4個功能的詳細設計和實現過程。
系統管理的主要職責是進行權限的管理,包括角色創建和分配權限。在創建角色時,系統管理員輸入角色的名稱,系統判斷該角色是否存在。若已經存在,則顯示提示信息;若不存在,則創建該角色。在分配權限時,系統管理員首先選擇需要對其分配權限的角色,然后為該角色選擇相應的權限,并提交系統進行驗證。操作成功后將相應的數據保存至數據庫。
用戶在登陸時,需要輸入用戶名、密碼以及驗證碼。驗證碼[6]是由4個字符組成的隨機字符,其實現過程如下:
public string IdentifyCode ()
{string str=[1,2,3,4,5,6,7,8,9,A,B,C,D,E,F,G,H,I,J,K,L,M,N,P,Q,R,S,T,U,V,W,X,Y,Z,a,b,c,d,e,f,g,h,i,j,k,m,n,o,p,q,r,s,t,u,v,x,y,z];
string strArray[]=split(‘,‘);
stxing num=“”;int idnex=-1;
Random r=new RandomNum();
for (int i=1;i { if(index!=-1) r=new RandomNum(Time.Now()); int te=randNext(59); if(index !=-1 && idnex==te) return IdentifyCode(); index=te; num+=strArray[t];} return num;} 基于位置的項目推薦功能模塊是本創新創業系統的核心模塊,也是本系統的創新之處。系統會自動將信息提交到位置過濾器模塊。在此模塊中,服務器將檢查候選集,并根據用戶位置選擇相鄰設置。位置信息(如地理坐標)來源于電信運營商(如通過GSM網絡、CDMA網絡)或其它定位系統(如GPS)。位置過濾器模塊根據用戶請求的位置信息(主要是緯度和經度),位置A(坐標為(lat1,long1))與位置B(坐標為(lat2,long2))之間的地理距離由公式(1)計算,其中,R是地球的半徑。 (1) 如果兩點的距離滿足條件d(A,B)≤dthreshold(dthreshold是距離閾值),位置過濾器將滿足條件的節點添加到候選集中。這樣一來,候選項的數量就會減少,最小化候選集可以提高系統效率。由位置過濾器輸出的候選集將被輸入到協同過濾推薦模塊。利用協同過濾的工作原理,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專業、特長)以及位置信息,為他們推薦合適的項目。該推薦模塊將學生對特定項目的偏好作為一個向量來計算它們之間的相似度,在獲得相似度后,系統將根據學生的偏好歷史預測哪些項目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本文采用余弦相似度算法對其相似度進行驗證,公式如(2)所示。 (2) 其中,Ra,k是學生(或項目)a的第k個屬性的值。根據式(2)對候選集中元素進行相似度計算,按照相似度對候選集中的元素進行降序排序,提取前N個元素形成新的集合——Top-N集合。接下來,使用公式(3)計算Top-N集合中元素的分數。 (3) 接下來,根據當前學生的鄰居對某項目的評價來預測當前用戶偏好。當前學生的鄰居就是與學生具有較高相似性的學生集合。鄰居之間具有非常接近的偏好,學生C對學生S的評分可以用式(4)來計算。 (4) 在計算完rc,s后,推薦項目集合Top-N就會被推送給學生。 項目立項功能包括項目申請書填寫、修改、刪除、查看以及審核5個子功能。由于該模塊的內容較多,僅介紹項目立項查看子功能的實現。當系統用戶點擊“查看”按鈕時,后臺會將項目立項信息顯示到Web端或者移動端界面,其實現程序如下所示: public void Display() { if(ProNum.Text.Trim().Length!=0) strWhere+=“and Project Number is‘%”+ProNum.Text.Trim()+“%’”; if(ApproState.SelectValue!=“全部”) strWhere+=“and Approval State=‘”+ApproState.SelectValue +“’”; if(users.Id!=1) strWhere+=“and UserId”+users.Id; View.Source=ProjectInfo.AllData(strWhere+“order by Time desc”); View.Bind(); } 本文開發設計一個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系統,該系統對于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有著重要意義。在對創新創業系統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將合作企業作為項目的監督發布方加入創新創業項目的管理過程中,并結合基于地理位置的項目推薦功能,使學生能更準確地獲得項目信息。與此同時,本系統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完善:強化項目各個過程的審核操作,增加專家審核功能;加強成果展示部分,以多種豐富的圖形呈現成果數據;提高系統安全性等。3.3 基于位置的項目推薦
3.4 項目立項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