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選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觀察ICU護理風險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取46例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2018年1月~2019年3月),按照建檔時間分為空白組(常規護理干預)、風險組(加用ICU護理風險干預),每組23例。比較兩組服務質量、滿意情況、不良事件、護理投訴事件。結果 "對比研究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投訴事件,風險組結果均優于空白組(P<0.05);對比研究不良事件、滿意率,風險組發生率8.70%(2/23)低于空白組34.78%(8/23),滿意率100.00%(23/23)高于空白組69.57%(16/23)(P<0.05)。結論 "ICU護理風險干預可顯著提升服務質量,降低ARDS患者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減少護理投訴事件,提高患者滿意率。
關鍵詞: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風險;效果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治療期間需給予氧氣供給,且患者病情變化快,治療風險較大,配合優質護理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其預后[1]。ICU護理風險干預是一種可行性較強的優質護理服務,通過對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進行分析、預防,可提高服務質量,有利于對患者更好地實施服務?;诖?,本研究納入ARDS患者46例,觀察ICU護理風險干預的價值及效果。具體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選取46例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2018年1月~2019年3月),按照建檔時間分為空白組、風險組,每組23例。空白組女12例,男11例,年齡21~64歲,平均年齡(29.13±4.42)歲;風險組女13例,男10例,年齡23~66歲,平均年齡(27.85±4.29)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符合ARDS診斷標準[2];(2)急性起病;(3)胸部X線或CT顯示兩肺有浸潤性陰影;(4)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1)有心源性疾病史;(2)有嚴重感染者。
1.3 方法
1.3.1 空白組 "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糾正缺氧狀態、給予持續正壓通氣等。
1.3.2 風險組""空白組基礎上,風險組加用ICU護理風險干預,具體包括:(1)通氣護理:給予6~8ml/kg小潮氣量防止肺泡過度擴張,限制液體入量,減輕肺部水腫。(2)。(3)護理風險評估:護理前期,根據以往類似病例經驗,結合患者個人情況,分析患者護理期間可能存在的風險,具體包括輸液風險事件、血管風險事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誤吸等風險。(4)針對護理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強的專業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給氧期間肺水腫切口,給予患者充足營養,滿足患者營養需求。兩組均護理干預1個月。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投訴事件發生次數,護理質量采用我院自制護理質量評估量表進行評價,總分0~100分,得分越高,護理質量越高。(2)比較兩種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患者對服務滿意率,滿意率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3種結果,滿意、一般均視為滿意,滿意率=1-不滿意率。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分析,評分、投訴次數表示為(
),t檢驗,滿意率表示為n(%),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服務質量、投訴情況
對比研究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投訴事件,風險組結果均優于空白組(P<0.05),見表1。
2.2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風險組:輸液反應1例,靜脈炎1例;空白組:輸液反應3例,誤吸2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2例,靜脈炎1例。對比研究不良事件,風險組發生率8.70%(2/23)低于空白組34.78%(8/23)(χ2=4.8134,P<0.05)。
2.3 護理滿意率
風險組9例一般,14例滿意;空白組7例不滿意,13例一般,3例滿意。風險組滿意率100.00%(23/23)高于空白組69.57%(16/23)(χ2=4.6380,P<0.05)。
3 討論
ARDS為急性彌漫性肺損傷疾病,未及時治療會導致急性呼吸衰竭等嚴重后果[3]。優質、科學護理可降低患者生命危險,有助于預后康復。
ICU護理風險干預是近年常用護理模式,采用綜合分析等方法,通過對護理風險進行評估,給予針對性預防措施,可提高服務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質量、護理投訴事件對比,風險組護理質量評分較空白組高,護理投訴事件發生次數較空白組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8.70%較空白組34.78%低,表明ICU護理風險干預可降低ARDS患者風險事件,減少其投訴次數。此外,本研究中,風險組滿意率100.00%高于空白組69.57%,表明ARDS患者對ICU護理風險干預較滿意。
綜上所述,ICU護理風險干預可顯著提升服務質量,降低ARDS患者護理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減少護理投訴事件,提高患者滿意率。
參考文獻:
[1]趙琳.ICU護理風險干預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46-48.
[2]張斌,蔣守銀,江利冰,et al.SRLF關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處理的指南[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9,28(7):824-824.
[3]孫曉林,潘世琴,王皓,et al.俯臥位通氣治療在高原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9):6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