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外科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對護理的要求較高。對于肛腸外科患者,我們在護理中,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一、肛腸外科有何特點?
肛腸外科(Department of anus amp; intestine surgery)是指以手術為主要方法治療發生于肛門和大腸部位的腫瘤、外傷及其他疾病的臨床學科。其中,肛腸疾病以發生在肛門直腸腸段最多見。常見疾病包括肛裂、痔瘡、肛周膿腫、肛門失禁、肛門周圍神經性皮炎、肛門接觸性皮炎、肛門良性與惡性腫瘤、直腸癌以及直腸息肉等。臨床上,以便血、肛門直腸疼痛、肛門直腸墜脹等為顯著表現,可伴有肛門瘙癢、腹痛、腹脹、腹瀉等癥狀。
二、肛腸外科護理中注意的問題
(一)一般疾病護理常規問題
1.評估要點。第一,術前評估:(1)健康史,包括飲食習慣、治療史、有無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2)身體狀況,如局部癥狀(直腸肛管周圍紅腫、熱痛、有無形成膿腫)、排便情況(有無便血、排便困難、排便時劇痛)、檢查結果等;(3)心理狀況,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對術后康復知識的了解程度。第二,術后評估:(1)康復情況,術后生命體征與出血;(2)術后不適,如疼痛和尿潴留;(3)并發癥,如肛門狹窄、肛門失禁以及感染等。
2.護理措施。術前護理:(1)飲食調節,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且避免飲酒;(2)保持大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若是發生便秘,及時給予緩瀉劑,如液體石蠟等;(3)熱水坐浴,可予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溫度設定41-43℃,每天2-3次,包括便后坐浴,每次20-30分鐘即可;(4)矯正貧血,由于長時間反復便血,容易引起貧血癥狀。嚴重貧血時,需輸血。病人在排便時或者坐浴時,需有人陪伴,以免跌倒;(5)腸道準備,術前3天,少量進食,口服緩瀉劑或者腸道殺菌劑,預防感染。術前1天,食用流質飲食。術前,清潔灌腸。術后護理:(1)病情觀察,術后,由于創面容易滲血或者是結扎線脫落引起出血,故此,術后需觀察血壓、脈搏等情況,檢查呼吸與傷口滲血,警惕出血;(2)疼痛護理,術后由于肛管的肌痙攣或者肛管內填塞藥物等因素,引起劇烈疼痛,可適當給予止痛劑,必要時,放填塞物,注意避免傷口受壓;(3)尿潴留護理,肛管手術后,局部受到手術及麻醉刺激作用,加上疼痛、肛管內填塞敷料等因素,很容易引起尿潴留,可采取誘導排尿、針刺或者導尿等方式予以處理;(4)飲食護理,術后2-3天內,食用流質飲食,然后,慢慢過度到無渣或者少渣飲食;(5)排便護理,術后48小時內,給予阿片酊,減少腸蠕動,控制排便。若是發生便秘,可給予緩瀉劑,禁灌腸。
3.健康指導。第一,防止便秘,調節飲食,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忌食辛辣食物,且不可飲酒;第二,出院后,如果創面仍然沒有愈合,每次排便后,需坐浴;第三,出院后如果出現排便困難,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二)肛周疾病術后大出血護理問題
1.概念。肛周疾病術后大出血,主要涉及有痔術后大出血、肛瘺術后大出血、肛裂術后大出血和肛周膿腫術后大出血等。
2.病因。一般在術后1-7天內發生,可能與術后便秘、猛烈咳嗽等有關,導致創面裂開,引起出血。
3.臨床表現。排便時,大量鮮血經由肛門排出或者噴出,出血后,患者全身無力,面色蒼白,且脈搏快,甚至休克。
4.評估要點。第一,既往有無手術史;第二,術前血常規及凝血是否正常;第三,手術創傷情況;第四,術后體位以及活動等情況。
5.常見護理問題。第一,疼痛,和傷口裂開有關;第二,體液失調,可能與傷口大量出血有關;第三,潛在并發癥,如切口感染、營養失調、貧血等。
6.護理措施。第一,監測生命體征,觀察病情變化;第二,觀察出血量、氣味以及顏色;第三,維持靜脈通路,及時補液;第四,通知醫生,處理傷口并止血;第五,安慰患者,予以心理干預;第六,術后3天內,禁止下床活動。
7.健康指導。第一,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且不可飲酒;第二,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可延長排便時間;第三,發生便秘時,增加攝入粗纖維食物,必要時,口服蜂蜜或者潤腸通便藥物;第四,出院時,創面尚未愈合者,正確配置坐浴液,每天溫水坐浴,創面保持清潔,有助于早期愈合;第五,若是出現排便困難,及時就診;第六,肛門狹窄者,遵照醫囑,擴張肛門。
(三)痔病護理問題
1.概念。痔是肛墊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是,傳統觀念認為,是直腸下端黏膜或者肛管皮膚下的曲張靜脈團。
2.病因。主要包括肛墊下移學說、靜脈曲張學說,另外,還可能和飲食、營養不良、嗜酒等因素有關。
3.臨床表現。內痔,以便血、痔塊脫出為顯著表現;外痔,以肛門不適、潮濕為顯著表現,有時伴有局部瘙癢癥狀;混合痔,兼有外痔與內痔的表現,嚴重時,可能呈環狀脫出肛門,如果發生嵌頓,可能出現水腫、充血現象,甚至壞死。
4.評估要點。第一,工作是否經常站著或者坐著,飲食習慣,是否經常便秘,有無引起腹內壓升高、肛腺以及肛周感染等疾病;第二,病情評估,如生命體征、貧血癥狀(乏力、眼花、頭暈)、排便情況(有無排便疼痛、排便困難等)、肛門皮膚有無瘙癢及疼痛等;第三,對痔的認知度與心理承受能力。
5.護理問題。第一,疼痛,可能與血栓形成、痔塊嵌頓等因素有關;第二,便秘,可能和不良飲食以及排便習慣等有關;第三,潛在并發癥,如肛門狹窄、貧血和尿潴留等。
6.護理措施。術前護理:(1)保持大便通暢,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少吃辛辣食物,不飲酒;(2)內痔脫垂無法復位且伴有水腫、感染者,1:5000高錳酸鉀溫開水坐浴,局部涂抹痔瘡膏,手法還納,臥床休息;(3)高蛋白飲食,術前3天食用流食,口服腸道殺菌劑,預防感染,且術前1天口服緩瀉藥物。術后護理:(1)監測生命體征;(2)管擦汗有無腹脹、尿潴留及排尿困難等表現,對癥處理;(3)遵照醫囑,給予鎮痛藥,減輕疼痛;(4)術后第一天給予流質飲食,術后2-3天可給予無渣或者少渣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