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探究在血液凈化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因素,以及相應的措施。方法:選擇我院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200例尿毒癥患者,根據選擇患者的住院資料以及治療資料,分析被選擇患者在血液凈化過程中存在的護理安全因素,并根據這些因素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結果:根據統計,在所有選擇患者中,曾出現7起安全事件,發生概率為3.5%。結論:數據資料顯示,對血液凈化護理安全造成影響的因素不只是一個方面,而是來自護理人員、患者自身以及醫院等多個方面的。而提高血液凈化護理安全的措施則需要醫院、護理人員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比如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和安全意識,增強血液凈化科室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對患者做好安全教育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血液凈化的整體護理水平,提高安全性。
關鍵詞:血液凈化;護理安全管理;因素;分析;對策
護理安全不僅僅代表著醫院護理質量水平的高低,也是確保患者取得優質護理服務的根本。近年來,在醫院中頻繁發生的護患糾紛問題,已經成為了醫院安全的重點問題,因此,保證血液透析護理安全對于互換雙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200例尿毒癥患者,在20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124例,女性患者76例,患者的年齡范圍在59-68歲之間,患病時間為3-24個月,BMI指數在21-27Kg/m2范圍內,患者的平均BMI指數為(23.34±0.41)Kg/m2。
1.2方法
根據所選200例尿毒癥患者的病歷資料,研究其血液凈化護理信息,并結合已經發表過的文獻資料分析血液凈化治療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護理因素,并制定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2.結果
經過數據統計,本次選擇的200例尿毒癥患者在進行血液凈化治療護理中,共發生了7起安全事件,發生概率為3.5%。在7例安全事件中,包含著2例感染事件、2例非計劃性拔管事件、3例導管脫落事件。
3.討論
最近幾年的醫院護理問題中,由安全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多,而在護患糾紛的所有問題中,護理中出現差錯是主要導火索。基于此,對血液凈化護理患者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將護理安全健康體系不斷完善,并能夠有效預防和避免護理事故、差錯等的發生,為醫院護理工作帶來重要的幫助。
3.1在血液凈化護理存在的安全因素
①護士因素。血液凈化透析室中,護士的年資相對較低,經驗不足,技術操作熟練度低,缺乏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對患者的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近幾年,隨著新設備、大量新技術的引進,護理技術負責程度明顯增高,使得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得以增加。更增加了護理工作中,技術方面的風險。②制度因素:質量管理體系為護理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制度不健全、約束力不足,對患者存在安全隱患,均為造成護理安全隱患的主要因素。③患者因素:在透析的過程中,患者合并有透析并發癥等諸多不安全因素,包括失衡綜合征、低血壓、肌肉痛性痙攣等。多數患者因長期透析,從而產生諸多不良情緒,包括焦慮、悲觀、抑郁、絕望等。④環境因素。在血液凈化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透析設備管道連接不緊密、漏血、穿刺針脫落的情況。
3.2預防血液凈化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的對策
在血液凈化治療的時候,一旦出現安全事件,不僅會影響患者治療的最終效果,而且也會降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而引發糾紛。因此,加強血液凈化護理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制定針對性的安全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防止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主要措施為:①醫院要做好護理人員血液凈化護理的安全管理技能和意識的培訓工作。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和護理能力直接影響著護理水平的高低,也影響著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概率,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管理技能,有利于提高醫院血液凈化護理安全管理水平。在對護理人員自身意識和能力進行培訓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醫院可以為護理人員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制度,從而根據一定時間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另外,除了醫院的統一組織學習,護理人員自身也需要重視護理知識學習,主動學習,增強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有效解決護理人員存在的安全管理技能欠缺的問題,從根本上提高護理水平。第二,不斷強化護理人員對血液凈化安全管理的意識。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比如醫院和科室為了提高護理人員對安全管理的重視,可以通過各種宣傳方式來加深護理人員的思想認知,讓護理人員在思想層面完成轉變,使其真正意識到護理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第三,醫院要做好護理安全管理的宣傳工作,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護理人員的思想,使其真正了解血液凈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嚴格遵守制度標準。②將院內血液凈化護理安全管理的制度標準進行完善。對科室內原有的血液凈化護理安全管理工作規范重新整理,根據最新實際情況,對制度標準中存在問題的內容進行改正,并將原有條例中要求不明確的內容進行完善,加入最新護理內容和要求,進一步加強血液凈化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確立以患者為核心的工作理念。③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需要進一步加強。血液凈化科室的護理人員需要增加巡查監護的頻率,在巡查時除了要記錄患者的身體情況,還要關注患者對導管的使用情況,以防患者發生安全事件,并且在患者發生安全事件以后可以及時處理,防止出現更大的問題。另外,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開展護理安全知識教育,加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從而更好地的開展護理工作。
數據資料顯示,對血液凈化護理安全造成影響的因素不只是一個方面,而是來自護理人員、患者自身以及醫院等多個方面的。而提高血液凈化護理安全的措施則需要醫院、護理人員以及患者的共同努力,比如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和安全意識,增強血液凈化科室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對患者做好安全教育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血液凈化的整體護理水平,提高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胡坤,徐小民.血液凈化護理安全管理因素及應對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8):119-120.
[2]趙霞,陸燕梅.護理安全管理對血液凈化不良事件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04):133-134.
[3]田艷紅.血液凈化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01):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