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門診導診是醫院門診護理服務的重要一環。門診導診護理服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醫院的形象和服務質量,而在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決定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護患溝通成效。文章結合護理工作經驗,淺談護患溝通在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門診導診;護患溝通;護理質量
現代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醫院已然成為社會運行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門診導診護理工作模式,在工作的廣度與深度上均難以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在醫療改革持續深化的今天,應重視門診導診護理工作的護患溝通,提高護患溝通效率,創造優勢特色門診。
一、主動出擊
傳統的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之所以產出效益不佳,容易激發護患矛盾,其中重要的緣由是護理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存有“等、靠、要”的消極思想[1]。患者來到醫院,最先接觸的是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人員。有的患者有就醫經歷,因而能夠較為熟悉醫院的運行模式,可自主的完成掛號、咨詢、繳費等就醫環節。有些患者是第一次就醫,不熟悉就診流程,在進入醫院后亟需得到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人員的幫助和指導。此外,不同醫院之前,就診模式各有不同,而不同的患者,所患疾病的類型不同,病情嚴重程度不同,因而對門診導診護理工作的需求也就不盡相同。不難想象,倘若護理工作人員不能夠在護理工作中做到主動出擊,一味等待患者前來尋求幫助,則勢必給予患者不佳的就診體驗。筆者認為,提高門診導診護理工作質量,需要護理工作人員主動出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醫院人來人往,人流量較大,患者人數更是遠遠超過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人員。患者需要排隊等待咨詢,等待的急躁感、焦慮感容易滋生不良情緒。作為護理工作人員,應將心比心,體諒患者,做到熱情服務。在為患者答疑解惑時,不要表現出厭倦感、煩躁感,更不能惜字如金。其二,作為護理工作人員,應儀表整潔,大方得體,給予患者良好的印象[2]。此外,在平時的工作中,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全面而深入的掌握醫院的情況,細致到科室、醫師等。也只有如此,才能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提高溝通的有效性,為患者提供準確、詳實的有效信息。
二、溝通技巧
溝通有方法,溝通有技巧。人們常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人員在與患者的溝通過程中,不經意的語氣、措詞、表情等,均會影響到護患溝通效果,最終釀成護患糾紛的發生。患者來自于四面八方,人數眾多且性格秉性差異明顯。有的患者文化水平較高,理解能力良好,態度謙和,彬彬有禮,這類患者在護患溝通過程中雙方均能獲得愉快的體驗。有的患者則相反,脾氣暴躁且缺乏表達能力,再加上疾病的折磨,患者在與護理工作人員溝通時,容易因為雙方信息的不對稱而造成誤會和矛盾。作為護理工作人員,需從自我做起,在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不斷提高溝通技巧,從而在根本上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如何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溝通技巧?其一,非語言溝通。在與患者溝通時,特別是在傾聽患者表達時,護理工作人員要保持耐心,認真傾聽[3]。在此基礎上,護理工作人員應通過眼神、表情及肢體動作等,與患者互動或者引導患者,從而讓患者獲得良好的溝通體驗。其二,語言溝通。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要注意表達時的語氣、語速及語調。語氣溫和,語速平緩,語調積極。在面對不同患者時,需要靈活的調整表達方式。比如說,對于老年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語速,盡可能不使用專業術語,確保老年患者能夠聽得清,聽得懂。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患者,應化繁為簡,簡明扼要的為患者提供所需的信息。無論何時,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均應微笑服務,潛移默化的給予患者內心支持。
三、健康教育
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患者就診過程中,辦卡、掛號、候診、診病、繳費、檢查及治療等一系列流程,均需要時間長短不一的等待。有時候,同一個科室內患者人數較多,患者需要等待的時間就久。在等待的過程中,有的患者因為環境的陌生性,會產生不適感。有的患者在觀察到其他患者的病情后,聯想到自己的病情,會不知覺的增大恐懼心理。有的患者性格急躁,等待的時間越長,患者的不良情緒積累越多。門診導診護理服務工作中,通過健康教育的形式,一方面可向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如指導患者如何健康的生活,如何預防疾病,如何增強體質等等;另一方面,通過健康教育,還能有效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幫助患者放松,從而以平和的心態面對診療和檢查。醫院通過大屏幕播放或者是發放健康手冊的方式,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然而,在工作實踐中發現,由于大部分患者對醫療基礎知識和健康常識均十分欠缺,因而傳統的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不佳。在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護理工作人員可組織健康教育講座。以講座的形式與患者進行互動,一對一的為患者解答健康問題,為患者后續的就醫診療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健康教育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為患者設身處地的著想[4]。主動、熱情、真誠、大方的幫助患者,尊重患者,不斷提高患者對病情的認知能力。在護患溝通過程中贏取患者的信任,把握患者的心理動態,切實降低護患糾紛事件的發生率。
四、結語
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醫院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力也越來越大。醫院的長遠發展,需要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升醫院的整體運行效率。門診導診護理工作是醫院開展醫療工作的首要環節,而護患溝通的產出效益對醫院的形象有著不可忽視的重大影響。在具體的工作中,作為護理工作人員,應更新工作理念,在工作崗位中主動服務患者,熱情的幫助患者。提高護患溝通效率,需要護理工作人員堅持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夯實專業基礎的同時,廣泛涉獵,不斷超越自我,更好的投入于護理工作中。
參考文獻:
[1]于海粟. 門診導診護患溝通技巧的研究與探討[J].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 2017,36(16):133-134.
[2]佚名. 護患溝通技巧在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 醫療裝備, 2018, 31(20):157-158.
[3]佚名. 護患溝通在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醫藥科學, 2018, 8(18):144-160.
[4]葉雪琴. 護患溝通在門診導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2 8(2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