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于急診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時間段收治的150例急診危重癥患者,聯系患者入院編號情況分組,分為了實驗組(入院尾號奇數、75例)、參照組(入院尾號偶數、75例)。實驗組采用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措施,參照組采用常規急診急救護理措施,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搶救成功率、急救時間相比較,差異性均存在,P<0.05。結論:急診危重癥患者中采用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措施,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患者的急救時間,值得臨床上予以應用、推廣。
關鍵詞: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急診危重癥;護理效果
急診危重癥病情發展速度非???,而且病情比較嚴重,故此需要盡早對急診危重癥患者實行救治。需要注意的是,急救期間護理措施的實施極其關鍵,可以確保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急救效果、安全性,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針對于此,本次研究將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診危重癥患者為主,重點評價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常規急診急救護理的實施,對患者救治搶救成功率、急救時間的影響。
1.臨床資料、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的150例急診危重癥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編號分組處理,將15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及參照組,每組人數均75例。包括呼吸系統疾病者、心腦血管疾病者、重度創傷者、其他疾病者各56例、40例、35例、19例。實驗組男性(n=43)、女性(n=32);年齡介于24~88歲,平均年齡(56.5±5.4)歲。參照組男性(n=45)、女性(n=30);年齡介于24~86歲,平均年齡(55.9±5.2)歲。采用統計學軟件處理兩組上述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臨床資料,未見明顯的差異(P>0.05)。
納入標準:臨床資料齊全、患者家屬可配合急診急救;患者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疾病;語言功能障礙。
1.2方法
1.2.1 參照組實施常規急診急救護理,進入急診室后實行分診處理,嚴格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實行救治護理。待急救處理后,及時將患者送至專科接受治療。
1.2.2 實驗組實施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對患者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后,以最短的時間實行急救護理準備工作,以便為患者贏取更多救治的時間[1]。然后分診護理為患者安排急救床位,同時將相關的急救物品、藥品準備好。這時可實行吸氧處理,保證患者呼吸道為通暢的狀態,快速構建靜脈通道,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觀察,比如: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此外,應協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檢查后將患者送至??撇》恐委煟龊媒唤犹幚?、確認無誤后簽字確認,以便在發生問題時追究到具體護理人員的責任。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急救時間。
1.4統計學分析處理方法
經統計學軟件SPSS22.0軟件數據分析處理,將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差(
)表示,兩組急救時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者轉換為正態分布后行統計學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以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兩組搶救成功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者轉換為正態分布后行統計學分析;統計結果顯示:P<0.05,為存在統計學的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組間搶救成功率的對比
實驗組、參照組的搶救成功率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如表1。
2.2 兩組組間急救時間的對比
兩組患者在急救時間方面組間比較差異性均存在,P<0.05,如表2。
3.討論
急診科室屬于醫院最重要的科室,該科室醫護人員的工作任務重、治療難度系數大,患者的疾病類型較多,急診科室主要對急診危重癥患者進行搶救,而搶救的效果直接關系到患者生存質量[2]。為確保急診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本次研究實施了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這一護理模式為新型搶救護理模式,可貫穿于整個搶救的過程中,確保搶救流程、進度的穩定,避免醫護人員工作中產生失誤的情況[3]。如此一來,可以盡快進行分診、安排急救床位、將急診急救相關物品和藥品準備好,然后予以吸氧、建立靜脈通道,協助患者完成臨床相關檢查,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將其送至專科病房予以治療,從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縮短患者的急救時間[4—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搶救成功率較參照組高,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的急救時間較參照組短,組間比較差異突出,P<0.05。由此說明,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在急診危重癥患者中應用,可以保證患者搶救的效果,減少實際急救的時間,為患者救治贏取更多的寶貴時間,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總之,整體性急診急救護理應用于急診危重癥患者護理中,在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減少急救時間方面的優勢突出,因此存在臨床方面予以應用及推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秋爽,何文英,張冰倩等.PDCA管理模式在急危重癥患者急救流程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1):2961-2965.
[2]蘇娟娟,陳玉芬.急診護理路徑與傳統護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的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15):2398-2400.
[3]韓茜.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分析[J].健康之路,2017,11(8):218-219.
[4]譚震森,羅翠芳,唐昌盛.危機管理結合一體化創傷急救模式在急診外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26(13):2852-2853.
[5]辛巧穎.全程優化急診護理模式搶救急性腦梗死患者效果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8):128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