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血壓計在血壓測量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它無需接受專業培訓,具有簡單、方便、可記憶等優點。特別是腕式電子血壓計,更加便捷高效,在門診應用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除去病人穿脫衣物的不便。
關鍵詞:門診;腕式電子血壓計;效果觀察
按照隨機數字法選取我院門診患者共100例,由受過訓練的專人對患者依次按照腕式血壓計、汞柱式血壓計、腕式血壓計測量血壓并記錄結果。腕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測量結果接近,按照英國高血壓學會的標準腕式血壓計達到C/B級。腕式和汞柱式的血壓測量結果之間差值,第一次和第二次測量之間不具有統計學差異,但兩次的平均值的準確性優于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測量結果,可達評級的B/A級。門診應用腕式電子血壓計有局限性,但是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提高測量準確性。
一、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法選取我院門診的病人共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齡18在到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歲,已排除柯氏音的特別不明顯的患者及嚴重心律失常等嚴重影響血壓測量結果的患者。本研究中的腕式血壓計使用歐姆龍HEM-6001型,汞柱式血壓計使用魚躍牌G3053型,兩種血壓計在實驗前已經過廠家技術人員調修校準。
2方法
由名經過專門訓練的醫務人員使用統一的指導語指導患者進行實驗。腕式血壓計的測量部位在腕中部,囑患者坐在椅上,右臂放在桌上,注意腕式血壓計、測量處血管和心臟在統一水平面。依次按照腕式血壓計、汞柱式血壓計和腕式血壓計的順序測量,盡量在分鐘內完成全部測量,并將結果記錄為腕一次,汞柱式和腕二次。
3評價標準
依據BHS的規定對本研究的結果進行評價,其中80%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誤差在5mmHg之內即為A,65%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誤差在5mmHg之內即為B,45%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誤差在5mmHg之內即為C。
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腕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測量結果接近,其中腕一次與汞柱式之間的測量結果差值為0.58±9.13/0.41±7.22mmHg,腕二次與汞柱式之間的測量結果差值為0.57±8.97/0.44±7.41mmHg。腕一次與腕二次的結果的平均值記為腕平均,腕平均與汞柱式之間的測量結果差值為0.41±7.31/0.37±6.98mmHg:
腕式和汞柱式的血壓測量結果之間差值,第一次和第二次測量之間不具有統計學差異,但兩次的平均值與第一次和第二次測量的結果之間具有差異,且腕平均的測量準確性明顯優于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測量結果,見表1。
腕式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測量結果按照英國高血壓學會的標準進行效果評價,其中腕式血壓計第一次和第二次測量的結果可達到C/B級,兩次測量之間評級無差異:腕式兩次測量的結果取平均值后與汞柱式測量結果之間的差異減小,按BHS評級可達到B/A級。
三、討論
有研究報道,腕式血壓計的準確性較差,也有報道稱腕式血壓計和金標準之間的差異小,臨床應用價值大。在研究中,還發現腕式血壓計在年齡.小于45歲的患者中測量的血壓值和汞柱式血壓計測量值之間的誤差較小,準確性很高;但在45歲以.上特別是60歲以.上的患者中的應用價值不大,兩次血壓測量值之間的波動較大,與汞柱式血壓計的測量結果差異也較大。所以在門診測量血壓時,如果患者年齡較大,或者兩次腕式血壓計測量的血壓值之間有較大波動,則建議加用汞柱式測量,可以得到準確血壓值。
參考文獻:
[1]畢淵,張麗梅.兩種電子血壓計用于血壓檢測準確度比較[J].現代實用醫學.2017(08)
[2]宋霞,劉敏.腕式電子血壓計在門診血壓測量中的應用[J].現代預防醫學.2009(16)
[3]韋艷時,陸海鳳,唐云蘭,唐柳梅.臂式電子血壓計放置不同高度時測量血壓值的差異分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03)
[4]劉莉,葉鵬,Casiglia E,Tikhonoff V,Albertini F,Palatini P.家用腕式電子血壓計自我測量的可靠性差:一項以人口為基礎的研究[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6(10)
[5]謝漫,謝含,陶慶紅,駱京京.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及質量控制方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17)
[6]張迎春,朱同霞.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和汞柱式血壓計測量值比較[J].內蒙古中醫藥.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