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療護理預防便秘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間到本院就診的48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數字抽簽的形式,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每組24例。化療期間,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觀察分析患者便秘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便秘發生率為8.3%,顯著低于常規組的20.8%,組間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lt;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9%,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9.2%,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乳腺癌化療期間,強調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便秘,增加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乳腺癌;化療;便秘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間到本院就診的48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數字抽簽的形式,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針對性護理,旨在研究乳腺癌化療護理干預預防便秘的效果。每組24例。納入標準:(1)經手術病理診斷,確診為乳腺癌。(2)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有知情同意書。(3)治療依從性高,能夠積極配合研究,直至結束的患者。排除標準:(1)排除嚴重心、肝、腎、腦等合并癥患者。(2)排除精神疾病患者。(3)排除長期便秘,或者有腸道疾病的患者。常規組,均為女性,年齡為21-68歲,平均(45.2±10.38)歲。研究組,年齡為24-69歲,平均(46.1±10.02)歲。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并無顯著性差異(Pgt;0.05),不具統計學意義,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化療
48例患者,均接受FEC化療方案治療,術后第5-7d,開始化療,1個周期以21d為準,連續化療6個周期。化療前30min,靜脈注射3mg鹽酸格拉司瓊+10mg地塞米松。化療后,靜脈注射8mg昂丹司瓊。每次化療住院時間為5-6d,間隔3周。
1.2.2護理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例如,日常護理、健康宣教。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而言,如下所示:(1)心理干預:術后,患者心理上易形成較大落差,產生消極情緒,抑制了自然排便反射,易引起便秘。其中,焦慮癥狀,引起盆底肌群緊張度增加,排便時,出現肛門直腸矛盾運動,加重便秘。因此,化療前,護士應向患者介紹化療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做好心理準備,采取適宜的措施,緩解恐懼心理。與此同時,護士增加與患者的交流、溝通,給予患者關系、呵護,引導其配偶積極參與護理中來,給予患者身心支持,緩解患者消極情緒,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愉悅心情,保證化療效果。(2)良好的排便習慣:據相關文獻顯示,精神緊張、生活規律與習慣性便秘存在較大關系。因此,護士應督促患者排便,強化其便意,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達到防治便秘的目的。(3)飲食干預:護士鼓勵患者多吃纖維素食物,對于食欲不佳的患者,可給予醋酸甲羥孕酮,增加患者食欲,在確保每日所需營養達標的條件下,盡可能豐富菜品。同時,護士指導患者多吃豆類、蔬菜、水果、谷類制品,餐前,喝熱飲料或果汁,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增加每日液體攝入量,可≥2000ml,促進腸胃蠕動,刺激排便,預防便秘。
1.3觀察指標與判斷標準
1.3.1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便秘發生情況,同時,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100分為滿分,90-100分,表示為非常滿意,60-89分,表示為滿意,低于60分,表示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3.2判斷標準
符合以下3項中至少1項,便可確診為便秘:(1)每周,排便次數lt;3次。(2)排便費力,且伴有排便不盡感。(3)排便呈塊狀,或者是硬結[1]。
1.4統計學處理
在EXCEL表格中,錄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用百分比(%),對計數資料進行表示,予以卡方(X2)檢查,用()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予以t檢查,其中,統計學意義用“Plt;0.05”表示。
2結果
2.1便秘情況
對比分析患者便秘情況,研究組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如表1所示。
2.2護理滿意度
對比護理滿意情況,研究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組間結果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乳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類型,近些年,該病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增加了患者身心負擔,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現目前,化療,是治療乳腺癌的常用方式,是一種有效治療手段。但是,化療,療程長,化療藥物毒副作用大,易導致患者產生負面情緒,例如,焦慮、緊張、恐懼等,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其中,便秘是常見的不良反應。嚴重便秘時,可口服通便藥、瀉藥,可獲取一定療效,但是,若長期服用,易損傷脾胃,對化療效果產生不良影響。
針對性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干預措施,以患者實際病情為依據,綜合考慮疾病特征,結合患者自身情況,給予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服務,盡最大程度滿足患者合理需求,減少并發癥、不良反應,為臨床治療效果提供保障[6]。本次研究中,以48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每組24例。其中,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結果,研究組便秘發生率為8.3%(2/24),顯著低于常規組的20.8%(5/24),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綜上所述,針對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可預防便秘,增加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吳小香,葉敏.個性化健康教育在預防乳腺癌化療患者便秘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1):2564-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