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護理行業人才嚴重流失,護理人才流失與其職業認同密切相關,高校護生職業認同教育能引導護生職業生涯中的職業認同,所以各護理院校在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也應關注學生的職業認同教育??梢酝ㄟ^護理課堂融入、豐富第二課堂、爭取相關組織支持等途徑來提高護生職業認同,穩定護理人才隊伍,更好地服務健康中國。
關鍵詞:護理,學生;教育;職業認同
The Necessity and Method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 Education among the Nursing Students.
Tu Yanling, Chen Danyang
School of Nursing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325000)
Keywords: Nursing, Student;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
職業認同是職業人對所從事的職業的肯定性評價,從而形成堅持職業選擇的愿望、職業動力及職業忠誠感,是做好本職工作、達到組織目標的心理基礎[1]。而護士職業認同則是指護士對護理工作的職業地位、職業責任的正向認知及決定自身形成積極職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2]。提高護士職業認同水平,對發揮護士個體的工作潛能,促進護理學科發展,提高護理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3]。作為將來的護士,護生的職業認同水平,直接決定了他們工作后的工作態度、工作質量、身心健康及離職傾向。
王裕珍,張紅健等[4]分析護生職業認同的變化情況,得出學歷越高認同感越低、學習時間越長認同感越低、經濟條件越好認同感越高、男護生低于女護生四個初步結論。劉鑫等[5]對“90后”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的干預結果顯示,其普遍存在職業認同感較低的現象。高滿榮[6]對護生的擇業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13%的男護生和3.92%的女護生熱愛護理專業。筆者所在院校為省屬護理本科教育的重點院校,筆者對1835名在校護生進行職業認同情況調查顯示:本校護生在對護理工作的意義價值的認識,對護理工作的職業忠誠度等多方面,都顯示出認同水平不高的結果。
隨著人口老化、資源缺乏、疾病模式改變,護理工作的內涵已經大大擴展,護理工作在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社會對護士的需求也在進一步加大。提升護生職業認同感,將有利于穩定臨床護理團隊,提升護理質量,防止護理人才的流失和教育資源的浪費。
1護生職業認同現狀
國內關于護士及護生的職業認同的研究始于2005年左右,正是在這個時期,我國護理行業開始出現臨床護士緊缺的情況,護理專業領域的教育者們在這一時期逐漸意識到護生的職業認同存在一定的缺陷。針對護生的職業認同的相關研究也逐漸展開。孫駿玉[7]發現不同實習階段的護生職業認同水平不同,實習后期的護生面臨著擇業就業、實習、考研等多重壓力,他們的職業認同水平低于實習前期。劉媛航等[8]認為影響護生職業認同的因素有性別、學校類型、選擇志愿方式等六個維度。還有學者進行地域性對比研究,田云霞等[9]通過調查,發現寧夏省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高于四川省本科護生。張敏等[10]通過護生實習前后的對比研究,發現,護生實習前職業認同的總體水平較高,實習結束后職業認同水平明顯降低。諸多研究現狀都表明:護生職業認同感較低。
筆者從自我認知、職業認知、職業動力、職業忠誠四個維度對本校1835名護生進行調查顯示:與自愿選擇護理專業的學生相比,53.54%的非自愿填報護理的學生職業認同感較低;與家庭成員中有人從事醫護工作的學生相比,48.87%的沒有親屬從事醫護工作的學生職業認同感較低;針對護理工作能否實現其自身價值,93.25%的男護生的認同感比女護生低;針對護理工作能否提供持久的職業動力,54.88%的男女護生認同感均較低,其中男護生更低;針對5年后的職業計劃,47.95%的護生表示如果有其它更好的工作機會,自己會考慮換行。
2護生職業認同總體水平不高的原因
2.1護理工作的大環境影響護生對職業價值的判斷
截止到2015年底,我國每千人口注冊護士由1.52人提高到2.36人,但臨床工作仍需增加護士注冊總數[11]。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和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臨床護士的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大,一部分護士產生職業倦怠,從而放棄護理事業。當下,不和諧的醫患關系、護患關系的事例時有發生。緊張的工作環境對護士的職業認同也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12]。
作為還未進入社會的護生,未來的行業新手,臨床護士的角色壓力感會傳導給她們,會影響她們的職業認同。醫院里不和諧的醫患、護患關系,會使其在認識護理職業的意義和價值時產生偏差,對其職業認同產生負面影響。
2.2護理工作內容影響護生對職業理想的向往
我國普遍存在臨床護士短缺的情況,很大一部分護士長期處于一種超體力負荷狀態。給患者翻身,搬運等操作可能會造成腰肌損傷;長期面對一些細胞毒性化學藥物以及含氯消毒劑、甲醛、戊二醛等揮發性化學制劑對護士的身體健康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急診室、手術室等一些高風險科室,工作節奏快、氛圍緊張,不利于護士的身心健康。
護生到醫院見習、實習過程中能親身感受護士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作為物質生活相對優越的“95”后,這樣的工作內容會動搖他們的職業認同感。
2.3護理工作的職業發展要求影響護生的職業期待
護理工作沒有固定時間休息和節假日,常年倒班,這樣特殊的作息時間使得護士無暇周到的顧及家庭,若得不到到親人朋友的理解與支持,護士的職業期待則會降低。醫院里護士的職稱晉升需要通過職稱考試,要做課題、寫文章,這樣的職業發展要求也給護士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未進入臨床工作的護生,還沒有體會到家庭支持和晉升途徑對于職業發展的影響,隨著進入到職業狀態,他們才會認識到缺乏社會支持的護士會感到自身價值未得到實現,缺乏認真履行職責的內在動力,工作積極性相對降低,直接影響到工作熱情和職業認同。
3護生職業認同教育途徑
某高校[13]約17%的護理本科畢業生在畢業5年內離開了工作崗位,嚴重影響護理團隊的穩定,導致護理人才的流失和教育資源的浪費。本文就提升護生職業認同的途徑進行分析研究,旨在為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3.1護理課堂融入職業認同教育
在學生就讀期間,學校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明確職業目標,逐漸加深對護理專業的了解。使他們清晰認識到大學期間要學什么,應該掌握什么知識、技能,將來能夠做什么,讓護生們明確未來的就業方向。通過專業思想教育,從多個角度幫助學生認知護理專業,增強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除了必要的醫學基礎課程外,利用《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護理倫理學》、《護理禮儀》等多門課程,輔助護理學專業教材,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認知護理專業,加強專業認同。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之外,對不同類別的學生進行分類輔導,比如加強對家境優越的獨生子女、生源地相對遙遠的學生、男生等群體進行耐心的長期的專業思想幫扶輔導。
3.2第二課堂加強護理職業認同教育
目前我國高校各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仍然是重視醫學基礎知識,輕人文課程。護生的職業認同除了依靠課堂教學,還應該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影響力。在專業知識訓練方面,第二課堂可輔助課堂教學,組織護生進行護理知識競賽、案例書寫競賽等活動;技能訓練方面,可組織護生進行技能大比武、護理查房競賽等活動;公益慈善活動方面,可組織護生深入社會弱勢群體,幫助護生感受職業成就感。學校還可組織護理界的前輩,與學生面對面,強化榜樣引領的作用。
3.3爭取相關護理組織支持護理職業認同教育
護生在大學最后一年進行臨床實習,這是學生對護士職業認同由感性到理性最關鍵的階段。對于醫院而言,引導護生堅守職業的信念,需從培養和發展護生正確的職業自我概念抓起。醫院應為臨床護士的職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如完善職稱評審制度、提高工資待遇;重視護理行業的發展,提升護士的職業成就感。醫院還可安排不同年資的護理專家對護生進行崗前實習交流,給學生講授鮮活的實例,幫助學生向優秀的護士們看齊,傳遞正能量。在組織臨床帶教工作中,醫院有意識的帶領學生感受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體會職業成就感,幫助學生分析當前國內護理行業的現狀、職業愿景,加深護生對本職業的理解,培養堅定的職業信念。同時,醫院還可以聯合社會力量,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平臺,在公眾眼中逐步宣傳醫療工作中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營造更良好的社會氛圍。
職業認同作為社會認同的基本形式,是個體通過比較自身職業與其它職業的社會評價形成的,是個體職業發展的內在激勵因素[5]?!?5”后的護生作為新一代的“護理人”,他們會呈現出不一樣的職業認同,在其培養過程中,學校和醫院都要積極適應這種新變化,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職業理想,為以后的職業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湯國杰.職業認同與職業生涯規劃的關系機制 ?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19-23
[2]吳欣娟,劉瑩,曹晶.提升護士職業認同感的思考與實踐?J?.護理管理雜志,2016,5(16):314-316
[3]彭銀英,史瑞芬,夏菱.本??谱o生實習后職業認同感狀況調查?J?.護理學報,2009,16(2):21-23
[4]王裕珍,張紅健,黃愛華,陳松等.護生職業認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12):1339-1341
[5]劉鑫,柳乃康,李文婷等.提高“90后”本科護生職業認同感的干預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3):855-856
[6]高滿榮,高景玉.男女護生擇業觀念調查的比較?J?.中國社會醫師,2008,10(23):254
[7]孫駿玉,束嬌嬌,古哈爾·艾思拉洪.護生不同實習階段職業認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7,24(18):1-4
[8]劉媛航,顏君,尤黎明.國內外護生職業認同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1,26(12):89-92
[9]田云霞,朱繼紅,張琳,寧夏護生職業認同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2,27(1):69-70
[10]張敏,王琳,劉曉紅,方穎,徐曉新.??谱o生實習前后職業認同的現況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3,28(17):74-76
[11]全國護理事業發展綱要(2016-2020年)?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1):1-5
[12]李祎龍.醫患關系滿意度,工作倦怠和護士職業認同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3
[13]郝琴.護理本科生畢業5年后離職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16):116-117.
本研究為浙江省教育廳資助項目(Y20153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