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認知性心理護理在抑郁癥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收抑郁癥患者8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行常規護理對照組(n=44)與并行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實驗組(n=44),觀察兩組患者治療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SAS、SD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lt;0.05,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lt;0.05。結論:對抑郁癥患者進行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SAS與SDS評分情況,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認知性;心理護理;抑郁癥;應用
抑郁癥屬于心境障礙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長時間在焦慮、壓抑情境中,逐漸發生病變心理。針對抑郁癥的治療,除藥物干預外,還應對其實施認知性糾正,指導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1]。因此,為探討出更為有效的護理方案,在本次研究中,選擇在我院收治的抑郁癥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與SDS評分情況與患者生活質量,結果顯示進行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的實驗組護理效果更佳,應用價值顯著,故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88例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44)與實驗組(n=44),對照組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23~66歲,均數為(38.7±3.6)歲,實驗組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22~67歲,均數為(38.2±3.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上對比無顯著差異,Pgt;0.05,可比。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無其他嚴重疾病,且在研究前均知情同意,并簽訂了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主要內容為常規藥物指導,日常護理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并行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內容為:其一,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結合患者文化水平基礎上,制定出人性化健康教育宣教計劃,保證每位患者都能理解。在宣教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盡可能提高自身知識水平,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語來向患者講解抑郁癥的病因、發展、治療方式、注意事項等,并強調提出認知行為對病情的影響。其二,一對一式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了解掌握患者心理狀況,結合患者以往病史在針對性制定交流方案。其次,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展現隨和、親切的形象,并耐心與患者交流溝通,進而獲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治療依從性。此外,護理人員應嘗試性采取多種心理疏導方式對患者進行輔導,科學指導患者發泄情緒,適當舒緩患者抑郁情緒,并與患者家屬協調合作,在生活與心理上給予其關懷,輔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其三,認知性護理,首先,護理人員應詳細分析患者的認知曲解,通過對患者進行科學提問與反問,使患者對自己的認知想法反省與思考,逐漸將患者的不良想法“轉正”;其次,護理人員應每周對患者展開一次認知重建,指導患者將一周內的不愉快事件和想法及其原因列成表格,護理人員與患者共同商討相應正確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指導患者養成情緒分析、調節的生活習慣,樹立起積極地治療心態,改變自身負面想法[2]。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SAS與SDS評分情況與生活質量,其中SAS與SDS分值越高,患者抑郁狀況越嚴重;生活質量有生理、心理、環境、社會關系四個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處理,設定Plt;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SAS與SDS評分情況組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SAS與SDS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lt;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組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lt;0.05,詳見表2.
3.討論
抑郁癥是臨床醫學常見的精神類心理疾病,隨著社會生活壓力不斷增大,此疾病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其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執行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等,嚴重者更有輕生想法,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何小麗等人指出[3],在對抑郁癥患者的治療護理過程中,采用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抑郁情況,并可提高其生活質量。在認知性心理護理過程中,通過健康教育、一對一式心理護理與認知性護理,可大幅度緩解患者抑郁病情,降低SAS與SDS評分,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在采用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SAS與SDS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lt;0.05,實驗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lt;0.05,與上述研究一致,表明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在抑郁癥的治療中應用價值顯著。綜上所述,在對抑郁癥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采用認知性心理護理干預方案,可明顯降低患者SAS與SDS評分,改善患者抑郁情況,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棟.認知性心理護理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6):208-209.
[2]高穎,陶筱琴,武靜,劉希凌,陳娟.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郁癥患者應對方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6,31(23):68-69+88.
[3]何小麗,徐玉琴.認知性心理護理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5):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