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門診靜脈采血常見的安全問題及原因,探討可行的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靜脈采血患者的資料,總結常見的安全問題和危險因素,并探討對策。結果:門診靜脈采血常見的安全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穿刺失敗引起的糾紛;采血前患者準備不足;因采血病人過多護士不注意查對誤取試管;靜脈采血引起的相關并發癥。通過門診實施人性化護理,提高安全質量意識,改進工作流程,制定并發癥應急預案,加強安全管理。結論:及時總結分析門診靜脈采血的安全問題,制定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提高患者的醫療安全。
關鍵詞:門診靜脈采血;常見安全問題;應對措施
1資料與方法
以我院門診部門為研究對象,回顧性調查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靜脈采血患者資料及相關記錄,歸納總結常見的靜脈采血安全問題,分析相關危險因素。據此展開探討,針對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出相應的可行性應對措施。
2結果
2.1穿刺失敗引起糾紛
經過科室制定了標準靜脈采血操作流程并對科室所有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我院門診部門靜脈采血一次成功率已達到98%,但仍有穿刺失敗事件發生。靜脈采血需根據采血用途、標本用量、患者年齡等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部位進行穿刺,通常將前臂正中靜脈作為穿刺首選。而一些血管壁較脆且容易滑針,穿刺有一定難度;體型肥胖的患者血管有較好的彈性,但不容易準確觸摸;嬰幼兒血管較細,因為疼痛、饑餓而哭鬧,不能很好地配合采血,容易刺穿或誤刺;采血困難患者可考慮選擇淺表靜脈血管、頭靜脈或貴要靜脈。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一定痛苦,嬰幼兒穿刺失敗導致患兒家長情緒激動,進而引起糾紛。
2.2患者采血前準備不充分
靜脈采血送檢項目不同對血液要求也不同,部分患者由于事先不知情或未加以注意可能導致靜脈血不合格,不可采血送檢或檢驗結果不準確。例如,門診靜脈采血檢查血常規時患者應清晨空腹采血;進行肝功能、心肌酶等檢測的患者采血前應注意禁食;進行生長激素藥物刺激等試驗的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服藥且用藥后禁食。患者采血前與醫護人員缺乏溝通和相互理解,準備不充分阻礙采血工作順利進行,可能發生糾紛。
2.3護士誤拿試管
門診部門工作繁重,采血室空間有限,且每日前來就診患者和陪伴家屬眾多,環境嘈雜,對抽血護士工作造成較大影響。靜脈采血送檢項目對標本血量有所要求,各類檢測所用試管均由不同容量和顏色標注,較為繁多,抽血護士可能誤拿試管。一般情況下,靜脈采血查血常規需1mL,查血液生化需2mL,免疫項目則為2—3mL。加之一些化驗單可能存在字跡模糊現象,或化驗項目存在相似性,護士可能混淆,導致拿錯試管、貼錯標簽等。
2.4靜脈采血引起相關并發癥
門診患者數量多、疾病種類復雜,且采血時間相對集中,操作和護理不當一方面可能發生交叉感染,另一方面還可能引起靜脈炎、血管栓塞、皮下淤血、腫脹等并發癥狀。靜脈采血必經皮膚組織,患者皮膚表面存在污染風險,消毒不當可使污染微粒隨針頭進入血管。反復穿刺則是導致患者血液外溢、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穿刺失敗后應更換針頭、重新消毒。靜脈采血做血培養時對無菌環境要求極高,門診護士應當做環境消毒,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采血后穿刺部位若按壓不當、沾水,可能加大靜脈炎風險,若出現不適當立即處理。此外,暈針也是靜脈采血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由心理恐懼、情緒緊張引起,此類患者采血前護士應積極熱情溝通,幫助患者放松心態,以提高采血成功率。
3討論
3.1實施門診人性化護理
實施人性化護理是提高門診工作質量和患者就診體驗感的有效辦法。人性化護理充分考慮不同患者的實際需求,針對嬰幼兒人群特別關注檢查項目,特殊檢查發放須知卡片,告知其抽血前相關注意事項,并解釋可能導致采血失敗的原因,以取得患者家屬諒解。患者前來就診時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耐心講解抽血須知。在采血室外張貼各類檢查抽血要求,并公示取化驗結果的時間和地點。
3.2提高安全質量意識
門診護士應定期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提高醫療安全質量意識;及時總結分析靜脈采血工作情況以及安全隱患,對薄弱環節加強管理;關注特殊患者和特殊檢查護理,避免發生安全事件。抽血護士定期接受操作考核,檢驗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加強與實驗室有效溝通,不斷提高門診工作質量。
3.3改進采血工作流程
對門診采血室相關設施設備加強管理,定期檢修,配備氧氣、復蘇囊、搶救藥物等物品,消除潛在安全隱患。必要時可增加采血窗口,緩解患者數量壓力。規范門診采血工作流程,由專人負責引導和疏導,避免患者家屬逗留時間過長增加感染風險;采血前后仔細核對患者信息和送檢信息,避免誤拿試管、送檢錯誤、信息錯誤;對特殊人群采血后加強病情觀察,設置舒適休息區,如患者面色、呼吸出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
3.4制定并發癥應急預案
制定全面的并發癥應急預案,病情復雜的患者應關注飲水量、呼吸狀況,如面色發紺患兒可在抽血前喝100~200mL溫開水,必要時可給予邊吸氧邊采血。特殊部位靜脈采血患者取合理體位,糖尿病患者采血需注意觀察低血糖反應。患者抽血后一旦出現心慌、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應立即輔助平臥,監控呼吸、心率、血壓等指標,通知醫師進行救治。
4結論
通過對安全問題的分析,要求靜脈采血護士,應加強健康教育介紹采血常識,同時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加強溝通能力,改善服務態度,強化操作技術,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減少門診靜脈采血安全問題的發生,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叢玉紅.初探門診采血患者的心理護理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1):217-218.
[2]劉靜宜,魏西娟.關于門診靜脈采血護理干預對策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3):164+173.
[3]崔秀格.研究門診靜脈采血的護理措施及交叉感染的預防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8,12(31):186-187.
[4]藍曉蓮,陳月花,廖水珍.門診護理干預對靜脈采血暈血暈針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15(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