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人受其特殊年齡階段的影響,往往會受多種并存疾病的不良因素誘發其他種類疾病出現,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病情誘發階段往往具有較為明顯的臨床特征,且對于老年人的負面損害較大,因此,有關于此類疾病的臨床救治具有一定的特殊含義,本文主要依照對當下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臨床癥狀的相關特點予以綜合性分析,并結合其病情的主要誘發因素尋找最佳的治療應用手段。本次試驗探究選取我院確診收治的老年患者共計128名作為本次的試驗調查對象,并對其臨床癥狀的特點以及病情的誘發因素予以深入探究,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式以此探究其最終的治療價值。通過對128名患者的誘因以及心力衰竭誘發的基礎心臟病種類予以分析發現,其主要為冠心病、高心病以及肺心病等三種。并且通過病發誘因的觀察以及治療發現,誘發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關鍵因素在于患者出現肺部以及呼吸道的應用感染,進而導致出現心臟異常。通過對比數據分析發現,老年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誘發大多數由于老年人原有心臟病以及并存疾病的特殊因素所導致,在臨床治療階段往往會受其不同種類的誘發影響出現誤診的相關失誤,進而影響患者最佳的治療期限,在今后予以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當根據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予以綜合性的判斷,進而給予最佳的治療方式以此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予以有效保障。
關鍵詞:老年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治療效果
本次試驗探究選取我院確診收治的老年患者共計128名作為本次的試驗調查對象,并對其臨床癥狀的特點以及病情的誘發因素予以深入探究,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式以此探究其最終的治療價值?,F具體內容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探究選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確診收治的老年患者共計128名作為本次的試驗調查對象,并對其臨床癥狀的特點以及病情的誘發因素予以深入探究,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式以此探究其最終的治療價值。其中男女性別比例差異為38:90,年齡區間范圍在60-83歲之間,符合本文老年疾病的定義。
1.2 基礎心臟病
受其年齡特征以及器官衰退的影響,處于老年階段的患者往往自身具有相關基礎心臟病的存在,且通過對本次試驗探究的實際數據予以分析發現,在本次試驗探究當中,老年人的基礎心臟病種類大多集中在冠心病、肺心病以及高心病等三種基礎種類當中。其中部分患者出現兩類并存的心臟病種類,還存在少數患者所屬于先天性心臟病種類或受風心病以及甲亢的影響患有心臟病。
1.3 患者并存疾病
本次試驗探究階段選取的128名患者,在對其急出心臟病以及并存疾病的種類分析探究過程中,發現其受自身器官衰退以及年齡階段的影響,患者具有多類慢性疾病的出現,其中包括身體組織內部的各類器官疾病。例如,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脂癥、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慢性胃炎、骨質疏松癥、前列腺增生癥以及高尿酸血癥等。處于老年年齡階段的患者受其自身經歷或年齡特征的影響,各項器官以及臟器的應用均可能存在部分損壞或疾病的出現,此外患者的并存疾病還可能受其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出現較大的偏差。通過對本次參與試驗探究的患者予以分析發現,其大多數具有多類并存疾病的概率產生。
1.4 誘因
誘發患者出現急性心力衰竭的特殊因素有多種存在方式,其不僅與患者自身的并存疾病以及基礎心臟病的類別相關,還與其生活環境因素以及其他治療階段的方式引用具有相應的關聯性,通過病發誘因的觀察以及治療發現,誘發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并存疾病關鍵因素在于患者出現肺部以及呼吸道的應用感染,進而導致出現心臟異常。且通過本次數據分析發現,在治療階段誘發患者出現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為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過度勞累、血壓升高、輸液過快過多、排便困難、腎功能不全、情緒因素以及用藥問題等相關因素。由此可見在臨床治療階段誘發患者出現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不僅與臨床治療本身方式選擇以及用藥的類別相關,還與患者自身的生活經歷以及其自身原生的并存疾病具有較大的關聯性。
1.5 臨床癥狀
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臨床治療特征受其不同誘因以及不同組織機構的影響,往往在臨床治療中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因素,因此,多個種類的臨床癥狀往往會誤導主治醫師做出不同的病癥判斷。通過對本次參與試驗探究的患者予以臨床癥狀的分析發現,患者大多以心慌、胸悶以及勞累性氣促等臨床病癥顯現,除此之外仍有部分患者展現出不同的特征因素。受其并存疾病肺部器官以及呼吸道等感染現象出現,患者往往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或其痰液呈現出紅色泡沫或白色粘稠狀等臨床現象;或受其并存疾病胃炎等器官的影響,患者往往會出現惡心、反胃、腹脹以及腹痛等臨床特征出現;或受其自身勞累因素的影響在病發階段患者僅出現短暫的乏力特征。總而言之,不同的并存疾病以及不同的生活元素會對其病情的發展以及臨床特征的顯現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1.6 心電圖檢查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老年人在誘發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階段,其心電圖的數據表現往往也會呈現異常狀態,且受其基礎心臟病以及其他誘發種類因素的影響,往往會使其產生多類心電圖異常的表現狀態,通過對本次參與試驗探究的患者予以心電圖的數據檢查分析發現,患者大多呈現出以下具體異常狀態。例如,竇性心動過速、房撲、頻發房性早搏、各類房顫、偶發室性早搏、頻發室性早搏、短陣室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以及合并心肌缺血等臨床表現。
1.7 實驗室檢查及其他
在患者予以各項檢查階段,通過數據對比能夠較為清晰的發現,患者在誘發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過后,往往會產生其他并發疾病的出現,通過實驗室的檢驗分析發現,本次參與試驗探究的患者大多存在以下并發疾病類別,例如,肝功能異常、是功能損害、低蛋白血癥、低鉀血癥、低鈉血癥、輕-中度酸中毒、超聲心動圖、左室順應性減退、主動脈瓣鈣化以及雙側胸腔積液等。
1.8 治療
本次參與試驗探究的128名老年患者在入院確診過后,醫護人員均依照其病情的主要特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把控,通過針對性的予以身體各項器官的綜合檢查,從而有效尋找患者此類急性疾病的誘發原因,并依照誘因的實際因素對患者可能潛在的感染、心律失常、血壓以及心肌活動等問題予以糾正和解決。此外在治療過程中依照患者的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問題予以綜合性的診治,并結合相關藥物使得患者在后續治療康復階段能夠展現出較為良好的恢復效率。在藥物選擇過程中,依照患者不同的誘發因素以及患者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需要進行不同藥物的用藥選擇。在本次參與試驗探究的患者用要選擇過程中,大多數采用利尿劑、ACEL、硝酸酯類以及洋地黃類強心劑作為主要抗心衰藥物予以治療,部分患者還采用ARB、第三代鈣拮抗劑、非洋地黃類強心劑以及鎂劑等藥物參與治療。不同藥物具有不同的治療療效作用,醫護人員需要依照患者的實際臨床病癥予以藥量的控制以及藥物的選擇。
1.9 統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18.0對最終數據予以統計分析,且依照最終數據的分析檢驗發現,本次試驗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128名患者的誘因以及心力衰竭誘發的基礎心臟病種類予以分析發現,其主要為冠心病、高心病以及肺心病等三種。并且通過病發誘因的觀察以及治療發現,誘發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關鍵因素在于患者出現肺部以及呼吸道的應用感染,進而導致出現心臟異常。本次試驗探究的128名患者經過治療后,整體的心臟功能的應用以及康復效率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且整體好轉等級受患者自身的吸收狀態以及病因因素產生不同的效率,但在本次治療階段出現洋地黃藥物中毒現象以及病死現象出現。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心衰的同時,伴隨著其他臟器的功能衰竭進而導致其出現治療死亡現象。
3 討論
心衰疾病的診治尤其是老年心衰在臨床癥狀顯現過程中,缺乏較為代表性的臨床特征,患者在入院時大多表現出較為平常的臨床特征,如若不對其予以深入性治療探究,大多會出現消化以及肺部感染疾病等情況的誤診,進而影響患者最佳的治療期限。通過對比數據分析發現,老年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誘發大多數由于老年人原有心臟病以及并存疾病的特殊因素所導致,在臨床治療階段往往會受其不同種類的誘發影響出現誤診的相關失誤,進而影響患者最佳的治療期限,在今后予以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當根據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予以綜合性的判斷,進而給予最佳的治療方式以此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予以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徐惠萍.老年急性心臟病的護理[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6):1032.
[2]胡春瓊.55例老年腎衰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診治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6(4):533-535.
[3]鄭偉、盧小軍、吳玉泉等.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364例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2,14(4):417-149.
作者簡介:彭云勝(1991.12.18),男,漢族,湖南省岳陽市,長春中醫藥大學在讀研究生,專業:西醫急診醫學(危重癥方向)。
通訊作者:吳秋成(1973-),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科重癥醫學科 科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