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損傷主要表現為肝臟酶學改變、膽紅素代謝異常、物質細胞損傷的生化指標。AIT主要分布于肝細胞胞漿,AST主要合成功能障碼以及生物降解功能下降,但不同疾病所引起的生分布于肝細胞線粒體,少數分布于胞漿。當致病因素導致肝細化異常和結構改變在性質和程度上各具特征。此外,膽道疾病胞變性、細胞膜通透性增加時,從細胞內釋放的主要是MLT;而亦可引起肝功能異常當肝細胞嚴重損傷、壞死時,線粒體內的AsT便釋放岀來,導肝臟生化檢查是臨床常用的實致血清AsT顯著升高。輕型肝炎發生時,比值下AIT、AST,總蛋白,白蛋白(Al)球蛋白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發生時,AST/ALT比值上升。因此近年來肝臟生化檢查又新增了一些項測定血清AsT、AIT水平及AST/AT比值有利于肝功能異常( prealbumin,pA)、透明質酸(H)等。各檢測指標具有不同的診斷和鑒別。
的臨床意義,可以將其分為四類:肝細胞損傷標志物、膽紅素代生理狀態下,血清中ALT和AST活性較低,通常低于謝標志物、肝臟合成功能標志物以及肝纖維化相關血清指標。40U/L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肝細胞變性和壞死都會導致細通過對這些檢查指標的分析可以判斷疾病的性質以及嚴重程跑內ALT和AST釋放人血引起血清轉氨剪活性升高。各種致度,為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病因素所致肝病會引起ALT和ASI不同程度升高,因此,對于
1肝細胞損傷標志物
AIT和A5T活性的分析可用于疾病診斷和鑒別以及評估病情
1.1懸轉移酶ALI和AST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反映肝嚴重程度。各種肝臟疾病都能引起轉氨酶輕至中度升高,因
此,中等程度以下(lt;300U/1)的轉氨酶升高無特異性。若
di:10.3969/j.iwn.1001-5256.2015.09.046
4IT急劇升高(gt;1000U/),提示存在大量肝細胞壞死
也能導致轉氨酸急劇升高,但同時伴有白身免疫性抗體升高或
1546
臨床肝膽病雜志第31卷第9期2015年9月 J Cin Hepatol,vo.3No.9,Sep.2015
蛋白
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a巨球蛋白等指標亦[6] SHAH D.Wson' s disease: hepatic manifestat ons[J].Dis
具有診斷肝纖維化的價值。上述各血清指標具有較好的特異
7] O SHEA RS, DASARATHY S, MCCULLOUGH AJ. Alcoholic
性,但鐓感性差,單一指標診斷肝纖維化的作用有限,因此常聯
合檢淵多項指標診斷肝纖維化。近年來國內外建立了一系列81 MCMILLAN H, GHEGAS M,DAs
Serum trans.
其數包括0球連清白A里(1)m上zx
紅求及肝內珠蛋白)APH指數(AST與血小板比值指數)和
Fos指數(其參數包括血小板計數、GOT年齡和膽固醇
fficuties[J]. Acta Bicchim Pol, 2014, 61(2
等。國內同行也提出sFG模型(其參數包括a巨球蛋白、年
LIAMSON C, LNer dsease in pregnancy
[J Postgrad Med J, 201
齡、GC和H4)S指數(其參數包括GGT、血小板和A}等評價[11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e Study of the Uver. EASL Clini
慢性HBⅤ感染所致肝纖維化。這些診斷模型能較好的區分及
ic liver ds.
cAses[J]. J Hepato,2009,51(2):237-267.
以上肝纖維化.但對更早期肝纖維化的診斷作用極其有限
[12 LU O, JIA ZW. Investigation of reference
5肝功能異常診斷思路
aline phosphatase in persons aged 0-18 years [J]. Lab
(1)病史采集,包括肝炎病毒接觸史、飲酒情況、不潔飲
陸瓊,賈中偉0-18歲未成年人血清堿性磷酸葆參考值探討
食、藥物毒物史、家族史等;(2)體格檢查,包括皮膚鞏膜顏色
肝臟大小、肝區觸痛、 Murphy征等;(3)實驗室檢查,包括生化
[13] WANG
常規病原學檢測、免疫球蛋白分類定量和自身抗體等;(4)影
像學檢查,包括腹部B超、CT、磁共振成像等;(5)肝穿刺活組
前白蛋白、膽堿酯醇、血面原時間及纖錐蛋白
織檢查,對于病因不明或需要進行評估病情的忠者,有必要行
原與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分級的關系[J].臨床肝膽病雜志
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由于引起肝功能異常的病因較多,既有肝臟本身的疾
14 BAI ZX, TIAN CL, NIU YX. Values of serum pseudocholines
也有其他系統的疾病,對于肝損傷的診斷有時顯得較為困難
因此需結合病史、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等多方面的信息才有可
白洲霞,田春蘭,牛媛霞血清假性膽堿圖及前清蛋白檢測
能明確診斷
肝炎和肝硬化診斷中的價值[J1.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6小結
肝臟生化檢查,包括肝臟酶學檢查膽紅素代謝檢查肝臟
oe[J]
合成功能檢查及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等,能較全面地反映肝臟
淑艷,慧順.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檢查及臨
功能狀態,為肝功能異常的診斷提供重要線索,并能動態監測
床意義
病情,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實驗室指標。除此之外,肝功能異161uc,劉E,u0 aues of early changes
常的診斷還需要詳細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體格檢查,以及病原
ilure[J]. Global Tradt Chin Med, 2013, 6( S2): 16
學檢測和B超、CT等彩像學檢查資料甚至肝活組織
1、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現象,這是因肝功能異常導致消化功能障礙,所引起的。
2、乏力、嗜睡等。因肝功能異常會出現肝細胞損害,進而導致這類現象的發生黃疸,這是膽色素代謝異常所引起的。
4、脂肪肝。肝功能異常而引起的脂肪代謝障礙,可形成脂肪肝。
6、腹水、胸水等,屬肝功能異常引起的白蛋白合成障礙。
7、皮膚粗糙、夜盲、唇舌炎癥、浮腫、皮膚岀血、骨質疏松等,屬肝功能異常引起的維生素類代謝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