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護理干預降低產褥感染發生率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4例產婦進行研究,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47例,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和此基礎上的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產婦產褥感染發生率。結果:干預組產婦產褥感染發生率為4.26%,低于常規組產婦(P<0.05),母乳喂養率100.00%、護理滿意度評分(91.44±4.25)分,均高于常規組產婦(P<0.05)。結論:在產婦圍生期施加系統性的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產褥感染發生率,提高產婦護理滿意度和母乳喂養率,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產褥感染;降低;發生率
產褥感染是常見的婦產科疾病,是指在產褥期、分娩期產婦生殖道感染病原體而出現的局部和全身的炎癥,可累及患者生殖系統、泌尿系統等,嚴重者危及生命。本次研究中選取94例產婦,探究護理干預對降低產褥感染發生率的作用,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產科住院分娩的產婦中選取94例進行研究。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47例,常規組產婦年齡分布21-39歲,平均年齡(28.55±1.44)歲,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7:20,孕周36-41(39.50±0.99)周;干預組產婦年齡分布22-40歲,平均年齡(28.60±1.50)歲,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8:19,孕周36-40(39.47±1.00)周;兩組產婦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gt;0.05)。
1.2方法
常規組施加常規護理,如一般心理護理,環境護理等。
在此基礎上對干預組產婦施加護理干預,包括:①疼痛護理。指導產婦取半臥位,會陰側切的產婦保持健側臥位,幫助產婦引流惡露,叮囑產婦切口保持清潔、干燥,降低疼痛。嚴密觀察產婦心理狀況,了解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針對性疏導,鼓勵其表達心理感受。②感染護理。嚴密監測產婦生命體征,出現高溫立即物理降溫,叮囑產婦多飲水,食用高維生素、高蛋白食物。密切觀察產婦產后惡露情況,傷口愈合情況,當出現會陰水腫24h內用冷敷,24后采用硫酸鎂濕熱敷,出現下肢腫脹是采取苯扎溴銨溶液沖洗,局部保暖,緩解腫脹。開展母乳喂養指導,分娩后進行乳房按摩每次3-5次,每次15分鐘。
1.3觀察指標
①產褥感染發生率。母乳喂養率。②護理滿意度評分。采取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錄入SPSS 20.0統計學軟件,以P<0.05為統計學有意義。
2結果
干預組產婦產褥感染發生率為4.26%,低于常規組產婦(P<0.05),母乳喂養率100.00%、護理滿意度評分(91.44±4.25)分,均高于常規組產婦(P<0.05),見表1。
3討論
產褥感染是產褥期、分娩期產婦生殖道被病原體感染引起的婦產科疾病,是致圍生期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臨床癥狀為惡露變化、腹痛、發熱等,及時處理可治愈[1]。
在臨床中以抗感染為治療原則,且輔以護理干預加強對產婦產褥感染的預防和處理,降低產褥感染發生率。在護理過程中,除了要做好環境護理,為產婦構建舒適環境,保證產婦適度休息,均衡營養支持之外還應做好疼痛護理,指導產婦采取適宜體位,定期清潔切口、會陰,引流惡露,加快產婦子宮復舊。同時加強對產婦的乳房護理,指導母乳喂養技巧,乳房按摩,并加強感染控制,及時處理發熱,會陰水腫,下肢腫脹等癥狀,降低產褥感染發生[2]。本次研究中,干預組產婦產褥感染發生率為4.26%,低于常規組產婦(P<0.05),母乳喂養率100.00%、護理滿意度評分(91.44±4.25)分,均高于常規組產婦(P<0.05)。這與李蘭香[3]研究相符,合理的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產婦產褥感染發生率,提高母乳喂養率,促進產婦的恢復。
綜上所述,在產婦圍生期施加系統性的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產褥感染發生率,提高產婦護理滿意度和母乳喂養率,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徐亞然.干預降低產褥感染發生率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5):143-144.
[2]劉霞.探討護理干預在降低產褥感染發生率上的臨床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34):161+169.
[3]李蘭香.護理干預在降低產褥感染發生率上的臨床應用價值[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