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討手足口重癥患兒重癥監護病房的護理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入我院治療手足口的患兒共計26例,男女比例為15:11,年齡在6月齡至6歲之間。針對重癥患兒實施優質護理,包括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發熱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手段。結果:通過開展優質護理和對重癥手足口患兒進行密切觀察,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兒治愈出院,預后效果較好。結論:重癥手足口疾病容易引發其他疾病,因此,要格外重視科學治療,要對重癥監護室患兒開展優質護理,促進患兒早日恢復健康,提高家長的滿意度。
關鍵詞:手足口病;重癥患兒;重癥監護病房護理
手足口病是兒童群體中的異常常見傳染疾病,一般幾個月到6歲以下兒童是高發人群,3歲以下嬰兒的發病率最高,手足口疾病癥狀表現為患兒口腔、手足和臀部等處出現皰疹或斑丘疹,部分患兒會引發腦炎、腦膜炎、呼吸系統衰竭、神經源性肺水腫等疾病。做好手足口重癥患兒重癥監護室護理十分必要,要加強護理管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本次研究就是針對手足口重癥患兒在監護室內進行科學護理,現將具體過程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入我院治療手足口的患兒共計26例,男女比例為15:11,年齡在6月齡至6歲之間。男孩15例,女孩11例,經診斷都確定為手足口疾病重癥患兒,臨床表現為口腔、手足等小潰瘍或皰疹,部分患兒伴有持續性發熱,厭食且呼吸困難。臨床診斷符合《腸道病毒71型診療指南》中關于手足口疾病的標準,患兒均入住重癥監護病房,借助呼吸機呼吸。
2護理
2.1進行消毒隔離
手足口疾病的傳染性較強,一般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徑傳播,因此醫院科室要做好這類疾病患者的隔離和消毒,成立手足口病危重病區,確診的患兒入住重癥病房,進行隔離。隔離區醫生與護理人員要佩戴隔離防護裝置,包括隔離衣、鞋套、口罩、手套,手部做好消毒。醫用器械每天還要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患兒使用的餐具、奶瓶、玩具等也要進行消毒。患兒嘔吐物、排泄物要經過消毒浸泡后才可處理掉。生活垃圾也放入雙層垃圾袋并做好標記。每天對病室進行定時消毒,每晚使用紫外燈對辦公室、走廊等進行消毒。
2.2生命體征觀察
重癥手足口疾病病情發展較快,醫院科室要做好患兒的生命體征監督,在重癥監護室要對患兒的血壓、心跳、血糖等進行監測,為早期治療和干預做準備。如果患兒血壓上升要格外注意,如果患兒出現持續發熱和心率加快這是病情惡化的先兆,醫護人員要監測患兒血氧飽和度。嚴密觀察患兒情況,觀察其臉色是否蒼白,皮膚是否有斑,四肢是否發涼,護理人員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通知主治醫生。患兒血壓升高時可以使用硝普鈉、米力農、多巴胺等藥物降壓,血糖升高可以遵醫囑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或低濃度葡萄糖。觀察患兒精神狀態,如果出現煩躁不安、嘔吐、抽搐等要及時采取措施,建立靜脈通道,給予甘露醇、糖皮質類激素,防止顱內高壓發生。定期聽小兒肺部,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2.3口腔護理
患有重癥手足口德患兒口腔黏膜會發生潰瘍,護理人員要為其清理口腔,要使用生理鹽水漱口,潰瘍較為嚴重的患兒可以使用濃度為1.5%的過氧化氫和4%碳酸氫鈉清洗口腔,使用開喉劍噴在傷口減輕患兒疼痛。
2.4皮膚護理
重癥監護室手足口患兒要保持衣物干凈,床單和被罩護士要定期更換,要保證其干燥清潔,避免刺激皮膚。護理人員可以每天使用溫水為患兒清理皮膚,要幫助患兒剪指甲,尤其是年齡較小的患兒,避免由于不適抓撓,必要時可以戴上連指手套。對于皰疹破裂位置可以涂抹碘伏進行消毒處理,患兒大小便要及時清理,保證患兒臀部皮膚干燥,使用心電監護儀時要防止壓迫皮膚。
2.5發燒護理
手足口患兒會出現發熱的現象,嚴重的患兒有持續發熱癥狀,重癥監護病室要保證溫度控制在20℃左右,患兒衣物被子不能過厚,發熱的患兒要多飲水,護理人員要定時測量患兒體溫。體溫沒有超過38.5 ℃進行物理降溫,持續高熱患兒可以使用亞低溫治療儀,配合口服退燒藥物,出汗多的患兒及時擦拭,勤更換衣物。
2.6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做好手足口重癥患兒的心理護理,手足口患兒一般都是幾歲齡兒童,年紀較小,離開家長進入重癥監護室,陌生的環境會讓他們緊張和不適,患兒會產生恐懼心理,會哭鬧,尤其是幾月齡患兒由于病情原因哭鬧是正常的現象。護理人員要與患兒溝通,態度和藹,語氣要溫柔,對于年齡小的患兒要通過肢體接觸,幾月齡嬰兒必要時要抱起安撫。護理人員要做好家長的心理疏導工作,講解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使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2.7飲食護理
手足口患兒由于口腔潰瘍及發熱等,進食沒有食欲,還有個別患兒出現嘔吐的現象,患兒這時可以食用一些含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食物,要清淡,患兒可以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少食多餐,補鞥食用刺激性食物。
3討論
兒童手足口疾病主要是因為腸道柯薩奇病毒A16型及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傳染類疾病病,癥狀主要表現為口腔、手足、臀部出現皰疹,周圍皮膚變紅,皰疹潰瘍后患兒口腔及咽部疼痛,食欲下降,給患兒和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手足口疾病傳染性較強,可以通過空氣、唾液、飛沫等傳播,短時間內傳染面積較大,且病情發展較快,嚴重的導致肺水腫、腦膜炎,威脅患兒生命。
針對重癥手足口患兒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手段,要進行優質護理,提高護理質量,首先要做好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發熱護理等,還要從心理護理及飲食護理的角度出發,全面護理患兒。手足口患兒患病一般是由于自身免疫力較低導致的,要對患兒補充維生素,在重癥監護室要做好必要的細節護理,長皰疹后患兒疼痛和癢,會出現抓撓,護理人員要為其剪指甲并帶上手臺,避免抓撓引起感染。且年齡較小的患兒長期臥床,皮膚很嫩會發生壓瘡,要做好按摩護理,促進其血液循環。心理護理也是十分必要的,要與會說話的患兒多溝通,安撫其情緒,對于年齡較小的要使用肢體動作安撫其情緒,要與家長多交流,使其積極配合患兒的治療。
本次研究中選取了26例重癥手足口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重癥監護室中的科學護理和優質護理,實驗結果證明,經過科學護理,26例患兒均痊愈出院,只不過住院時間略有差異,有3例發生合并并發癥的經過治療也都痊愈出院,優質護理手段適用于臨床,可以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提高治療效果,臨床推廣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王俊秀.320例小兒手足口病護理體會[J].臨床醫藥實踐,2011,20(8):144-145.
[2]王偉文.早期護理干預應用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5(15):28.
[3]郭麗芳,林梅.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