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明確干預性護理對ICU重癥左心衰竭急救治療的施行價值。方法:將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進行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數量均為2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干預性護理方法,并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通過實驗發現,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且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小于0.05)。結論:干預性護理對ICU重癥左心衰竭急救治療有著較好的施行價值,并且能夠展現出良好的護理效果,因此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理念。
關鍵詞:干預性護理;ICU重癥左心衰竭;急救治療;施行價值
在心腦血管疾病中,心力衰竭是常見的危重病,并且往往會導致患者的死亡。當患者出現嚴重的心力衰竭后,其肺順應性也有所降低,并且會由于低氧血癥出現肺淤血等問題,進而引發惡性循環,患者的生命安全會因此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在患者發生心力衰竭時,需要醫護人員迅速完成糾正缺氧操作,從而阻斷惡性循環的發生,并且要做好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工作,從而達到促進患者康復的作用。因此,本文則將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進行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數量均為2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干預性護理方法,并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從而明確干預性護理對ICU重癥左心衰竭急救治療的施行價值,為開展ICU重癥左心衰竭急救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進行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數量均為20例。
觀察組:女性患者20例;年齡范圍20~45歲,平均年齡(31.98±8.85)歲。
對照組:女性患者20例;年齡范圍19~43歲,平均年齡(31.65±8.72)歲。
通過統計分析可知,兩組資料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大于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則采用干預性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方法包括通過醫療設備監視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異常體征,立即采取相應的醫療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在護理的過程中,保持室內穩定舒適的溫度與濕度,并且調節患者的飲食,增加患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攝入。同時配合一定劑量的藥物治療,促進患者的康復。
干預性護理方法包括對ICU重癥左心衰竭患者進行適當的安撫和鼓勵,避免患者出現焦慮、恐慌等情緒,同時向患者介紹無創呼吸機的治療原理以及其他藥物的作用原理,讓患者對治療方式建立起足夠的信心,并愿意主動接受治療。對于接受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的患者,需要在治療前對呼吸機的設備狀態進行檢查,保證呼吸機參數符合患者的體質與病情,并讓患者在無創呼吸機的幫助下進行順暢的呼吸。另外還需要控制藥物的劑量以及滴注率,避免患者出現水腫的情況。醫務人員還需要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呼吸狀態,并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氧氣流量,避免患者面罩過松或者過緊。在飲食上,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調整食物搭配,保證患者能夠獲取全面的營養物質,并加強自身的身體素質。由于設備運轉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定的聲響,所以建議醫生通過采取減振隔聲等方法減少病房內的噪聲,并將病房內的溫度與濕度調節到適宜的范圍內。護士需要嚴密觀察患者藥物的使用情況,并明確患者是否出現代謝功能的變化以及其他體征變化。部分藥物會對患者產生呼吸抑制作用,也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現低血壓等不良反應。所以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就需要護理人員及時介入,另外還需要護理人員提前做好不良反應的預防工作[1]。
1.3觀察指標
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評定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問卷總分為10分,非常滿意:8~10分,滿意:6~7分,不滿意:0~5分,護理滿意度計算方式: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分析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進行t檢驗,P<0.05時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觀察統計可知,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P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數據見下表:
3討論
相比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具有很大的治療難度,并且傳統的治療方法與護理方法很難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目前,利尿劑、鎮靜劑以及心臟和血管擴張劑是治療心力衰竭主要的藥物,并且醫生在給患者使用藥物的同時還會聯合無創呼吸機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狀態,并起到促進患者恢復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干預性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并且促進患者的康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同時搭配的心理安撫工作還能避免患者由于焦慮、緊張情緒導致的病情反復。一般來說,干預性護理的內容包括對ICU重癥左心衰竭患者進行適當的安撫和鼓勵,向患者介紹無創呼吸機的治療原理以及其他藥物的作用原理,在治療前對呼吸機的設備狀態進行檢查,控制藥物的劑量以及滴注率,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呼吸狀態,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氧氣流量,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調整食物搭配,保證患者能夠獲取全面的營養物質,采取減振隔聲等方法減少病房內的噪聲,嚴密觀察患者藥物的使用情況,并明確患者是否出現代謝功能的變化以及其他體征變化。發現患者出現不良反應,需要護理人員及時介入,另外還需要護理人員提前做好不良反應的預防工作。因此,本文則將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進行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數量均為2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干預性護理方法,通過研究觀察發現,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P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梢姡深A性護理對ICU重癥左心衰竭急救治療有著較好的施行價值,并且能夠展現出良好的護理效果,因此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理念。
參考文獻:
[1]馮家園.ICU重癥左心衰竭急救治療的干預性護理及施行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