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針對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采取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僅配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該基礎上開展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干預之前HAMA、HAMD評分均較高(P>0.05),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采取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其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
關鍵詞: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發作;綜合個性化護理;效果
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在其發作期間還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殺及自殘等傾向,此類患者的情緒穩定性差,容易產生暴躁情況。同時伴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以及行為障礙,此類患者具有較高漏診率,若不能及時治療和干預還容易誘發神經系統以及消化系統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此類患者治療期間還需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來改善其治療效果[1]。本文旨在分析采取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該類患者中的臨床效果。
1資料及方法
1.1常規資料
抽取院內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2月止診治的80例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病人,以數字法隨機分組。觀察組:40例,男女性別比為18/22,年齡區間處于21~58歲,均值(36.8±1.4)歲。對照組:40例,男女性別比為21/19,年齡區間處于20~60歲,均值(37.2±1.1)歲。兩組線性資料比較,P均>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僅配合常規護理,即加強其病情監測與記錄,同時為其營造良好的休養環境,并督促其遵醫囑服藥;觀察組在該基礎上開展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有:(1)情感護理:通過維持良好心理狀態對其康復意義重大。此類患者患病后存在較大心理壓力,同時心理狀態不穩定,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需結合其心理行為并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性的支持和幫助來喚起患者對于事物的興趣使其重拾主動性,并且還需動員患者家屬給予其良好的情感支持和鼓勵;(2)運動指導:通過科學的運動指導能夠幫助患者提高身體機能,改善其身體狀況。因此需要結合患者的身體機能情況以及運動喜好為其制定科學的運動鍛煉計劃,并督促其積極堅持運動來提高其綜合免疫力;(3)飲食管理:此類患者患病后,其消化系統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容易出現消化功能下降。因而需加強飲食方面的指導和管理,患者日常飲食應保持清淡飲食為主,嚴格禁食油膩、肥厚和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同時需要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4)個體化心理護理:護理期間需加強同患者的溝通并密切觀察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情況,并據此給予患者個體化的心理疏導,分析其產生負性情緒的根源,運用科學的溝通技巧給予患者心理干預,幫助其擺脫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同時給予患者充分的關懷及鼓勵,使其重試康復信心。(5)個體化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需要通過與患者溝通及詢問家屬等方式詳細了解患者的患病時間、病情嚴重程度、服藥情況以及受教育水平和認知能力等,并據此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健康宣教方案,通過一對一講解、開展健康講座、播放宣教視頻的多種途徑向患者普及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發作的產生原因、病情影響要素、治療方式、預后情況以及開展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意義和作用等,從而提升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理解和認知,并能夠對護理計劃的實施有所了解,從而患者的護理服務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在健康宣教過程中藥特別注意向患者講解負性情緒對于疾病治療和康復產生的不利影響,向患者講解自我心理疏導的方式與技巧。
1.3評價標準
分別以漢密爾頓HAMA以及HAMD系統分別對兩組干預前后焦慮及抑郁情況予以評估,分值與其負性情緒為正比。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通過()描述,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之前HAMA、HAMD評分均較高(P>0.05),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多數存在著嚴重的悲觀情緒,并且容易產生自殺等行為,患者在接受規范化藥物治療前提下,還需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2]-[3]。而是綜合個性化護理是對常規護理方案的優化和發展,可結合患者病情特征、個體情況以及護理需求等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優質護理服務,同時能夠考慮患者患病期間的相關影響因素[4],并結合其獨特情況制定科學的護理方案,加強同患者的溝通交流,使其在治療期間能夠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注和鼓勵,進而能夠提高其依從性,對于改善其負性情緒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5]~[5]。并且從本次的對比結果來看,觀察組采取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其焦慮和抑郁評分的改善效果好于對照組。也進一步證實,采取該護理模式應用在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中的臨床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針對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采取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其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
參考文獻:
[1]方薇,劉興高,金韜.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血尿酸檢測的臨床價值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9,40(7):884-886,894.
[2]滕德秀.雙向情感障礙抑郁型患者在護理干預下的疾病轉歸分析[J].心理醫生,2018,24(33):258-259.
[3]張春燕.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相患者在護理干預下的病情變化分析[J].飲食保健,2018,5(4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