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CT影像在臨床癌變診斷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診治的46例結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對照術前CT檢查、復發CT檢查與病理診斷結果。結果" 46例患者均得到病理證實,術前CT診斷準確率為86.4%;術后隨訪結果顯示,復發11例,CT檢出89.1%,與病理診斷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T影像診斷癌變的準確度較高,能夠提升醫生的診療水平,可以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CT影像;臨床醫學;診療水平
隨著新時代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臨床上診療病癥對醫學影像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這是由于醫學影像技術具有分辨率高、操作便利、無創等諸多優點,CT掃描成像為三維圖像,在此基礎上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準確診斷病癥,特別是CT影像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能夠對多種癌變的進行臨床診斷和病情評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診治的46例結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討CT影像在術前癌變診斷中的應用。患者有以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癥狀,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齡38~601歲,平均年齡為(50.4±2.4)歲;CT影像檢查后符合WHO關于結腸癌相關診斷標準,均接受手術治療。其中乙狀結腸癌16例(占34.8%),降結腸癌13例(占28.3%),升結腸癌11例(占23.9%),橫結腸癌6例(占13.0%),46名患者均排除合并嚴重慢性全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其他腫瘤疾病。
1.2CT診斷方法
患者術前禁食,用藥物為泛影葡胺清洗腸胃,保留灌腸;然后讓患者仰臥位,用儀器為64排螺旋CT掃描儀(LightspeedVCT)行常規腹部及增強掃描:一是全腹部螺旋容積掃描,適當擴大范圍,層厚和時間分別為1.0cm、6s左右;二是用造影劑為碘海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3570)或碘帕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53103)增強掃描,肘靜脈快速注入血管內,速率為4.0mL/s,達到閥值后,行動態三期掃描,容積和多平面重建,對獲得圖像進行后處理,綜合分析血管情況。
1.3評價標準
術后留取患者部分病變組織,鏡下查看病理變化,對可疑復發情況進行病理分析,然后對患者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觀察,然后將術前CT檢查結果和術后復發CT檢查的陽性和陰性,與病理切片結果進行對照分析。
1.4統計分析
運用SPSS18.3統計學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結合病理診斷結果,術前CT診斷準確率為86.4%;術后隨訪結果顯示,復發11例,CT檢出89.1%。
3討論
3.1優勢。就當前臨床醫學實踐上來說,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血管疾病、頭頸部、胸部等的中晚期癌細胞的診斷以及轉移、侵潤等情況,均可通過CT影像圖像顯現出來。有關CT影像診斷在臨床醫學中應用效果的研究報道較多,對照CT影像檢查結果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急性水腫型和出血壞死性型的診斷準確率合計為97.5%,CT影像診斷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應用價值得到充分證實。CT影像技術在多種癌癥疾病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重癥疾病檢查中應用較多。
3.2問題。一是CT影像技術對早期癌變的診斷可能存在漏診、誤診情況,需要聯合其他影像檢查手段,多項影像技術在臨床醫學診斷中的聯合應用價值更是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從醫學影像臨床使用情況來看,具有專業獨立性和互補性兩大特點,CT等影像技術有其自身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同時相互之間又存在緊密的聯系、聯合應用有助于提升影像診斷水平,這對于CT影像技術的拓展應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二是在臨床診斷中,CT等影像技術對不同疾病的檢查結果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即各自有其自身的優勢的局限性,任何一項影像技術都不是萬能的,影像技術的選用還應考慮到適用性和經濟性,即需從多方面入手。三是CT影像技術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常規檢查中,所需的費用較高。四是多次檢查的輻射較大,對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孕婦,應酌情考慮使用,避免因濫用引發不良反應。
3.3本次研究總結,選取46例接受手術治療的結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術前經CT影像常規腹部及增強掃描檢查,與病理診斷結果對照,乙狀結腸癌16例(占34.8%),降結腸癌13例(占28.3%),升結腸癌11例(占23.9%),橫結腸癌6例(占13.0%),術前CT診斷準確率為86.4%;術后隨訪結果顯示,復發11例,CT檢出89.1%。提示CT影像在癌變術后復發診斷中仍可獲得較高的準確度。與上述報道相比,該次研究中CT影像技術在術前和術后腹部疾病診斷中所獲準確率相對較低,分析認為主要受到多種疾病表征相近影響,但是總體診斷效果及其在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還是值得肯定的。
4結論
在臨床上廣泛應用CT影像技術進行疾病診斷,由于醫學影像技術具有分辨率高、操作便利、無創等諸多優點,CT掃描成像為三維圖像,該檢查手段能夠清晰且詳細地反映病變情況,在臨床上能夠幫助臨床醫生準確診療病癥提供可靠的參照依據,所以說CT影像技術在臨床上能夠提升醫生的診療水平,可以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宋照亮,王錫明,紀曉鵬,等.128層螺旋CT低管電壓聯合低對比劑技術在下肢動脈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10(4):595-598.
[2]賈國榮,孫高峰,左長京.PET/CT在肝細胞肝癌影像診斷及臨床決策中的應用[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5,18(5):3316-3318.
[3]宋澤.CT影像診斷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