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PDCA循環用于降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本靜脈用藥調配中心540袋調配輸液進行此次研究,按照PDCA循環模式實行前后順序對其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實施PDCA循環前的270袋作為參照組,2018年01月-2019年05月期間實行PDCA循環后的270袋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的排藥差錯率。結果 觀察組的排藥差錯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 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實施PDCA循環管理模式,可促使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進一步完善,降低排藥差錯率,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PDCA循環;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從事專業的藥物配置工作,主要的工作內容包括配置普通藥物、抗生素以及全靜脈營養液等,保證靜脈用藥的安全性為其工作重點。但往往會因配藥環節操作不規范、工序繁多復雜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排藥差錯的情況,用藥質量會大為降低,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脅[1]。因此,十分有必要探索一種更加完善、科學的管理模式應用于此,保證用藥安全型。鑒于此,本中心開展了此次PDCA循環用于降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中的效果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靜脈用藥調配中心540袋調配輸液進行此次研究,按照PDCA循環模式實行前后順序對其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實施PDCA循環前的270袋作為參照組,2018年01月-2019年05月期間實行PDCA循環后的270袋作為觀察組。PDCA循環模式實行前后的護理人員為同一組,共計25名,男女比例為3:22;年齡介于23-3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38±2.06)歲;本科學歷5名,大專學歷6名,中專學歷14名。
1.2方法
(1)計劃階段(plan)。詳細統計常規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排藥差錯情況,同時按不同類型將出現的差錯情況加以詳細、具體的劃分,通過討論研究將出現差錯的所有原因找出來并加以明確。結合排藥存在差錯的原因進行預防計劃的制定,并對崗前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切實落實控制好排藥關鍵環節工作,優化工作流程。另外還需要建立監管體系,不定期的對工作情況進行抽查。(2)實施階段(do)。定期開展專題性的排藥工作學習,將比較容易出現差錯藥品的突出特征進行強化介紹,舉例說明慣性思維所造成的差錯藥物,有效提升護士藥物分辨能力;對規范化、制度化的排藥流程進一步確定,交接班期間需要嚴格核對;清晰劃分每一個人的崗位職責,進一步完善排班制度,明確劃分工作量及工作內容,重點關注藥品貼標簽、批次擺放及數量核實等環節,簽字確認連續環節;對易混淆藥物予以粘貼提示牌,對同一病區排藥單統一實施打印;嚴格執行規范化、系統化的輸液流程,規避出現交叉配藥的情況;進一步明確非常用藥物充配方法及劑量;高危藥物需要專門獨立配置;合理、科學的安排藥品出倉順序,有效規避發生審核混亂的情況;由資深藥師統一負責審核醫囑,尤其是特殊批次與用法的醫囑;嚴格落實雙人復核制度,退回藥品接收的過程中對信息認真核對,并將退藥信息添加到統計系統中,下班前由專人對此進行核對[2]。(3)檢查階段(check)。差錯小組要定期對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和檢查,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失誤情況及時的進行糾正。(4)處理階段(action)。總結分析檢查結果,進一步鞏固已獲得的有益成果,在標準化的執行內容中納入行之有效的對策,實現成果的連續性。針對循環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未及時解決的問題提出明確的改進方案和計劃,在下一輪的PDCA循環中加以解決。
1.3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PDCA循環模式實施前后出現的排藥差錯情況,分別計算差錯率并比較,排藥差錯情況主要包括輸液配制、排藥核對、退藥、審方編批、成品核對以及醫囑等方面。
1.4統計學分析
以SPSS22.0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所得數據,以%表示排藥差錯率并實施卡方檢驗,統計值P值小于0.05時則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排藥差錯率低于參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易出現排藥差錯的原因主要是藥品外包裝更換頻繁、環境嘈雜、欠缺成熟的考核制度等,而護士責任心不強、操作流程不熟練、漏發以及退藥處理不當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3]。常規的管理模式往往無法真正的解決上述種種問題,因此為提高藥品安全管理,尋找更加科學的管理模式應用于此分外重要。
PDCA循環管理模式包括計劃、實施、檢查以及處理四個階段循環往復的發揮作用,實現了無縫隙的管理。給與PDCA循環小組成員專業化培訓,使其在對該管理模式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高效的加以運用。計劃階段在對排藥差錯詳細統計的同時對其進行分門別類,尋找具體原因;實施階段通過定期培訓提升專業分辨能力;檢查階段可促使護士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提升,增強凝聚力;通過處理階段良好的歸納總結,對工作方法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改進,有效避免出現排藥差錯。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排藥差錯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說明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實施PDCA循環管理模式,可促使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進一步完善,降低排藥差錯率。
綜上所述,將PDCA循環管理模式應用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管理中,可取得令人十分滿意的應用效果,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鄧蔓, 孫純, 余立娟. PDCA循環管理模式對降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排藥差錯的作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 14(16):104-106.
[2]曾玉婷,蔡瑞媛,吳婷. PDCA循環管理法降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差錯率的應用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 2018, v.15;No.352(17):81-82.
[3]趙雯雯, 李軼. PDCA循環在降低我院靜脈藥物調配中心差錯率中的應用[J]. 海峽藥學, 2017, 29(8):27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