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兩山論”的指導下,巫山脆李產業的發展初步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但是,巫山脆李產業在長遠規劃、產業鏈條、科學管護、人才保障和基礎設施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立足這些突出問題,積極探尋促進巫山脆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兩山論;巫山脆李;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 F326.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2-11-3
1 “兩山論”是巫山脆李產業發展的遵循
近年來,隨著巫山脆李產業的迅猛發展,鄉村美了,農民腰包鼓了,初步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重慶市巫山縣始終堅持踐行“兩山論”發展理念,正確處理了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
1.1 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習近平反復強調:“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薄熬G水青山”是自然的一部分,“金山銀山”是人類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綠水青山”的結果,“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的基礎。但是,人類歸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開發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皟缮秸摗敝敢氖蔷次纷匀?、尊重規律的發展。近年來,巫山縣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優越的種植條件,大力發展脆李產業,李子樹漫山遍野,綠化了荒山,涵養了水土,保護了生態,繪就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1.2 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兩山論”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如果能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優勢,“綠水青山”就變成了“金山銀山”。但是,經濟發展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能舍棄經濟發展緣木求魚。因此,要把“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統一起來,拒絕“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巫山縣巫山脆李產業的發展,做到了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2017年,巫山脆李種植面積1.333萬hm2,產量約8萬t,產值約8.00億元,品牌價值9.46億元;2018年,巫山脆李種植面積1.470萬hm2,產量約10萬t,產值約10.00億元,品牌價值13.34億元。巫山脆李生產效益惠及5萬戶15萬余人,其中帶動貧困戶9 000戶3.5萬余人脫貧致富[1]。
1.3 正確處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
“綠水青山”不僅是物質生活的基礎,而且是精神生活的基礎;“金山銀山”不僅指由“綠水青山”轉化來的物質財富,還包括“綠水青山”蘊藏的精神財富?!熬G水青山”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在“兩山論”的指導下,巫山縣每年定期舉辦春季“李花節”和夏季“采摘節”活動,大力發展以巫山脆李為主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通過旅游觀光、采摘體驗、美食品嘗等,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巫山脆李”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與富足。
2 “兩山論”下巫山脆李產業發展面臨的瓶頸
2.1 長遠規劃不力
由于脆李的適應性強和經濟價值高,黨委政府大力支持發展脆李產業,積極鼓勵農民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脆李。但在種植的過程中,黨委政府又缺乏統一規劃和布局,致使大部分果農各自為陣。有些果農將脆李種植在陰坡溝槽冷爛田地及土壤貧瘠、排水不暢的地方,加之缺乏管護,緩苗、死苗嚴重。而且大部分果園沒有按照“早、中、晚”熟品種搭配要求進行品種布局,導致脆李的上市時間比較集中,銷售壓力較大,容易出現滯銷和低價競銷現象。
2.2 產業鏈條不長
目前,巫山脆李產業已基本形成產、供、銷產業鏈條,但產業鏈條仍然較短。其中有3個表象:一是向后延伸不充分,主要是以銷售脆李鮮果為主,脆李精深加工基本為空白,附加值不高;二是脆李保鮮及物流技術缺乏,脆李的綜合利用程度低;三是以“李花節”“采摘節”為著力點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還不充分,有待進一步挖掘和提升。
2.3 科學管護不夠
一部分果農只“種”不“管”,管理粗放,不剪枝、不噴藥、不施肥,任由脆李“原生態”生長,致使脆李質量參差不齊;還有一部分果農盲目地追求經濟價值,濫用農藥、亂施化肥,致使脆李無法滿足消費者對優質安全農產品的消費需求。
2.4 人才保障不足
一是缺人。巫山縣每年有近18萬人外出務工,留在農村的大多為老人、婦女、兒童。這部分人文化程度整體偏低,科技意識和水平不高。二是缺人才。雖然巫山縣大力引進高層次技術人員,積極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和脆李種植管護技術能手,在285個行政村聘請了220名基層技術員,仍有少數行政村沒有技術員,無法滿足脆李種植管護的技術服務需要。脆李產業發展除了需要脆李種植、脆李管護人才外,還需要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生態旅游等方面的專業型和復合型人才。
2.5 基礎建設不全
一是道路不通暢。巫山縣山多坡陡,果園道路狹窄、坑洼不平,運輸車輛無法進入果園,采摘脆李仍靠肩挑背扛。鄉鎮到縣城的公路,彎多路窄,每逢李花觀賞期、脆李采摘期,車流量較大,經常造成道路擁堵。二是物流不發達。各鄉鎮雖有中國郵政、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但沒有大宗物流公司,更是缺乏冷鏈物流公司,無法滿足脆李大批量外運的需要。三是倉儲不健全。目前,巫山縣還沒有建成脆李冷藏庫、氣調庫,無法長時間保鮮、貯存鮮果。四是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特別是供水、供電、供氣、網絡通信、餐飲和住宿等條件較差,無法滿足外來游客的需要。
2.6 龍頭企業不強
近年來,巫山縣打造特色脆李基地30余個,扶持發展脆李經營企業15家、專業合作社100多家、種植大戶300多家,但缺乏龍頭企業。由于缺乏具有精深加工能力的龍頭企業,巫山縣所產的脆李幾乎全部外銷,當地企業只負責采摘、收購、挑選、分裝這些最基本的工作,沒有很強的后續加工、銷售能力,無法延伸產業鏈條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3 “兩山論”下巫山脆李產業發展的路徑
3.1 抓好抓實長遠規劃
一是成立巫山脆李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編制《巫山脆李產業發展規劃》,統籌巫山脆李產業發展。二是科學指導果農選擇海拔180~1 000 m、背風向陽、土質疏松、肥力較好且排灌良好的地方種植脆李,并按照“早、中、晚”熟品種搭配要求進行品種布局。三是各鄉鎮充分利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結合退耕還林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脆李標準化生產、規?;洜I、品牌化營銷,帶動農產品資源向商品化集聚發展。
3.2 抓好抓實鏈條延伸
一是扎實做好脆李保鮮、冷藏技術開發與推廣運用工作,延長脆李的保質期及上市時間。二是培育、引進一批脆李精深加工企業,生產脆李果脯、脆李罐頭、脆李飲料等附加值高的產品,延伸脆李產業鏈條。三是大力發展以脆李為主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建設一批休閑觀光農業基地、采摘體驗農業基地、現代農業園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四是加強與國內外大型電商和快遞物流公司合作,支持和鼓勵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電子商務,促進“互聯網+”新興產業發展。
3.3 抓好抓實科技支撐
一是加強與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制定完善產地環境、安全控制、種苗繁育、生產規程、產品加工、等級分類、產品包裝和倉儲物流等脆李生產標準及規范,建立實施巫山脆李標準體系。二是成立巫山脆李研究中心和巫山脆李專家組,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攻關,直接為果農提供技術指導。三是通過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培育一批基層技術能手,扎實開展脆李栽培管理服務推廣與服務工作。四是依托科技化服務主體,鼓勵采用社會化服務的方式進行脆李基地管護。同時,提高果農的綜合素質,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格對農藥、化肥等使用情況的監管,加大農資執法力度。
3.4 抓好抓實人才培育
首先,要把人才“留下來”。打好“鄉情牌”“鄉愁牌”“事業牌”,在財政、金融、稅收、保險、營銷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予以支持,把外出務工人員、大學生、退伍軍人、退休職工留下來,引導他們積極從事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業服務業和農村電子商務等產業項目。其次,要把人才“育起來”。培育一批脆李種植大戶、經營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一批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生產、善經營的“田秀才”“土專家”,還要培育一批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生態旅游等方面的專業型和復合型人才。
3.5 抓好抓實基礎建設
一是完善交通網絡。大力實施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巫山機場、鄭萬高鐵、巫大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加快推進“農村四好公路”建設,重點建好一批旅游路、產業路、便民路,促進城鄉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二是健全物流體系。加快建設農村電商縣級公共服務中心、鄉鎮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實現快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高脆李配送效率。在適合的鄉鎮建立大宗物流配送中心,配備冷藏運輸車,全面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三是建設倉儲基地。加快建設巫山脆李商品集散基地、巫山脆李交易中心、巫山脆李冷藏庫和氣調庫。四是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推動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相關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做好供水供電、網絡通信、鄉村交通等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工作,為農村農業發展提供便利。
3.6 抓好抓實龍頭企業
一是要制定財政、金融、稅費、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引進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引導其開展巫山脆李加工、流通、銷售和農業社會化服務。二是采用“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種形式,積極鼓勵果農以土地使用權、產品、技術、資金等要素入股,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結機制,真正與龍頭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通過龍頭企業在產、供、銷、精深加工和服務等各個環節的示范帶動,實現巫山脆李產業利益最大化,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明,唐君,張勛,等.巫山有佳果,脆李行天下:巫山脆李發展記[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9(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