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長橋鎮為例,立足于當地的新品種果樹研發與果品銷售,從科學規劃、苗木挑選與栽后管理等方面闡述新品種果樹研發的主要措施,并提出網絡時代背景下果品銷售的有效對策,力求通過多元網絡營銷方式,增加果品銷售量,提高果農的生活質量,通過精準扶貧振興農村經濟。
[關鍵詞] 新品種果樹;農村經濟;網絡營銷
[中圖分類號] F326.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2-32-2
在農業生產體系中,果樹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振興農村經濟、帶領農民走上小康道路具有促進作用,目前已經成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長橋鎮的骨干產業。當地政府十分重視果樹生產以及新品種的研發,并將果樹生產納入生態農業試驗區開發建設重點項目,力求通過線上線下雙重營銷渠道,振興農村經濟。
1 新品種果樹發展現狀
從當前李子產業發展現狀來看,該產業已經進入大的轉折期,果價從2018年的1.4元/kg降低至2019年的1.0元/kg。生產成本不斷提高,果農的收益日漸縮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品種老化,果品口感與外觀難以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管理技術落后,由于盲目追求生產,化學肥料使用量大,影響了果品質量;思想觀念落后,部分果農的文化水平較低,過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視果品質量的提升,導致銷售困難。因此,需轉變觀念、更新技術,研制出新的亞熱帶果樹品種來改善市場銷售現狀,通過精準扶貧促進鄉村振興。
2 新品種果樹研發的主要措施
以漳浦縣長橋鎮為例,目前該鎮有1.33 hm2新品種苗木示范農場以及近3.33 hm2果樹培育基地。園內擁有超過130個新品種果樹的母本園支持品種研發與改良,目標是要打造一個大型果樹研發基地。公司的新品種果樹示范園除了作為一個展示銷售平臺之外,還是漳州市接待外賓參觀新品種農業的重要園區。未來要將果樹培育基地打造成為新品種水果觀光農場,通過推廣亞熱帶果樹新品種精準扶貧實現農村振興。
2.1 科學規劃
根據漳浦縣長橋鎮經濟林發展現狀,地委、縣政府等應加強重視,將新品種果樹研發工程納入“五業”,制定“新品種果樹研發 振興農村經濟”的實施方案,建立新品種苗木示范農場和果樹培育基地,力求打造大型果樹研發基地。在品種選擇上,應以暢銷、耐貯的品種為主,并對牛奶果、冰淇淋果、巧克里布丁果、花旗木以及太平洋莎梨等新品種果樹加大研發力度,力求形成規模,拓寬銷路[1]。
2.2 優選苗木
根據漳浦縣長橋鎮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栽培歷史等,立足于新品種研發與市場現實需求,選擇優質的苗木品種進行研發與改良。要想保障新品種的研發質量,務必要確保苗木自身品質。應直接到國營單位購買,并簽訂苗木質量保障合同,禁止個人倒賣苗木,也堅決杜絕私自亂購,從而保障苗木品種純碎、質量優良。
2.3 栽后管理
為提高果樹新品種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需要適時定干、抹芽、松土、澆水,并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制定科學的管護制度與質量責任制。尤其是秋末,新品種果樹的栽后管理更加重要。由于漳浦縣長橋鎮的冬季氣候寒冷,冬春干旱、低溫持續時間較長,應格外注重果樹的防寒保暖工作。在封凍前可對其灌溉一次封凍水,有利于土壤保溫、保護根系、避免出現抽條現象[2]。
2.4 產品銷售
產品銷售的主要途徑為:①以位于漳浦海峽花卉集散中心的新品種果樹園作為展示及銷售平臺;②淘寶及電商平臺銷售模式;③通過擔任培訓講師或是參與農業相關協會開發客戶;④參加國內各大農業展會開花區域合作企業培養作為當地的銷售平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3 新品種果品網絡營銷的發展對策
3.1 采用多元化網絡營銷方式
在果品網絡營銷過程中,主要通過特色果品網站來實現。不但可以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還能夠鞏固老顧客、吸引新顧客。網絡建設中,網站主頁版面設計與編輯應以企業目標消費群體為中心,而非單純地拼接圖片和空洞的文字說明;要定期更新網頁內容,使目標群體能夠及時掌握企業和新品種的相關信息,充分考慮消費者的現實需求。以往的營銷模式中,主要是將自己的產品信息強加給消費者。事實上,網站作為果品營銷的重要載體,企業可通過提供多元服務的方式,豐富該載體,吸引更多用戶主動瀏覽內容,具體措施如下:①在“互聯網+果品”的背景下,借助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面向全網的網民進行水果產品銷售,開發潛在客戶;②果品企業可將有價值的信息公布于網絡,增加點擊率,吸引更多相關企業的關注,并與之建立合作關系,實現“訂單果業”;③充分發揮付費廣告、友情鏈接以及新聞郵件等網站的作用,使營銷方式變得更加多元、靈活;④與當地政府農業信息網構建聯系,利用開放式網絡進一步拓展網絡營銷渠道,取得更加理想的果品營銷效果,使果農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為精準扶貧與農村經濟發展貢獻力量[3]。
3.2 引入高效的物流系統
在構建果品物流系統時,應強化物流的基礎設施與配套工作,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并充分發揮保鮮技術、先進物流設施的作用,使物流工作變得更加通暢、高效,從而為果品物流運輸提供必要的保障。果品市場中,消費者往往對新鮮水果更加青睞。為了保障果品的新鮮度,應積極引入冷鏈物流,尤其是亞熱帶水果,保鮮期較短,易腐蝕變質,從收購、加工到運輸、銷售,每個環節均應在低溫狀態下進行,以降低果品損耗與污染,保障果品質量。冷鏈物流不但要具備先進的冷藏設備,還要具有充足的車輛支持,使不同物流環節有效連接。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積極轉變物流觀念,加強對冷鏈技術的宣傳與推廣,促進該項技術在果品行業的應用,并對新品種苗木示范農場和果樹培育基地的冷鏈技術引進提供資金支持。物流企業也應強化與農戶之間的合作關系,與果庫條件較好的農戶“手拉手”,充分發揮冷鏈保險資源的作用,實現雙方的互利雙贏。果品企業還可以引入第三方為物流提供支持,包括倉儲、運輸、包裝以及信息處理等,以節省運營成本與資源,減少交通擁擠,真正實現互利雙贏,通過推精準扶貧帶領農村經濟走向振興。
3.3 提高人才培養力度
網絡時代背景下,未來果品營銷的主要趨勢為互聯網支持下的網絡營銷。因此,果品企業應樹立長遠眼光,深刻而清楚地認識到網絡營銷與市場信息積累的重要性。同時,網絡營銷的成敗與人才的支持關系重大,企業要想獲得長久發展,必須要得到懂技術、懂營銷的高素質人才的支持。因此,果品企業應提高人才培養力度,從企業員工與果農身上著手,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兩方面。
①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培養一支具有高超IT技能又懂得營銷與系統管理的人才隊伍,為自身的網絡營銷獻計獻策。所謂的“引進來”,是指將相關領域的專家與學者引入果品企業中,為員工講解新品種果樹研發與銷售的相關知識與技巧,增強員工的理論知識積累;“走出去”是指果品企業的員工走入新品種苗木示范農場和果樹培育基地,通過親身實踐積累更多苗木栽培與管理的經驗,并將其納入網絡營銷,使營銷策劃能夠與實際生產結合,更具真實性,給消費者一種綠色原生態的體驗。
②果品企業網絡營銷應充分發揮農村與廣大國民的力量,重視供銷社、果品合作協會等組織的作用,通過開展教育與培訓活動,使果農掌握更多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通過強化果農的培訓力度,擴大網絡營銷的范圍,還可為新品種果樹的研發提供更大助力,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新渠道。
4 結語
現階段,市場對新型果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大果品研發與生產基地的工作愈發重要,應積極引入先進的網絡技術,提高亞熱帶新品種果樹與產品的研究效率,為農村經濟發展開拓新路徑,帶領農村地區走向振興與富強。
參考文獻
[1]顏穎.水果網絡營銷的主要約束與應對策略[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6):28-32.
[2]李硯,盧海霞.網絡營銷新概念服務整合:做大水果網絡零售[J].商場現代化,2017(23):111-112.
[3]林如丹,陳瀾禎.電子商務環境下贛南地區水果企業網絡營銷研究[J].中國商論,2017(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