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逐漸加快,經濟的不斷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而要想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就需要進一步發展林業,加強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系統。然而,當前我國林業發展還不夠成熟,很多造林技術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林業的發展。所以,我國林業技術人員應加強對造林方法的研究,加強營林生產管理,推動我國林業健康發展?;诖?,本文結合我國林業發展現狀,主要探討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林業;造林方法;生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 S725;S75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2-85-3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對環境的保護,讓經濟與自然、人與自然的矛盾得到有效的協調,實現環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強植樹造林勢在必行。而為了提高造林成效,林業技術人員必須對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展開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1 我國林業發展現狀
我國是一個林業發展大國,國土面積大,地形多樣,以山地為主,所以林業資源相對豐富。但是,我國林業資源消耗量大,社會發展的需求大于目前我國的林業產量,導致林業資源不斷遭到破壞,生態環境難以恢復。而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必須創新造林方法,加強營林生產管理。
1.1 經濟效益與林業資源危機相矛盾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這為一些木材加工企業及家具業創造了發展機會,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市場,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很多企業只注重經濟效益,而不關心林業資源的使用狀況,導致我國出現林業資源危機,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1]。
1.2 林業產業落后,傳統產業面臨升級
近年來,人們更加關注生態食品、生態制藥、文化游等,推動了傳統產業的升級,產生了很多林業企業。但是,傳統企業和林業企業之間不協調、相互矛盾。有的地區對林業發展不重視,忽視對外開放,使產業發展之間矛盾更大。另外,管理部門對林業的管理不到位,林業相關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林業發展落后,影響生態林業的發展。
1.3 經濟發展和林業發展不協調
在國家林業發展中,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則,很多地區種植的樹種不適應當地的環境,導致難以發揮當地特色的地形優勢,難以形成林業產業。很多地方政府對林業發展不夠重視,沒有較大幅度的優惠政策,使林業發展一時很難形成生態產業集群。此外,林業發展具有特殊性,市場競爭體制很難進入,林木產業鏈條不完整,經常出現斷層現象,影響林業發展。
2 林業造林方法
2.1 播種造林法
播種造林法,是指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其播種造林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直接撒播種子,一般不整地、播后不覆土,使種子在裸露條件下發芽。這種方法工效高、成本低。然而,如果植被密度相對大,并且是地層相對較厚的林地,幼苗會因為不能穿透地皮而出現死亡的情況,撒播的種子也會很快被鳥吃掉[2];②穴播,經過局部整地的造林地上開穴,均勻地播下種子,然后覆土并輕輕鎮壓。這種播種方法用工少、操作方便,應用范圍非常廣泛;③塊播,即在林地面積非常大的情況下,可以密集或分散地播種大量種子的方法。這個方法主要在次生林改造或者沙地造林等林業生產中應用;④條播法,在全面整地或帶狀整地的造林地上,成行地進行播種。播后要覆土鎮壓,種子需求量較大,此法應用較少。另外,根據使用的工具可將播種方法分為人工播種、機械播種、畜力播種、飛機播種[3]。
就覆土厚度和播種量而言,除撒播方法沒有特別的規定和要求外,剩下的幾種方法都必須注意覆土厚度、播種量以及播前對種子的檢驗和處理等技術性問題。覆土厚度一定要以種子粒徑大小、播種季節、土質和環境的溫濕度等外界條件為依據來確定,覆土厚度一般為種子粒徑大小的兩三倍[4]。大粒種子的放置方式也會因樹種而異,如核桃種子的縫合線要與地面有90°夾角,櫟樹種子宜橫放等。播種量要根據種子品質和單位面積預定的幼苗株數來確定,而且與樹種、播種方法和立地條件有一定關系。直播所用種子,應事先進行檢驗,以作為確定播種量的依據。而且在一些情況下,在播種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浸泡、催芽處理,或進行藥劑處理。
在我國,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播種造林,但不同樹種在不同地區的適宜播種季節有明顯差別。例如,春季,在濕潤地區及海拔較高或緯度較高地帶的山地、采伐跡地,水分條件好時可以播種造林。春旱嚴重的地方,中小粒種子的出芽率非常低[5]。雨季播種時間一般根據當地氣候特點確定,原則上以保證苗木有一段較長的生長期為宜,促進其能充分木質化。秋季是很好的播種季節,因為此時許多樹木的種實成熟。尤其是采種后立即進行播種,可以減輕種子運輸、貯藏的繁重勞動,種子在土內越冬實際上具有催芽作用,可使翌春發芽早、生長快;但種子留土時間長,易遭鳥獸害,中、小粒種子易被風吹散。
2.2 分殖造林法
簡單來說,分殖造林法就是以樹木的營養器官作為造林材料進行直接栽植。這個方法的關鍵就是插穗的選擇,一般選擇生長情況良好的中年或者壯年母樹上一二年生枝條或一二年生苗干作為插穗。對于一些特殊的樹種如杉木,則用根樁或根部萌發的一二年生枝條作為插穗;而針葉樹種的插穗應帶頂芽,插穗的長度控制在30~70 cm[6]。在干旱少雨的地區和季節,必須深插,所以插穗的長度應相對較長。在多雨季節和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要淺插,插穗的長度可以短一些。采集插穗在秋季生長停止以后至春季萌芽以前進行,特殊情況下能隨采插穗。在干旱少雨的季節和地區,為保證插穗的成活率,應對插穗進行浸水處理。在氣候環境濕潤的環境中和多雨的季節,要重視插穗內部水分充足。
扦插之前,需要細致整地,以保持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濕潤情況,有利于插穗生根發芽,從而提高其成活率。分殖造林法的應用對季節選擇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最為適宜。扦插深度因樹種類型而異,常綠樹種扦插深度為插穗長度的1/3~1/2,落葉樹種在水資源豐富的情況下地面上可留5~10 cm,在干旱地區可全部插入土中。
2.3 植苗造林法
根據坑穴的形狀,植苗造林法可分為以下幾種:①穴植,可以栽容器苗或裸根苗,可單植或叢植,栽植位置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坑穴中間位置和側邊位置;②縫植,這個方法一般適用于土質疏松且深厚的造林地,用相應的工具或者手工開出狹窄裂縫將苗木栽植進去,這種栽植方法工效高、能有效防凍害,但根系易變形;③溝植,是在已經整好的造林地上,用畜力或機械開溝后栽植,也可用植樹機栽植。造林時暫時不用的苗木可假植在背陰處,取出備栽的裸根苗應用水浸泡處理或用濕物包裹。栽植深度大多情況下要比苗木根部土壤痕跡高,但可根據氣候和土壤環境狀況選擇合適的栽植深度。栽植時要保證苗木的根部均勻舒展,嚴禁苗木的根部出現窩根、上翹、外漏情況,同時邊覆土、邊分層踏實[7]。苗木的栽植可用人工或者機械,在平原和沙地適于使用植樹機栽植,地形復雜的地方一般多用人工栽植方式。
3 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3.1 提高育苗生產質量
造林工作開展的基礎就是育苗生產,林木種苗質量的提高是保障造林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所以,為了能提高種苗的質量,需要重視如下幾點。首先,種苗基地的面積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林木苗種的質量。在種苗基地各種硬件設備和軟件條件完善的情況下研究育苗技術,從而提高苗木質量。同時,從國外引進先進的育苗技術和科學的育苗理念,選擇一些先進的育苗設備,在我國的育苗基地中推廣并大量使用,從而促進林木幼苗培育向著科學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加強科學技術對林業建設的支撐力度。其次,為了保證育苗工作的有效性,要配備科學完善的設備,這就需要育苗基地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先進的節水、節能設備等,合理控制苗木培育基地的培育環境。
3.2 做好造林準備工作
造林準備工作是造林前期必須要做的重要工作。首先,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春季溫度較低,氣候較適宜,水分蒸發量較少,所以春季是最適宜種植的時間段?,F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植樹造林的時間段逐漸提前,大多在12月至來年2月進行。其次,在造林之前要平整土地,及時清理林區的雜物,通過火燒、割除、化學藥劑等方法清除周圍的灌木與雜草。通過整地,可以局部改變林木的生長環境,提高土壤肥力,保證造林質量。
3.3 選擇合適的植樹造林方法
植樹造林的方法有很多種,常規的有播種法、植苗種植法和分殖造林。播種造林是把植物的種子直接撒播到合適的林地中,這種方法能大面積應用,不需要開展育苗工作就能達到種植目的。然而,播種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對后期養護和撫育的要求非常高。植苗造林法是把完整根系的幼苗種植在合適的林地中,這種方法不論對土壤還是對氣候環境的要求都非常低,只需要按照種植要求進行即可,能避免出現根系因為各種種植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損壞的情況。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樹木營養器官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采用這種方法可以節約育苗時間,并且操作簡單,還能遺傳母體的優良特性,但受材料數量、來源等條件的限制。
3.4 加強林木病蟲害防治
首先,相關部門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加強林木病蟲害預測,通過建立完善的病蟲害預測及防治體系,全面、及時掌握林木病蟲害的發展動態。其次,要加大對植物的免疫力度,對運輸種苗的車輛進行檢查,盡量避免病蟲害通過外界環境進行傳播,待種苗進入目的地之后依然要開展檢疫工作。最后,發現病蟲害后要推廣生物防治措施,加強對噴霧機、引誘劑、誘蟲燈的使用。盡量減少使用林丹、硫磷等農藥,推廣使用植物性農藥、礦物性農藥及微生物農藥。
4 結語
在林業造林過程中,要采用科學合理的造林方法,制定合理的營林管理措施,以提高植樹造林成效,降低育林成本,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璟.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鄉村科技,2018(29):73-74.
[2]楊愛風.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18):181.
[3]于慧超.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J].江西農業,2018(18):82-83.
[4]丁文杰.對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探討[J].低碳世界,2018(4):375-376.
[5]劉玉發.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要點研究[J].綠色科技,2018(5):203-204.
[6]沈強,張康.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農家參謀,2018(5):93.
[7]薛艷麗.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J].河南農業,2017(2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