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姬
【摘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有效進行情景創設,全面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性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相對比較陌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感覺到比較吃力。基于此,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在導入時、授課時、增加練習時等進行情景創設,全面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情景創設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90-02
英語,不同于母語,學生在英語學習實踐中往往會感覺到比較生疏和困難,這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優化小學生的英語認知水平,教師有必要進行課堂情景的創設。實踐證明,科學的課堂情景創設,不僅能夠活躍英語課堂,同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夠引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語知識,鞏固英語知識[1]。
一、導入時創設情景
一個趣味性的教學導入,能夠迅速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夠快速抓取學生的眼球,引導學生按照教師的規范和要求來全身心投身于英語學習實踐中。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導入,尤其是要注重在教學導入環節進行情景創設。一方面,教師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引導者,應該改變傳統的備課方式。基于情景創設的目的來進行科學備課,注重圖片等直觀形象化內容的運用。如教師結合英語教學內容,提前制作一些生動形象的圖片,將英語知識等通過圖片的方式來予以展現。當然,在多媒體教學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教師在情景創設過程中,還可以直接利用多媒體來展現形象直觀的圖片內容,以便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這比單純地進行單詞和語法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另一方面,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導入環節的情景創設時,還應該充分結合小學生差異化的認知特點,積極應用多元化的情景。比如教師可以將英語單獨譜寫成歌曲,在引導學生演唱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新的英語詞匯,認知新的英語句式。
二、授課式創設情景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授課方式選擇的優劣將直接關系著整個課堂教學質量。教師作為英語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應該結合英語教學內容,應該結合英語教學實踐,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等,科學選擇授課方式,有效開展情景創設[2]。一方面,教師在小學英語授課過程中,可以借助于實物來開展英語教學,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環節中,切實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在進行比較類型的單詞如“big”、“small”、“short”、“long”等教學時,不少教師為追求教學進度,往往引導學生強行記憶單詞的含義進而形成一定的認知。這種教學方法雖然進度保證了,但效率卻無法保證。基于此,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適當引入實物教學,將長短不一的教學工具拿到課堂上,讓學生來親自對比它們的長短與大小。通過這樣實踐性的教學方法,更容易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進行情景創設,應該注重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來開展角色扮演等情景。
三、增加練習創設情景
小學英語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為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優化小學生的英語素養,教師應該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的充分結合,為學生營造科學的練習情景,真正夯實學生的英語能力。一方面,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開展實踐性教學,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實踐空間。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堂對話,明確要求學生使用英語來講對白。再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視頻,然后在觀看完畢后,模擬視頻中的角色來進行重新演繹。與此同時,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模擬教學。結合教學計劃,教師引導學生自行準備課件,經過教師審核后來進行實踐教學;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將英語課堂拓展至室外。教師引導學生走入社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加英語角,用英語口語來尋求路人的幫助,用英語口語來回答別人的問題。通過這樣一系列實踐活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被有效調動起來,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和優化。
對于廣大小學生而言,英語是一門相對陌生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不免會產生排斥和抵觸情緒。教師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積極進行情景創設,在導入環節、授課式、練習環節等來進行情景創設,能夠全面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鐘煥情.小學英語課堂情境創設的探析[J].亞太教育,2016(13):25.
[2]湯淑芝.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景創設的若干問題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