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
摘 要 以簽訂合同的方式確立合作關系,在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的同時,一旦由于不符合相關法規而使合同不具備法律效力,或者合同條款存在歧義與內容缺失等瑕疵,就會給企業帶來法律或財務風險。本文從闡釋企業合同主要風險的來源與類型入手,探討現代企業在進行合同管理時如何在合同產生到執行完畢的每個環節控制風險,并且分析規范合同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獲得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以及構建基于風險控制的合同管理體系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控制措施 風險分析 企業合同 管理體系
一、引言
通過簽訂合同將企業之間的合作意向轉變為受法律保護和約束的正式合作關系,是保障企業參與市場經濟活動,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獲取合法收益的基礎。因此,對現代企業管理而言,所有投資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歸根結底要通過復雜的合同關系實現。
二、企業合同管理中常見的風險類型及其來源分析
合同對企業而言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其具有法律效力,能夠在因對方不能履約而造成經濟損失時根據合同內容的約定通過司法或仲裁機構維護自身權益。因此,合同的法律效力、內容的前瞻性及其具體條款的嚴謹性是防范企業運營風險的關鍵,也是合同管理和風險控制中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一)因法律常識欠缺和管理疏忽造成的合同無效
在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國家和地方對不同行業的企業資質有不同的要求,而在具體的管理規范和相關法律中,對企業的法律地位有著明確的規定。這些規定決定了在從事經營活動時,企業能夠參與哪些領域的經濟活動、作為合同主體又應承擔何種責任等。[1]因此,在企業的合同管理工作中如果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未經詳細調查核實就貿然與對方簽訂合同,有可能出現合作對象不具備相應的合同主體資格,從而導致企業面臨合同不具備法律效力、在合作關系中自身經濟利益不受法律保護的風險。
(二)合同內容中關鍵要素的缺失和不夠嚴謹導致責任不明
由于企業之間的合作意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在這一過程中雙方需要依據合同內容約定的時間、數量等履行各自義務,從而達到各自的管理目標并得到預期的收益。而在這一各自內外部運營要素不斷變化的過程中,雙方的履約過程會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的考驗。當一方因不可控因素或自身管理不善無法完全履行自身的義務,從而給對方帶來損失時,需要事先訂立的合同中有相應的條款,才能明確各自應承擔何種責任。因此,企業的合同管理必須確保其內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對潛在的違約情況做出全面說明,并且確保所有條款的文字表述嚴謹,才能避免出現上述合同風險。
(三)因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帶來的財務與法律風險
由于企業需要同時進行多個項目的運營,因此所有合同都處于特定的管理流程中,既有處于洽談和醞釀階段的潛在合約,也有大量已經簽訂生效并正在執行的合同,還會不斷有執行完畢需要進行結算和歸檔的合同。[2]而對這些處于不同進程中的合同進行管理,與企業的財務、業務以及行政部門的日常工作息息相關,如果不能進行科學的管理,就會導致企業面臨財務與法律風險。首先,合同的執行過程就是企業逐步落實各項投資計劃的過程,因此如果管理不善,就會導致部分項目投資受損或無法及時回收賬款,引發企業資金流問題并影響其他業務的正常開展,從而導致財務危機。其次,倘若對合同的簽訂和執行過程不能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導致企業自身無法履約或陷入法律糾紛,從而面臨法律方面的風險,遭到對方索賠或監管部門的處罰。
三、構建完善的合同風險防控體系的策略
鑒于合同管理與企業決策層、業務以及財務等部門的日常工作關系密切,因此應在企業的管理體系中完善合同管理相關的部分,由專業的法務工作者參與合同的全程風險防控。并且建立企業所有部門參與的合同風險方法體系,才能在企業決策和日常運營中及時對合同風險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和評估,達到控制合同風險的目標。
(一)規范企業合同管理工作制度和合同簽訂流程
為了確保企業在簽訂與執行合同的過程中做出正確決策并控制風險,應建立規范化的合同簽訂管理流程和相應的工作制度,確保相關人員在合作洽談、擬定合同條款以及監督合同執行狀況的過程中能夠肩負起相應的風險防范責任。首先,應對合作對象的背景與資信進行調查,確認其具備履約能力和良好的運營記錄,確保不會出現惡意違約或導致合同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問題。其次,正式訂立合同的過程應有具備專業法律知識的管理人員參與,并且在后期合同管理中由不同部門的人各司其職,共同跟進合同執行情況并進行動態的風險分析,從而有效控制合同風險。
(二)由專業法務工作者參與合同的管理
由于現代企業運營中的業務關系錯綜復雜,合同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規眾多。因此,企業應有專業的法務部門專職處理相關問題并對各種法律風險進行評估和控制。[3]在企業擬定業務合約時與業務和管理部門合作,確保合同內容的完整性和條款的嚴謹性。并且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及時處理各類糾紛和歧義,及時與合作對象進行溝通和協商。而在必要的情況下,額外聘請第三方機構的專業律師作為顧問,可以得到更加專業和全面的法律咨詢服務,確保合同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三)構建基于風險控制的合同管理體系
從企業內部管理的宏觀視角來看,由于現代企業的運營規模和投資領域不斷擴大,有合作關系的業務伙伴數量較多,且業務關系十分復雜。一項具體的投資活動會涉及多個合同關系和業務類型,加之通常一個企業會同時運營多個投資項目。[4]因此,合同管理的風險控制還需要涉及企業內部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的企業管理體系中大多十分重視財務管理和風險防控,而沒有比較全面和明確的合同管理體系,與合同相關的管理被視為決策層或者財務核算的工作內容。但是這種管理體制存在明顯缺陷,無法針對合同中與各個部門相關的風險要素形成集中管理。因此,應探尋由各部門管理人員共同組成完整的合同管理體系,建立合同風險分析、評估和預測的專門機構,對合同風險進行動態的跟蹤管理,并且就潛在的風險因素共同商討應對策略。
四、結語
合同的簽訂與執行是現代企業參與經濟活動、達到運營管理目標的保障,其法律效力能讓合同主體之間明晰各自在具體合作事宜中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能夠成為指導企業制定階段性運營計劃和做出相關決策的依據。因此,合同管理對企業的正常發展非常關鍵。
(作者單位為北海華輿汽車美容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阮健.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識別及其預防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7(20):48.
[2] 佚名.企業合同管理中風險控制措施探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8,140(10):265+268.
[3] 劉瑋瑋.企業合同管理中風險控制措施探究[J].財會學習,2017(10):187-188.
[4] 李保春.企業合同管理中風險控制措施探究[J].財會學習,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