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
摘 要 內部審計作為組織內部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為組織增值提供服務。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的出現,為內部審計帶來了大的機遇與挑戰,在大數據時代,需要我們運用大數據思維不斷更新審計技術,持續轉換審計思路。本文將從大數據思維的作用與價值,如何在內部審計中運用大數據思維,當前大數據思維應用于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等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夠為我國內部審計工作改革發展提供一些借鑒參考。
關鍵詞 大數據思維 數據分析 內部審計
一、大數據思維在內部審計中的作用和價值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舉了百般例證,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在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的時候,要用大數據思維去發掘大數據的潛在價值。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已經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大數據思維是一種共性思維,大數據思維的真正價值在于創造,在于填補無數個還未實現過的空白。聚焦到內部審計,就是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新的問題類別,發現共性的問題,從數量和金額方面對一個問題進行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說明,可以使我們看到該問題的全貌和實質,增加審計發現問題的分量和震懾力。
以往的審計思維,往往是一種個性思維,通過審計抽樣來進行實質性測試和發現問題,由于審計人員經驗的差別性和抽樣樣本的有限性,使得審計工作具有局限性,容易忽視大量的業務活動,無法揭示某一類業務活動的全部風險,即便發現問題,也是舉例說明,給人感覺該問題是個別問題,無法呈現出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程度,隱藏著嚴重的審計風險。大數據思維將改變以往基于抽樣方法的審計模式,采用搜集和分析被審計單位相關數據的審計模式,使審計人員不再局限于抽樣樣本,而是著眼于全部數據和整體業務,去發現和反映問題的本質,使之更具全面性、整體性。
比如審計人員去檢查合同審批方面的內控問題,如果按照傳統審計思維,進行抽樣后,可能不會發現問題,或者發現少數存在問題,我們就會作出描述“審計檢查發現公司存在未經審批簽訂合同的問題,例如2018年10月簽訂100萬元的合同,未按公司規定履行審批程序”,如果這樣描述,很難揭示該問題的實質和嚴重程度,也很難看到該問題是普遍行為還是個例。如果我們用大數據思維,即共性思維去進行分析,我們會得出在整個審計期間,被審計單位一共簽訂了多少筆、合計多少金額的合同,經檢查,其中多少筆合同,對應多少金額的合同,未履行制度規定的審批程序。這樣一描述,我們就看到了問題的全貌和實質。
大數據思維的另一個價值,是在大數據思維的引導下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增加我們對被審計單位的風險預警和風險提示,通過建立監控模型,對企業業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提取分析,發現異常后及時預警,也有助于幫助我們確定審計重點。目前很多單位在提倡非現場審計,縮短現場審計時間,對于重大項目或重要事項進行全過程跟蹤,重要前提就是在非現場提前運用大數據思維進行數據分析,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疑點,確定重點審計領域和內容,使現場審計更有針對性,縮短現場時間。另一方面,也能及時發現異常現象,進一步提高審計的事前性、事中性。
總之,大數據思維可以有效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效果、效率和質量,為進一步系統、科學的提出審計建議和方案,提供數據分析、趨勢預測及風險控制支持,在內審服務支持和增值方面體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內部審計運用大數據思維的幾點思考
前面提到,大數據思維是一種共性思維,價值和作用在于為我們的審計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描述問題、總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我們要不斷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大數據思維,利用數據分析更加高效地開展工作。
(一)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準確完整
在內部審計工作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思維去進行數據分析,這個時候,數據的真實準確完整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我們獲取的被審計單位的相關數據是存在缺陷的,則我們進行大數據分析的基礎將不復存在,在此基礎上做的任何數據分析工作,得到的結論都會是不準確的。所以我們務必要保證我們用以分析的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目前來說,被審計單位的數據基本以兩種形式存在,一是存在于各種信息系統中,二是存在于企業自建的EXCEL數據表格中。不論哪種形式存在的數據,對于數據的完整性,我們都可以通過不同系統和表格中數據之間的鉤稽關系來進行驗證,比如說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之間的互相鉤稽核對,不同部門所用數據系統間的互相勾稽核對等。對于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我們可以在審計工作中,通過隨機抽查相關合同等原始資料,來檢查數據信息是否與原始資料相匹配,從而驗證數據是否真實準確。
(二)要掌握必備的數據分析工具
在獲取數據之后,這個時候我們要根據數據的特點、存儲格式以及分析目標等,選取對應的數據分析工具,一般的數據分析,基本使用EXCEL分析工具即可,對于一些數據量大,鉤稽關系復雜,需要跨越多個表格之間進行的數據分析,就需要我們選用更高級別的數據分析工具,像QUERY分析工具等,有時甚至需要自己書寫運行代碼,來實現數據的提取和分析。對于內部審計工作者來說,能夠在組織已應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基礎上,科學獲取數據,并從不同角度進行數據的整理、驗證分析,并得出審計結論,這是非常關鍵的。
(三)要設定有針對性的數據分析思路
大數據并不在于“大”,而在于“有用”,在內部審計工作中,數據分析就是對數據的加工,我們要根據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特點、業務模式等,設定有針對性的數據分析思路和分析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數據加工,才能得出有效的結論,使數據變得為我們所用,實現數據的價值。反之,如果我們設定的數據分析思路不切實際,與企業實際情況不符,則往往是做無用功。此外,根據不同的數據分析思路,我們要對獲取的基礎數據進行相應的初步處理,確保分析所用的基礎數據是合理的,與分析思路是相關的。設定有針對性的數據分析思路,這一點相對于數據的獲取及數據分析工具的掌握來說,個人覺得是有難度的,是對我們大數據思維的真正考驗。大數據思維,是必須建立在對業務宏觀環境、行業、國家產業政策、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工作經驗綜合判斷的基礎上進行,不是空中樓閣,而需要深入地、全面地透析數據的來龍去脈,從各個角度進行驗證確認。
(四)要形成一種讓數據說話的內部審計思維
內部審計,是通過一系列分析檢查程序去發現問題,并將問題完整準確地予以呈現,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定性分析,更重要的是能定量描述,只有通過數據的定量描述,才能讓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對這個問題有深刻的、直觀的了解和認識。所以我們在內部審計中,要形成大數據思維,讓數據說話,通過數據分析,定量直觀的描述審計發現問題。
三、目前大數據思維應用于內部審計的問題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在我們運用大數據思維進行數據分析的過程中,還存在如下問題:
(一)數據獲取方面,獲取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均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公司尚未建立起數據定期采集機制,數據采集往往不夠及時,且數據采集的內容和格式缺乏統一標準,不利于后期審計人員的數據分析和處理。另外,公司信息化管理程度高低不一,有的公司對于信息化建設和管理不重視,導致信息系統下產生的數據不完整、不準確,審計人員即便采集到該數據,卻不能加以利用,要求被審計單位進行補錄的情況下,時效性又會大打折扣。
(二)數據分析方面,分析能力有待加強
一方面,審計人員對于分析工具的掌握和運用程度不同,在我們獲取數據且設定了數據分析思路后,可能會因為不掌握相關分析工具,導致數據分析工作無法進行,存在技術障礙。另一方面,也是前面提到的,對企業業務特點和模式缺乏深入了解,無法設定針對性的數據分析思路和目標,導致做了大量數據分析工作,卻無法得出相應審計結論,或得出錯誤的審計結論。第三方面,當前數據分析工具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對于一些非結構化的數據,例如圖片、聲音、影像等數據,目前只能依靠審計人員去進行讀取判斷,無法在審計過程中依靠電腦軟件進行分析。
(三)審計思維方面,有待更新轉換
一方面,內部審計過程中,我們所有的問題和結論都有相關證據支持,這需要審計人員在工作中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因果關系,從而判定某項審計事項是否合法合規。而大數據思維下,通過數據分析呈現的是一種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系。兩者之間的理念沖突造成了傳統審計很難適應數據分析的結果,審計人員對分析結果充滿疑問、懷疑其準確性。另一方面,傳統審計思維還是一種個性思維,不適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共性思維。
四、相關意見建議
針對目前大數據思維在內部審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參考意見建議:一是在同一集團公司內部,建立數據采集機制和配套的制度指引,對數據采集的時間、內容和標準作出明確規定,站在頂層設計的高度,對數據進行搜集整合,提高數據獲取的時效。另外,加強企業信息化能力建設,提高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對于數據的錄入和維護,數據作為信息化系統的輸出產物,對企業經營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要增強企業這方面的意識,進一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二是審計人員要加強學習。一方面順應信息化和大數據的大勢,學習掌握必備的數據分析工具,并且不斷更新,邊干邊學,邊學邊干,做好總結;另一方面要加強研究,在進行大數據分析前,一定要通過研究調查,對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模式、業務特點有深入了解,熟悉行業動態,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設立切實可行的數據分析思路,實現數據增值。三是審計人員要更新審計思維。一方面加大審計人員培訓力度,將審計領域和其他領域中大數據思維運用、數據分析好的案例,增加到日常培訓總結中,開闊視野。另一方面,從大數據思維的原理角度去闡述數據分析的方法及內在原理,轉變思維方式,提高審計能力。
內部審計作為組織內部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不僅要靠證據說話,也要靠數據說話,通過大數據思維下的數據分析,對問題作出定量描述。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作為內部審計人員,要把握住大數據時代的機遇,更要直面大數據時代給傳統審計帶來的挑戰,不斷學習總結,在內部審計中運用好大數據思維,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稽核審計部)
參考文獻
[1] 楊靜.大數據環境中的審計技術與方法[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6
(6).
[2] 喬杰.基于大數據背景的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探索[J].中國市場,2017(25).
[3] 周霞,林津翹,華峰.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新常態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