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南
【摘要】繪畫一直是受到人們廣泛青睞的藝術類別之一,其中綜合材料繪畫更是一門同時具備研究屬性和實驗屬性的藝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傳統繪畫的重要突破,基于此種背景,本文將著重闡述綜合材料繪畫教學研究,希望能夠切實促進該領域的發展和進步,促進教學效用的不斷提升,與此同時,也為關心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更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綜合材料繪畫 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99-02
1.概述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于藝術的研究和追求越來越高,也不斷在取得各種各樣的突破,綜合材料繪畫是繪畫藝術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也將以此作為研究切入點,分析當代視野下綜合材料繪畫教學的研究,對于該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和不可忽略的價值,同時也希望能夠激發更多的思考、探索,并進行更為廣泛的討論。
2.綜合材料繪畫教學的研究
2.1積極吸收、更新教學理念
藝術的發展與時代的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繪畫藝術更是需要不斷吸收先進的理念、觀點、元素,在綜合材料繪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密切注重社會的發展趨勢和潮流,關注相關領域的創新和突破。一方面來說,新理念的吸收能夠有利于教師不斷改變自身的教學策略,根據內容的不同以及學生的偏好情況,選擇更加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培養學生對于藝術的感受能力,并且促進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也有利于學生未來長久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另外一方面來說,教師通過積極更新理念,不斷進行自我的提高和成長,讓課堂教學的知識更具備時代性,不局限于課本和固定的教學大綱,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綜合材料繪畫領域的發展,將更多新的知識進行傳達,并且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需要注意的是,綜合材料繪畫的相關理念、觀念本身就具有多樣性、豐富性的特征,教師在進行吸收并教學的過程中,盡量避免自身的主觀偏好而影響學生的看法,用更為客觀的方式吸收知識、講授知識,尊重不同藝術表現的同時也能夠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也為未來學生的創新、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礎。
2.2注重形式與內容的和諧
在綜合材料繪畫教學過程中,視覺形象是其重要的部分,也是作品吸引觀看者注意力的部分。這也要求繪畫者需要進行仔細地思考,將繪畫對象的特殊性與表現形式做到統一和諧,并且通過繪畫作品將繪畫者自身的思想、情感、理念和素養進行展現,進而與觀看者形成良好的溝通和交流。
從綜合材料繪畫的創作角度來說,其重要的兩部分為內容和表現形式,也是繪畫價值的集中表現,觀看者通過形式來領悟內容的魅力,并且取得良好的審美體驗,而繪畫者則需要注重對于表現形式的選擇要得體、合適,具備個性化特征。在具體的形象展現過程中,創作者需要根據其自身最終的目的,進行合適材料的選擇,通過個性化的手法將其轉變為一種藝術領域的語言。總而言之,對于綜合材料繪畫來說,造型藝術是重要的因素,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
在綜合材料繪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形式美法則進行準確的傳遞和灌輸,引導學生切實注重造型藝術,但也同樣需要理解的是,形式作為內容的外在展示,其并不是綜合材料繪畫藝術的全部,形式最為重要的是能夠與內容達成一種和諧統一,進而共同形成一種有機的整體,而不是割裂開來的兩部分。另外,教師還可以針對形式與內容的問題,進行專線課題的講解,包括利用各種大師的作品進行分析,真正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重要內涵。
2.3提高對于材料技法研究的主動性
在綜合材料繪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將課本的理論知識進行準確地講解和傳授,還需要積極培養學生創作的探索性和主動性,尤其從材料技法角度來說,在具有某種情感驅使的情況下,需要根據自身的表達欲望、創作目的進行材料工具的主動探索、發現和對比,也可以是某種材料帶來的靈感,進而激發藝術創作,最終形成一種和諧的藝術表現。
在具體的綜合材料繪畫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們對于材料技法研究的主動性,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常規的工具材料以及表達形式,之后再進行工具材料和表達形式的融合性教學,最終完成藝術體現。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引導式教學,激發學生們的探究和嘗試,并且給予學生足夠的創造空間,提高綜合材料繪畫作品的表現力和情感張力。
在主動性得到提高后,教師還需要針對學生對于材料的運用尺度方面進行教育和把控,避免盲目地進行新材料的堆砌,甚至出現多種不匹配材料的盲目堆砌,導致作品缺乏特色和生命力。具體來說,部分學生對于新材料的研究和使用熱情很高,但是缺乏對其的研究和理解,盲目在作品中進行新材料的使用和搭配,最終導致繪畫作品缺乏主題和韻味,更缺乏藝術性。
2.4注重生活經歷感受和創意
藝術的創作離不開生活的支撐,只有通過對生活進行全面、細致的感悟、觀察和積累,才能夠在生活中不斷獲取到靈感,找到更多的創作源泉,將生活中的美妙、感動,或傷心、悲憤等融入到創作中,通過綜合材料繪畫的形式進行表達,并且與觀看者形成一種良好的溝通。也只有在對生活有所感悟之后,將感悟與創作進行連接,才能夠運動創作者更好地利用材料,不斷挖掘材料的展現形式。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切實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生活的觀察和感受,在日常的教學中也需要注重教學與生活的結合,避免教學內容與生活進行脫離,反而影響學生的理解和創作。對于初學者而言,教師還可以進行生活感悟的集中性教學,引導班級學生共同進行生活細節的觀察,比如說可以共同深入到某鄉村進行經歷和感悟,并且鼓勵大家進行思想的分享和交流,說出自己所觀察到的細節,以及自身獲得的最大收獲或感動,最后再引導每一個學生利用綜合材料繪畫作品的形式來展示自身的想法,同學之間可以進行作品的評判或溝通,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也能夠給學生們帶來更多的思考和靈感,提高學生對于藝術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建立正確的審美觀,讓藝術真正成為生活的表達,成為內心情感的抒發。
2.5關于精神表現與審美價值
在綜合材料繪畫藝術體系中,點、線條、面是藝術造型的基本語言和構成,也是作品精神的細節表現。因此,為了能夠強調綜合材料繪畫作品的精神表現和藝術價值,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切實注重作品中每一個點、線條和面的精神內涵,只有賦予每一個細節足夠的精神內涵和表現目標,才能夠讓作品整體具有生命力、內涵和藝術性。從目前的綜合材料繪畫教學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并不注重細節的掌握,對于創作過程中的細節缺乏精準的拿捏,而往往是全部憑借感覺,缺少細節的處理技巧和方法,這很容易導致作品的整體呈現過于粗糙,盡管整體具有一定的精神內涵,也能夠感受到創作者的內心和情緒,但是在細節處理方面的粗糙,導致不能夠呈現出較好的審美價值,進而影響綜合材料繪畫作品的整體價值;另外還有部分學生,對于細節的注重程度過高,以至缺少作品整體的大局觀和概念,細節處理與整體的呈現不夠和諧,細節對于主題的表現也不具備較好的促進作用,最終導致作品整體不夠和諧,細節的表現方式也不夠準確。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強調細節表現的精神內涵和重要性,也需要引導學生協調細節處理與整體效果的關系,進而促進作品整體的精神表現效果,提高作品的整體審美價值。
2.6關于材料材質的專項教學
對于綜合材料繪畫來說,其在創作過程中涉及到多種可能利用到的材料,也正是因為創作材料的多樣性、多變性,進而導致創作的過程中具有更多的創新可能,也具有更多的驚喜和意外。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基本的課本知識外,教師還需要切實注重相關材料的教學,不僅要指導學生們認識不同的材料,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仔細觀察材料的屬性和特征,能夠真正發現材料所具備的內涵。著名的藝術家喬阿諾曾經說過一段話,闡述了材料與情感之間的聯系,即“木材常常可以促使其本身成為一種生命的、喧擾的表現,它所具備的那些細致柔和的感覺,能夠讓人產生親近的沖動,這也就是其本身所具備的強大親和力”。也就是說,材料本身與情感之間存在不可忽略的作用,這一特質也正是創作者需要把握的要素,通過將材料所蘊含的潛在特質,進而為自身的創作進行服務,提高作品的情感魅力以及對觀看者的感染力。因此,教師需要進行該主題的專項教學,引導學生不斷挖掘材料的潛在情感表達,進而不斷提高作品的生命力和承載能力。
3.結束結
在當代視野下的綜合材料繪畫教學中,教師在需要不斷更新理念,注重形式與內容的的和諧,提高學生對于材料藝術研究的主動性,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生活的觀察和感悟,注重繪畫作品的精神表現,并且有針對性的開展材料教學。
參考文獻:
[1]劉偉.“物語”:對綜合材料繪畫“物性”的闡釋[J].美術觀察, 2017,2:119-120.
[2]李新.宋學智綜合材料繪畫語言探析[J].當代油畫, 2017,1: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