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芬
摘 要:在新時期的發展下,林業資源已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小但保證了我國的生態環境良好運行,還能帶動相關經濟行業的發展,從而為人們的經濟收入提供保障。然而在種種原因的影響下,我國的造林技術仍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林業事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林業方面的相關工作人員有必要因地制宜,選擇合理有效的林業造林技術。基于此,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林業造林育林技術方法,并提出了相應的應用方法,以進一步優化林業資源的應用狀態。
關鍵詞:林業造林;育林;技術
隨著現代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現狀,如何更好的對現有生態環境加以保護,如何降低因經濟發展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如何提高人為生態工程的發展等都已經成為全世界人們所關注的重點話題。環境生態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健康,關系到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更關系到一個民族未來的發展走向。生態工程建設不僅在于樹木的種植,更在于對生態種植的質量的保證。
一、當前林業造林質量的現狀
當前我國的林業造林質量普遍不高,無法滿足林業跨越式發展對造林質量的需要。主要體現在:林業造林規劃設計過于注重對經濟林和材林的規劃與利用,而對生態林等關乎生態平衡方面的規劃設計則不甚重視,且其造林規劃設計主要依照自上而下的原則進行,甚少征求當地群眾意見,難以真正實現因地制宜;造林初值密度過大,增大了造林成本費用,造成林木生長不良,林木生長狀況差,林分質量堪憂,病蟲害時有發生,森林火災隱患大,管護難度高,造林成效低。造林樹種的資源儲備較少,樹種單一,良種資源不足,育苗技術較為落后,壯苗技術有待提高,新數種、新品系的開發不足,且沒能夠嚴格管理種苗,致使林木生長不良,造林成活率不高。此外,進行林業造林的人員主要由臨時性的包工隊及山區群眾組成,他們對造林的質量認識不足,技術水平較低,其素質有待提高。我國當前林業造林質量的現狀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國民經濟及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是當前林業發展的瓶頸。
二、我國林業造林的方法
1.播種造林
播種造林主要是將樹種直接播種到土地當中,這種操作方法應用較為廣泛,通常也被稱為直播造林。這種技術操作簡單,不需要進行育苗,整體優勢非常明顯。但播種造林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播種造林技術的開展對土地有著相當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土壤水分充分,而且種植環境相對穩定,不能播種到自然災害頻發的環境當中,這一方法通常可以應用到土地豐茂的地域。同時,在播種造林技術的應用后期,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撫育措施,以確保幼苗能夠健康地成長起來。在播種過程中,需要選擇幼苗,選擇顆粒較大、容易發芽且種源較為充足的幼苗。通常可以選擇的幼苗種類包括核桃、油桐等生存能力較強的幼苗。
2.分殖造林
隨著國內的林業造林技術的發展,衍生出了很多全新的造林方法,分殖造林便屬于其中的一種全新造林技術。它主要是將樹木的根枝部分直接植入土地當中,并通過這一方法節約幼苗,減少育苗所需要的時間,使得幼苗能夠更加健康地生長,同時也使得所種植的幼苗繼承原林木的優秀基因。分殖造林的操作較為簡單,幼苗的成活率非常高。但這一種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它需要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并且幼苗雖然在繼承林木的優良基因同時,也可能攜帶原林木的不良基因,導致后期的生長出現問題,影響林木資源的應用價值。當前國內使用分殖造林技術所選擇的林木幼苗主要是柳樹、楊樹及松樹。
3.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技術指的是將苗木作為造林的基礎材料,進行持續的栽培和種植,這一造林方法可以對許多的樹種發揮成效,并且與播種造林和分殖造林相比較而言,其優點更多,不受土地的嚴格要求,整體的限制因素也相對較少,因而應用非常廣泛。植苗造林的幼苗生長速度更快,所需種量不多,因而在林木造林中的應用效果非常明顯。但植苗造林培育過程整體較為復雜,而且投入的勞動成本較大,需要完善的造林方法和操作。因此,在最終成本的計算上,植苗造林的成本遠遠高于播種造林和分殖造林。
三、結語
在林業種植經營當中,林業工作的完善方向應當放在造林和育林技術當中,需要注重對造林、育林技術的持續研究,使林業經濟的發展能夠健康的發展,在具體的實踐上,可以從管理、保護、防治等方面出發,提高林業資源的應用價值,確保林業資源的運用處于合理的狀態,多方面推動國內林業資源的科學建設。
參考文獻:
[1]胡海平.關于林業造林技術與育林方法探討[J].農家參謀,2017(21).
[2]韋旖旎.優質高效營造林技術及應用實踐解讀[J].南方農業,2016(27).
[3]孫曉慧,楊淑娟.優化林業結構[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3(3).
[4]唐學慧.淺析林業生態技術的創新發展[J].吉林農業,2010(08).
[5]王新忠.在生態建設的前提下科學發展林業產業化經濟[J].現代農業科學,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