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駿 編輯/長歌

蔡駿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中西醫結合外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康復醫學會第一屆營養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美國UIC大學醫療中心國際高級訪問學者。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疾病、消化道腫瘤、糖尿病、高血脂癥、脂肪肝、圍手術期的營養治療以及亞健康人群的營養調治。
春雷始響,百花盛開。對于許多愛美的女性來說,又到了換衣季。脫去厚厚的冬裝,翻箱倒柜把去年單衣服拿出來……哎!衣服穿不上了。原來,過了一個冬季,許多女性苗條的身材慢慢肥胖起來,不禁讓人犯了難。殊不知,只要改掉一些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就能使身姿婀娜如初。

究竟是哪些壞習慣導致肥胖的呢?諸多壞習慣中首當其沖的就是手機不離手。許多職場女性,上班除了看電腦就是看手機,好不容易到了飯點,本該是移步食堂或餐廳的時候了,可現在連胳膊都不用抬,在手機上點點劃劃,外賣就可以送到面前了,完全可以一邊吃飯一邊刷劇,兩不誤。巴西和荷蘭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生理學與行為》雜志報道了他們的研究發現:一邊吃飯一邊刷手機容易讓人攝入更多熱量,不利于控制體重,導致肥胖。手機剝奪了人們許多本來必不可少的能量消耗的機會,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取了更多的能量,因此手機是導致肥胖的“首惡”。
許多女性刷手機的標配是一杯香滑柔順的奶茶,可奶茶并不是健康飲料,奶茶中含有許多糖分和脂肪,特別含有世界衛生組織嚴格限制的人造反式脂肪。人造反式脂肪給人類帶來的傷害有: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影響胎兒和嬰兒的生長發育、影響生育、易患阿爾茲海默癥、引發冠心病以及導致肥胖。奶茶中的糖分也不容忽視,上海消保委曾通報稱,所有號稱“無糖”的奶茶,經檢測均發現實際含有糖分,在檢測的樣品中平均含糖量為每杯34克,遠遠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規定的“每天糖的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的建議。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在“有糖”的奶茶中糖量更是高得驚人。因此,高糖、高脂的奶茶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幫兇”。
不看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簽和成分配料表也是導致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蛋糕、蛋黃派、炸薯條、薯片、炸面包圈、糕點、餅干、冰淇淋等預包裝食品均在包裝上標注營養標簽和成分配料表,除了關注保質期外,一定要仔細閱讀營養標簽和成分配料表。成分配料表中標注的“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奶精”“植脂末”“代可可脂”等名詞都表示含有反式脂肪酸,應該視情況謹慎選擇。還需謹防一些狡猾的商家,明明在配料表中標注有氫化植物油,卻在營養標簽“反式脂肪”一欄中標為“0”。因此,我們一定要把營養標簽和成分配料表結合起來看,謹慎選購食用。
導致肥胖的壞習慣還有許多,如不吃早餐、晚餐太豐盛、水果當主食、狼吞虎咽地進食、愛熬夜、愛看美食信息、愛逛美食超市、愛吃零食等。讓我們從小處著眼,摒棄生活中的小陋習,讓身姿婀娜如初。
